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蔬菜菌核病防效八字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菌核论文,蔬菜论文,字诀论文,病防效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菌核病是蔬菜上危害较重的真菌病害,寄主范围很广,一旦发病受害损失严重,生产中采取如下“八字诀”,可以有效地控制菌核病的发生及流行。
一轮,即实行轮作。发病地块与禾本科作物及葱蒜类蔬菜实行隔年种植,有条件的地区最好实行水旱轮作,可降低土壤中菌核的存活率。
二清,即清理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地下40~50厘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深耕,将菌核深埋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防止菌核萌发。
三盖,即覆盖地膜。定植时地面覆盖黑色地膜,阻断土壤中菌核萌发和孢子随气流、雨水扩散传播的途径。
四降,即降低湿度。健全田间水系,大棚内要及时通风散湿,特别是在寒流袭击时,更要注意协调好保温与降湿的矛盾,消除病菌传播条件。
五控,即控制群体。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及时摆布藤蔓,摘除腋芽、空枝,进行配方施肥,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六喷,即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速克灵600倍液或50%腐霉利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
七熏,即药剂熏蒸。棚内湿度过高时每667平方米(1亩)用15%腐霉利烟雾剂300克,于傍晚闭棚时烟熏,每7~10天熏一次,连熏3次。
八涂,即药剂涂茎。对西瓜、青椒等已经发病的茎、蔓、果等部位,用刀刮去病组织,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加适量面粉调成糊状,涂在病部,尽量保住发病以上部位挂果,以减轻损失。
联系电话:0471-693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