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论高青海教授的哲学思想及其理论创新_哲学论文

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论高青海教授的哲学思想及其理论创新_哲学论文

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论高清海教授的哲学思想及其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思想论文,哲学论文,教授论文,理论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清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我的恩师。从1978年到他因病逝世,我在他身边学习工作整整26年。这26年正是中国告别极左思潮,走向改革开放,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了跨时代变革的大时代转折;也是中国哲学界走出现代经院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探索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26年。追寻恩师的理论足迹,仿佛又经历了一代哲人的心灵旅程。道路是漫长的,历程是曲折的,探索是艰辛的,心灵是欣悦的。因为他在这26年间始终不断的追求哲学的创新。回忆他的全部理论生涯,就是一条执著的追求理论创新的心灵历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和刘丹岩教授在国内哲学界大胆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新颖观点,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主义统治提出了挑战。70年代末,他率先突破传统的苏联教科书体系,揭开了创立符合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的哲学理论体系的序幕。80年代末,他又率先提出实现实践的思维方式变革,开始了探索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理论的艰难旅程。90年代中期,他又提出了“类哲学理论”的观点,试图建立他自己的哲学理论。在50多年的哲学生涯中,他做出了四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努力,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哲学的概念起源于论辩,没有争议的理论很难说是有创新的哲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哲学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正是这种不懈的创新,使他在国内哲学界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一、挑战教条主义,碰撞“一整块钢铁”

在50年代初、中期,我国实行了“一边倒”的政策,苏联的一切似乎都是神圣的,苏联传来的哲学似乎也是神圣的,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严格意义上讲,那时绝大多数中国人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经苏联哲学家们解释的马克思主义。一方面,那时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处于极度崇拜的状态;另一方面,人们同样对苏联模式的哲学解释也处于极度崇拜的状态。很少有人去想苏联人的解释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是否有不一致的地方。

高清海教授的哲学生涯,恰恰是从经典的苏联模式哲学的熏陶下起步的。1950—1952年,他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哲学研究生。他曾回忆说:“我读哲学研究生的时期,正值我国开始‘全面向苏联学习’,当时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指导我们学习的导师都是直接从前苏联聘请来的专家。老师是前苏联人,不用说,教材也是前苏联带来的,包括教学培养的全套方法,都是‘苏制’或‘苏式’的。”[1](P116)但当他毕业回到吉林大学任教,遇到了哲学教研室主任刘丹岩教授,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刘丹岩教授早年留学英国,参加过延安整风,十分讨厌对学术问题的教条主义态度。在和刘丹岩教授的学术交往中,他逐渐开始摆脱教条主义的影响,1957年他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1958年随学校更名为《吉林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现今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发表了《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一文,对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提出了质疑。

苏联哲学界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两个平行的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高清海教授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2](P154)。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不能简单地把历史唯物主义也包括在哲学之内,其基本精神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与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其基本内容应该是独立的,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并不在于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平行的部分,而在于二者精神实质上的统一与一致,在于只有真正解决了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才能最终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解决理论问题,从具体科学研究出发解决哲学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显著特征。旧哲学没有真正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旧哲学都是从抽象到抽象,没有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置于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研究的基础之上。但这并不等于说,把用以解决哲学问题的研究也当成哲学本身。

他发表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1957年)的论文及同名著作(1958年),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此说一出,学术界议论纷纷,很多人指责高清海教授的观点违背了列宁的“一整块钢铁”理论。高清海教授反驳道:“第一,科学永远是变化的,……因此对于列宁关于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必须历史的对待。第二,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定义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3](P424)应当指出,这一表述发表于1956年。那时,要“历史地对待”革命导师,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有革命导师们以外的理解方法和新发展,是需要极大的理论勇气的。那时高清海教授只有26岁。他的观点,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思想观点有很大局限”[3](P425)。如何看待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内容应属于哲学,还是社会学,这些问题的认识仍众说纷纭。但随时光流逝,高清海教授锐意创新的学术追求,孤身犯难的理论勇气,独立思考的治学态度,堪称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典范。这种理论勇气和挑战经典的观点,直到进入了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高清海教授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学术研究的另一理论价值,在于开创了突破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先河。这在“全盘苏化”的背景下分明有些另类,但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探索中国自己的,而非苏联模式的哲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难能可贵的尝试,为20多年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改革埋下了伏笔。

二、改革教科书体系,追求主客体统一

改革开放时代来临,哲学研究迎来了一个温暖的春天。人们在批判文革极左思潮的同时,开始寻找极左思潮的哲学渊源。用毛泽东的话说,极左思潮的哲学表现,是“形而上学猖獗”。形而上学猖獗的哲学根源,在于苏联模式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做了教条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解。而时至20世纪80年代,这种具有浓厚机械唯物主义倾向,“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哲学观,仍然支配着我国的哲学教科书体系和哲学理论模式。

