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企业发展的强动力——管理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发展论文,试论论文,管理创新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F 270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一次人大精神促人奋进,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真正进入了攻坚阶段。随着新世纪的逼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面对资源的有限、环境的污染、竞争的加剧、信息的爆炸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等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企业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实施管理创新。1983年,壳牌石油公司研究人员作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惊人:1970年位列《幸福》杂志全球500 家大企业排行榜的公司,在1983年已有三分之一销声匿迹,大公司的寿命平均不到40年,约为人类寿命的一半;又如有关部门1996年公布的对我国2585家亏损企业的调查,由于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达到2112家,占总数的81.7%[1]。 这说明这些企业不思进取,少有创新、管理守旧,不能适应环境。相反,微软公司则因其精明而高素质的总裁——比尔·盖茨的领导和向未来进军,管理上不断、连续创新而获得举世瞩目的业绩。又如我国的万向集团,作为中国第一代乡镇企业,其28年的发展历程与管理创新是分不开的。万向从家庭作坊式管理到集团化管理,得益于管理创新;从“小铁匠铺”发展为拥有50亿资产,下属32家企业,员工6500人的国家120 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没有管理创新是不可想象的[2]。因此, 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和保障。下面笔者就管理创新的界定、类型、原则分别论述之。
1 管理创新的界定
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自20世纪初问世以来,历经理论——实践——理论里程,形成了科学管理、系统管理、决策管理、过程管理及以人为本等管理理论。近年来,这些理论在理念上、运用上又有了注目的创新,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全世界已进入了一个管理创新新阶段,我国也正在蓬蓬勃勃掀起一个实施管理创新的大潮,如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小天鹅的“末日管理”,嘉陵集团的“三元动态平衡法”等有特点的管理创新。又如建材行业,在加速实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中,也涌现出一批有活力的企业,他们在管理上有所创新,有特色的如:冀东水泥厂的物质设备管理,三狮水泥厂的星级管理,山东水泥厂的以人为本的全面管理,洛玻的全员竞争管理,北新建材集团的企业文化管理等。然而,什么叫管理创新?它如何界定?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从现有的国内权威文献来看。
有学者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一种更有效而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管理创新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经济史中企业产权结构的每一次变迁,都相应伴随着企业管理方式的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一次管理创新是现代股份公司兴起后,出现的所谓‘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这种分离导致管理等级制度成为现代工商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管理创新的主要目标是试图设计一套规则和服从程序以降低交易费用,因为随着现代大量生产的兴起,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程序,导致生产过程中交换次数的指数倍增,大量的资源耗费到了交易费用上[3]”诚然,这一管理创新的概念有其独到之处, 但笔者认为尚有讨论之处。首先,管理创新并不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辐射,而恰好相反,组织创新只不过是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因为组织是为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存在的,是管理创新的功能之一。其次,把管理创新仅仅看做是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有失偏颇,因为管理思维的更新,管理组织的变革都可有效地配置资源,都可称为管理创新。还有,把管理创新的主要目的看做是降低交易费用,也不贴切,因为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综合收益,降低交易费用当然是管理创新的目的之一,但是,降低生产成本及减少企业溢出负效应,增加溢出正效应等更应看成是管理创新的真正目的。
有学者认为:“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具体的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同时认为:“这样一个概念至少可以下列5 种情况:①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②创设一个新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地运转;③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④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⑤进行一项制度创新”[4]。这一概念的界定总体上来说比较科学, 但笔者以为仍有以下商榷之处:首先,定义中所指的要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提法太笼统,因为企业目标和责任是否合理,可以说是判断管理是否创新的重要标准。如果企业目标和责任定得不合理(如:太低),管理者即使使用一种新的管理范式达到企业的目标和责任,我们又怎能据此判定这一新的管理范式就是管理创新?其次,仅指出是“全过程管理”不贴切,这样给人的印象好象是“一个新的有效整合资源的全过程管理”就是管理创新?其实管理创新应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目前的管理可以看成是前人管理创新的结果,同时,又是我们进一步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桥梁。
还有学者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家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管理系统(或企业战略、组织、技术、文化管理的某一方面)的方略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5]”。这一概念基本上是科学的、 全面的,但是,也存在着可探讨之处,如,对管理制度的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促进了企业管理系统的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算不算管理创新?当然算。制度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也有个产出投入与产出效率的问题,因而制度创新过程中也有个管理的问题:制度创新离不开管理的配合,离不开组织机构的适应性调整和变更,而这就是管理创新;另一方面,管理创新本身又有助于制度创新目标的实现,因为管理创新的目标与制度创新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管理创新是指管理者借助于系统的观点,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以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综合效益的目的的具有动态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管理创新是“五全管理”:全员性、全方位、全动态反馈、全过程、全效益。具体地讲:
a.全员性 管理创新需逐步形成以企业家为核心,内企业家为骨干,企业员工为基础的创新群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管理创新才能持久。
