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氯沙坦与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论文_桂连斌

探讨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氯沙坦与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论文_桂连斌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应用氯沙坦、缬沙坦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患者给予氯沙坦+美托洛尔治疗,B组患者给予缬沙坦+美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A组患者治疗后SUA水平明显较B组低(P<0.05),但是两组患者SBP、D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5%、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使用美托洛尔分别与氯沙坦或缬沙坦联合治疗,均能起到明显降压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氯沙坦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对改善心律失常症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更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心律失常;美托洛尔;沙坦类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sartan,valsartan and metopr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with arrhythmia.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arrhyth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by random number table.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osartan and metoprolol in group A and valsartan and metoprolol in group B.Blood pressure and hematuria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Changes of acid level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 > 0.05).After treatment,the SUA level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P < 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SBP and DBP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4.65% and 9.30%,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an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etoprolol and losartan or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with arrhythmia can have obvious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and high safety,but losarta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arrhythmia,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hypertension;arrhythmia;metoprolol;sartan drugs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并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危害。快速性心律失常是高血压主要合并症,极易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威胁生命。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在对血压进行控制的同时,还需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症状,研究证实[1],高血尿酸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对不同联合用药方案进行对比,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A组4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3.2±4.1)岁,B组43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2.9±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者[2];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者;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心力衰竭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存在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循环,吸氧等基础处理,A组患者使用氯沙坦+美托洛尔治疗,氯沙坦(杭州默沙东制药有效公司 批准文号H20000371),50mg/d,晨起时口服,美托洛尔(江西南昌济生制药厂 批准文号H10950118),25mg/次,口服,2次/d;B组患者给予缬沙坦+美托洛尔,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H20040217),80mg/d,晨起时口服,美托洛尔用法、用量同A组。两组患者均治疗8w后观察疗效。

1.3疗效标准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及SUA(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检测。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前72h禁饮酒,限制高嘌呤饮食,避免剧烈运动,SUA水平选择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同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完全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x±s)表示,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相血压及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患者治疗后SUA水平明显较B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6,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是指不伴有其他心脏疾病所致的心律失常,目前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但较多学者认为[3],血压长期上升,使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衰退,是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因素。而血脂、纤维蛋白原、血尿酸水平等也与高血压性心律失常有重要关联。临床治疗该症,主要以联合用药为主,美托洛尔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其能对交感神经活性进行阻断,降低儿茶酚胺的分泌功能,从而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系统活性,控制血压水平。也有报道显示[4],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缬沙坦与氯沙坦均属“沙坦类”降压药物,其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并同其受体结合,从而起到降压作用,该类药物具有长效、安全等优点,并对心、脑、肾等器官具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5],“沙坦类”药物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降压效果显著,并能对心律失常症状精心改善。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缬沙坦与氯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且安全性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较多研究已经证实[6,7],血尿酸同高血压的发生于发展具有密切关联,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对血压控制具有明显作用。近年来,国外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发现[8],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可引发多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表明血尿酸水平同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发展有重要关系。因此,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对于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氯沙坦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具有血尿酸降低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该药物不仅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血压效果,同时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保障心功能稳态。氯沙坦参与阴离子交换途径,从而抑制尿酸盐的吸收,促进尿酸排泄,使血尿酸水平降低。

综上所述,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均能起到较好临床效果,但由于氯沙坦降低血尿酸水平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其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较好,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还需更多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朱玮,高美雯,金建玲,等.血压控制良好的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伤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2,40(7):723-725.

[2]刘建飞.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4):372-373.

[3]孟昊,胡元会,宋庆桥,等.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1):31-34.

[4]时新艳,郭红霞,赵晓东,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和血压变异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9):85-88.

[5]李亚雄,史嵘,陈东燕,等.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高血压病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10):1422-1423.

[6]曹佳齐,郑宏超,顾水敏,等.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s-CRP、ET、NO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24):59-60.

[7]余强,胡伟,张大东,等.氯沙坦联用氢氯噻嗪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42(2):123-125.

[8]杨润峰,汪自龙.氯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9):59-61.

论文作者:桂连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  ;  ;  ;  ;  ;  ;  ;  

探讨美托洛尔分别联合氯沙坦与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论文_桂连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