虽然经受了20多年的批判,高清海教授未改初衷,他在这20多年间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并与西方哲学做了大量的比较研究。他沿着当年质疑“一整块钢铁”的道路继续前行,于8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哲学理论体系改革的问题。这些观点先后于《论哲学科学的对象和体系》(198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1982)、《我对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意见》(1982年)等论文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下册(1985—1987年)中体现。

他认为:“旧的哲学理论体系实质上是一种‘本体论’的哲学。‘本体论’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哲学理论,它有其特定的历史涵义。它是在科学知识尚未完全分化、人类认识水平还很低下的条件下形成的哲学。它表现为或者与实证知识不分、越俎代庖地去回答由实证科学解决的问题,或者超越科学之上、企图依靠纯粹思维去回答实证科学解决不了的‘形而上学’的问题。”[3](P426)这种本体论化了的哲学,尽管通篇引证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但并未体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不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世界,而是从所谓的“本体”出发认识世界。尽管不断声称“世界是物质的”,但这种“物质”与传统哲学那种抽象的本质没有实质区别,结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机械唯物主义化了。

机械唯物主义的致命弱点是“见物不见人”。“把哲学搞成了纯本体论的理论,当然就没有人了,不可能讲人了。唯物史观本来是讲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但在教科书体系中,没有专门讲人的地方。人只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实现某种社会关系的工具。”[3](P270)他认为:“人最为关心的就是人自己的问题,人所以要认识人以外的事物,也是为了解决人自身的问题。人的全部活动,包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评价活动等等在内,无非都是为了解决人自身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矛盾关系问题。”[3](P302)

针对传统的哲学理论体系的缺陷,高清海教授在国内率先改革哲学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个以主客体关系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他把哲学问题归结为三大矛盾和六个基本范畴,即思维和存在、实践和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57)从主客体关系出发去认识哲学,就是试图体现马克思这一哲学宗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归根到底是实践关系。人是实践的主体,外部世界是实践的客体,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认识、改造、再重新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人是出发点,外部世界是活动对象,而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远在人之外的“本体”。外部世界是人的活动对象、环境,在实践活动的作用下不断被对象化、属人化、工具化;人是实践的活动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外化、物化、社会化、自主化,最终达到“全体的自由性”。主体和客体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主客体之间不断分化、统一的辩证过程,也是主体与客体不断获得新的独立性与更高级的统一的辩证过程。这一理论体系比之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更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借鉴了国外哲学的最新成果中的合理因素,也符合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基本要求。

反映这一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问世后,学术界反映强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哲学年鉴》、《哲学动态》等学术刊物,纷纷发表评论和报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内著名哲学家黄楠森教授说:“这是一本最有特色的书……本书在众多教科书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之言,是10年来哲学研究的可喜成果。”[5](P7)著名哲学家陶德麟教授则认为,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突破30年来传统教科书体系、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是我国哲学界自建国以来最优秀的成果之一”[5](P7-8)。该书于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诚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应该有多样化的理解,更何况有多少哲学家,就可能有多少种哲学。但是,高清海教授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系统地推翻传统的哲学理论体系,提出有自己特点的系统哲学思想体系的第一人。此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大多处于总体上沿袭苏联模式,在具体观点上有些突破与创新的状态。“主客体关系”的哲学体系提出后,国内逐渐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等哲学流派,进入了一个多样化诸家争鸣的哲学繁荣时代,以高清海教授为首,由他的一些同事和学生组成的“吉大学派”,也渐为学术界关注。独树一帜可贵,最先独树一帜更可贵。由于自己独树一帜而招徕旌旗飞舞,则堪称最难能可贵。这是高清海教授对改革开放时代哲学所做的开创性贡献。

三、力主实践思维方式,推动哲学观念更新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是继续坚持计划经济的模式,还是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在理论界和政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实质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时代性变革。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发展观,随之带来了整个社会的观念更新。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清海教授以哲学家的敏锐,及时把握时代精神的脉搏,提出了变革哲学观念、转变思维方式的哲学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问世后,虽然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但批评和反对的意见也时有所闻。人们并不是都认为“本体论”哲学不符合马克思的哲学精神,不符合现时代发展的要求,甚至有人认为“本体论”哲学以外的一切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都是离经叛道。一些人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以实践为本。高清海教授认为,哲学研究之所以是否定“本体论”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思维方式的单一化,而非多样化,导致人们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不能适应由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多样化的社会。于是他先后发表了《论哲学观念的转变》(1987年)、《论实践观念作为思维方式的意义》(1988年)、《再论实践观念的超越性本质》(1989年)等论文和《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1988年)等著作。

他认为:“哲学理论最重大、最根本的变化是什么?人们习惯的说法叫做‘世界观’的变革。世界观的改变,在我看来,在根本上也就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3](P81-82)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首先和根本的是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先验的思维方式,即从抽象的原则出发而非从现实的生活实际出发。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用实践的思维方式突破了先验的思维方式。

