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高立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高立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土建工程是指土木建设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推进,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混凝土技术

引言

土建施工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人生财产安全,因此要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才能提高工程施工水平。

1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1.1在预应力技术方面的创新

在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预应力技术创新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预应力技术创新是指在预应力钢防护之后通过使用环绕包裹的方法对混凝土构件实施保护,通过相关设备的使用,实施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创新时,相关技术人员应首要考虑其在极限状态时的表现,然后以其负载情况为依据,进行预应力的创新设计工作,以保证土建工程的构件不会发生变形甚至产生裂缝的情况而影响土建工程施工的进度,以便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2在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

灌注技术方面的创新在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灌注技术可以分为钻孔技术创新和完善灌注技术两个方面。由于钻孔技术在灌注施工环节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重视钻孔技术的创新工作。钻孔技术工作的具体要求表现在,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做好清理工作,确保钻孔桩周边环境能够满足施工条件,再通过精准严密的测量工具,确认钻孔的位置,保证钻孔的一致性。同时施工人员还应注意做好施工前的钻孔机调试,确保钻孔工作进展顺利。一旦发生卡钻或者坍塌的状况,必须立即停止钻孔工作。并分析发生卡钻或者坍塌状况的具体原因,解决对应的深层问题,以便保证土建工程质量。而完善灌注技术方面的主要体现是,施工人员在进行灌注施工时,应不断完善灌注技术,保证在钻孔灌注泥浆时,能够及时补充孔内泥浆,达到填充充足的效果,从而保证桩基稳固。

1.3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的创新

目前,现代土建工程施工项目中,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抗震设计以及地下空间拓展等都是新的工程要求,而为了保证质量,就需要不断创新深基坑支护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指的是在土建施工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地质环境,若本身地质环境比较差,就需要采用灌注桩和预应力锚杆来增强施工效果。首先,技术人员要考察包括周围地下管道、光缆等埋设分布,考察岩土与地下水分布参数,考察深基坑施工技术可能会存在的障碍等,从而做好施工准备。其次,在支护结构设计时,需要与深基坑技术方案契合,包括连续墙等内外围护支撑,从而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流程

在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落实过程中,相应施工操作流程方面的掌握是确保其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管控效果的基本前提条件,围绕着这种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在施工现场中的有序落实而言,其需要核心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首先,混凝土原材料方面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其需要促使各类原材料均能够在详细审查把关下应用,避免选择应用一些类型不匹配,或者是质量不理想的材料;其次,还需要在混凝土材料的配置环节进行把关,将经过严格挑选控制的各类混凝土原材料按照较为理想的比例进行搅拌,如此也就得到了后续运用的混凝土材料,并且在配置完成后到施工浇筑前,做好有效运输保存,避免其相应施工应用效果受损;再次,对于混凝土浇筑环节更是需要规范控制,其涉及到了混凝土浇筑速度、搅拌处理等各个要点内容,该环节也是最为容易出现质量隐患的阶段,需要相应施工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严格防控把关;最后,在混凝土材料浇铸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后,还需要做好养护工作,该项操作主要就是为了规避裂缝问题的出现,促使相应混凝土结构能够得到更好凝结,体现出更为理想的实效性。

3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施工检测

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作为一种常规技术,很好的应用到土建工程中来,混凝土结构也是目前相对稳定安全的一种结构,只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各方面的监测,就能很好的避免工程后期质量问题的出现。首先,在混凝土的选择上要从配合比上入手,这样才能够符合土建施工的施工要求。另外,对混凝土中含水率和含砂等配合比进行控制和检测。过往的施工裂缝产生已经成为常态,已经发展成为制约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混凝土结构裂缝会产生,主要是因为材料配合比例不标准而造成的,所以只有控制好材料配合比例才能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水泥、水、砂、石、粉煤灰和泵送剂是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成分。正规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具有很高的标准,尤其是低水热化这个优点可以很好的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是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时的首选,并且正规水泥厂也有正规的产品合格证可供施工单位的监督人员进行查阅,从工程最初水泥选材上确保安全性、合格性、凝结时间和强度,根据工程的要求来选材才能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主要作用是用来降低水热化反应,而加入泵送剂则是为了加速混凝土的凝固,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配合比的重要性,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完全按照工程要求来进行。

3.2混凝土施工测温

混凝土之所以会产生裂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温度应力而导致的,因此,温度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重视的关键,在施工前要做好相关方面温度的监测,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所以,混凝土的施工最好不要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进行,如果实在不能避免的,就要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测温仪器对温度进行实施监测,掌握实时的温度数据从环境温度变化来调整施工方案,预备多套施工方案来应对所会发生的突发情况,才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差不能大于25℃,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及抹面后,应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进行常规保温,还要定时进行洒水补充水分等养护措施,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因为内外温度不一致,温差过大就会破坏结构造成裂缝产生。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环境中温度差已经大于25℃的,就要边浇筑边覆盖保温材料及时进行防护,比如覆盖一些岩棉石之类的,并且对施工现场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将监测结果及时提供给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样一手的实时数据进行施工方案调整和安排,避免因为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另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要覆盖薄膜进行保温养护,控制好温差消除裂缝产生的隐患。

3.3混凝土施工浇筑

质量把控已经是混凝土施工的首要问题,没有过硬的技术做基础就无法避免裂缝的产生。混凝土的输送主要是靠泵送,然后再进行浇筑和整平,因为混凝土泵送到楼面上的时候是需要利用振动棒来捣匀和捣实的,这样可以通过振捣消除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不规则不平整,并且还能避免出现渗漏造成混凝土疏松,让每一层的混凝土密度都能够一致。这样在振捣的过程中,要保持好均匀的频率,不能时快时慢,避免造成漏振或者过振,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所以,要从根源上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就要保持浇筑的不间断性。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由于土木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地位,不断创新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程守智.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门窗,2016,08:128.

[2]吕宏云.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1):25-26.

[3]杜洋.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6(06):107-108,110.

论文作者:高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高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