实践活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对象、认识和改造双重性质,从而要求我们必须从双重互动的关系出发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不是从单一的、先验的、一成不变的永恒原则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认识自然界,自然界就不是完全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本体,而是人的活动对象,既能影响人也在接受人的影响。从实践的观点去认识人类社会,人性就不是“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种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P60)。从传统哲学的先验的思维方式出发,一会偏离现实生活,不是原则适应生活,而是生活适应原则,就会导致实践的失误;二会使思维单一化、僵化、教条化,不接受矛盾的多样化,不断变化的现实。“姓社姓资”的问题,“这个矛盾本身就是由哲学造成的。我国本来没有多少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并非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贫穷、落后、社会不发展。那时我们却抛开我们的生活现实,不是从批判我们的旧世界中去创造我们的新世界,而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抽象对立的原则出发,把西方的资本主义作为我们的主要批判目标,认为只要我们同资本主义断绝关系划清了界线,我们就会成为社会主义,哪怕那是一个贫穷和落后的社会主义。这里遵循的是什么?就是原则优先的先验思维逻辑。而当着生活现实迫使我们必须抛弃这些先验原则之时,主要的障碍还在这个思维模式。……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关系着我们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现在和未来。”[3](P92)

高清海教授的分析是深刻而又十分现实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需要改变人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但是如果不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观念变革,思维方式不更新,人们认识事物的模式就不会根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就会像基因一样,不断复制出新的传统观念。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思想变迁过程恰恰就是思维方式不断复制的过程。先是“两个凡是”,然后是“姓社姓资”,继而是“姓国姓民”,虽然口号不同,实质却十分相同,都是原则先验的复制。哲学的思维方式变革,在实践上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观念更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理论上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哲学观,按照时代变革的要求去创造属于21世纪的我们自己的哲学理论和民族精神。

70年代末以来,实践问题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理论话题。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哲学围绕着实践展开了种种争论。高清海教授的独特贡献和创新在于,在人们纷纷把实践作为人的本质、哲学理论的核心问题的同时,也把实践问题引入了思维方式变革和观念更新。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深化了对马克思客观的哲学变革的理解,赋予了对实践理论最具哲学意义的独特阐述,同时,也蕴育着一场新的哲学变革。

四、重新认识人,探索“类哲学”

人常说,哲学是人学。哲学的核心观念,就是对人的认识。当高清海教授呼吁变革思维方式,更新哲学观念的时候,他也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哲学观念更新的结果,应该是新的哲学观念的形成。从90年代中期开始,他把研究的重点聚焦到探索人的奥秘上,进而提出了“类哲学”的哲学观。

他认为,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表面上表达的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实质是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哲学是人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人认识对象的目的与结果,都是为了认识自己,因此,哲学的主体是“以人为本”。传统哲学观坚持“以物为本”,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意,也不符合哲学的本性。整个哲学的历史发展,就是不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入近现代,哲学才真正回归它的主题,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主体和核心。

他进一步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本质”。“人,按其本性来说,就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本性说明,人只能存在于同他人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中,也只能存在于同外部世界即人的对象性存在的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之中。”[6](P117)他所说的“类”,不是抽象的同一性,一体性,而是指人能够突破物种和个体的限制,不断把他人及其活动的一切对象转化为自身的不断发展的统一性。只有人具有这种统一性,所以类本质是人的本质特征。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发展历史的理论,他把人的本质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即自发性的“人的依赖关系”的群体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个体阶段和“适应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本性”的类体阶段。[7](P104)

他认为,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由群体主体向个体主体转变的历史阶段。群体阶段的缺陷是人身依赖关系,市场经济打破了人身依赖关系,使个人之间建立了平等和彼此独立的关系。当前,全球化的实现预示着人类正走向类体为主的时代,也必然是人的主体性张扬的时代。

“类哲学”的观点,是在依据马克思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高清海教授个人的哲学观。尽管有些人会感到陌生,甚至个别地方有些费解,但这是国内哲学界鲜有的个人独立而系统的、又比较深刻成熟的哲学理论体系。高清海教授首先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精通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为传播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追求,奋斗终生。同时,他又是一位锐意创新的哲学家。他深深钦佩马克思的哲学创造,但不安于对马克思哲学的诠释与复述。他虽年迈,但他的使命感不逊于少年壮志。他始终铭记马克思的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8](P121)他以哲学家的敏锐感受到时代大潮的来临,他意识到时代正在呼唤属于21世纪中国的民族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需要创新。于是,他以70岁高龄开始了他哲学生涯的最后冲刺,为我们留下了他一生最后一次哲学创新,尝试建立一种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又体现当代时代要求,有他个人独到见解的哲学理论。

回顾恩师的学术生涯,一种浓烈的不断创新的精神时时在感召着我们。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正确,但却可以不断创新。探索中虽可能有成有误,但远比重复真理对他人、对后人更有意义。在这个意义上,高清海教授是我们这个时代理论创新的楷模之一。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进入21世纪,哲人们更应该做的是找寻属于自己时代的哲学——民族的哲学,以及有自己特色的哲学。高清海教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其精神时时鞭策着我们去不断创新。他说过,“哲学的生命就在于创新”。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论高青海教授的哲学思想及其理论创新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