b.全方位 企业管理创新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创新活动,企业高层管理者即企业家进行企业管理系统总体创新方案设计,部门(分公司,战略经营单位,经营事业部)经理,内企业家进行企业管理子系统(或管理的某一方面)创新方案设计,企业员工开展五小活动(小发明、小改造、小改革、小建设、小窍门)。
c.全动态反馈 一次管理创新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管理创新的终止,它既是前次创新成果的积淀,又是下一次管理创新的基础。这说明管理创新是动态的;同时,目前的管理创新成果反映出前次管理创新达到什么程度,为下次管理创新指明方向,更有利于下次管理创新,这说明创新过程又具有反馈机制。
d.全过程 企业管理创新的范围是全过程的,如:企业战略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家在企业环境分析,企业目标,企业能力,动态平衡,企业战略的选择,实施与评价等各个阶段均需创新,把握机遇,以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e.全面效益 企业管理创新的全面效益一方面表现为不断产出有特色的成果,企业的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的整体形象,企业家形象,企业员工精神状态,企业主产品(服务)形象的提高,影响着其他的企业,企业的社会效益好。另外,全面效益还表现在企业的生态效益好,即企业的产品(服务)有利于自然界生态的平衡。
2 管理创新的类型
管理创新按创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渐进式管理创新和突变式管理创新。下面分别阐述其特性。
2.1 渐进式管理创新
这种管理创新如图1所示, 它说明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从无数的小创新开始的,当大量的小创新不断地改善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导致质变的大创新。这种创新具有渐进性、模仿性,创新的周期一般较短,而创新的效果却不错。日本的企业多采用这种渐进式管理创新。如长虹电子集团,自1985年引进我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之后,先后自行设计,制造了16条现代化彩电生产线,并年年高起点,狠抓科学管理,推行相联相制的制衡机制,内部制度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生产基地。它抓管理,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也属于这种管理创新。
2.2 突变式管理创新
这种管理创新如图2所示, 它说明企业管理首先在前次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运行,经过一段时间,创新的条件成熟后或企业运行到无法再适应新情况,于是打破现状,实现管理创新的质的飞跃。它具有突变性,创新的周期相对较短,而创新的效果相对较好。创新的实现通常由专业管理人员,企业家来实现。欧美的管理创新多采用这种类型。我国的邯钢,1990年上半年连续5个月亏损,亏损额达到1580万元。 他们看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再依靠旧体制,旧办法解决自己的困难已经不可能。面对被市场淘汰的严峻形势, 邯钢人实施管理创新, 于1991年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模式,从此扭亏为盈,踏上了兴旺之路。由此可见,邯钢的管理创新属于突变型管理创新。
3 管理创新的原则
管理创新的原则是指产生管理创新创意的行为准则,是管理创新的基准和出发点。笔者认为,管理创新的原则可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单词“ECONOMICS”来概括,用图3表示,具体含义现分述如下。
首先,管理创新的原则是“经济学”原则。因为“ECONOMICS ”作为一个整体看时,英文意思就是“经济学”。而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达到良好的综合效益的目的。这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①管理创新的经济性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上,即管理者选择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放弃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代价而取得的。②管理创新的经济性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上的成本比较,因为在众多可帮助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方法中,其所费成本不同,故如何选择就有个经济性问题。③管理创新是对资源有效整合的动态过程,故选择不同的资源供给和配比,就有成本的大小,这是经济性的另一种表现。因此,把“经济学”原则作为管理创新的原则,符合管理创新的本质。管理创新者应时刻牢记这一原则。
然后我们可以把“ECONOMICS”看成一系列英文单词的缩写, 即“有效(Efficient)、可控(Controllable)、开放(Open)、 新颖(New)、突出(Outstanding)、群众性(Mass)、 综合(Integrative)、创造性(Creative)、系统(System)”。这样又可有以下原则。
3.1 有效性原则
一方面是指管理创新必须富有效率,无效率的资源整合就达不到提高企业综合效能的目的,就称不上是管理创新;另一方面,管理停留在设想或空想的阶段,就不可能成为管理创新了。
3.2 开放性原则
管理创新不是一个封闭的管理过程,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并结合具体情况适时进行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推广与创新,以促进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3.3 新颖性原则
管理创新的魅力就在于其新颖性,没有新颖性,管理就只能是一种重复性的工作,管理创新就无从谈起。当然,这里的新颖可以是一种新的管理范式的创造性运用;可以是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思路,方法,也可以是创设一种新的组织机构或制度并使之有效运作等等。
3.4 突出性原则
管理创新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涉及的面比较宽广,如果一开始就全面铺开,期望立即取得很多新成果,恐怕管理创新活动就没有重点,没有主攻方向,就会造成精力分散,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虽有些许多创意而不会成为创新活动。管理创新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只有集中精力,因时,因地制宜,解决主要矛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群众性原则
管理创新活动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管理实践是管理创新的唯一源泉,因此,作为管理实践主体的广大群众的参与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现代管理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一个企业活力的大小,经营成果的好坏,其重要一环就在于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另外,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比,群众参与更重要,因为管理组织要求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每一微小的变化,常常涉及到组织中不同地位人们的根本利益问题,管理创新中人为的阻力常大于技术创新中人为的阻力,自下而上的群众性合理化建议与自上而下的行政指挥相结合,在减少人为阻力,保证管理创新方案的顺利执行具有一定的优势。
3.6 综合性原则
创新活动的展开或创新意向的获得可以通过各种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得到。从管理创新历史过程来看,有两种值得重视的创新方式:一是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学科知识来研究分析现实管理问题。即从一种新的角度研究问题就可以得到不同于以往的看法,启示,这便是一种创新的灵感。二是沿用以往的学科知识,方法,手段综合起来,系统地看待管理问题,也得到不同于以往的思路,看法,启示等。
3.7 创造性原则
管理是一种动态活动,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对象没有一种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考,那么欲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责任,就需要一定的创造性。对管理创新更是如此,没有创造性,就无从谈起管理创新。
3.8 系统性原则
一方面,管理创新是系统工程,对于外部环境多变,内部因素众多,相互关系复杂的管理进行创新,没有系统的观点,不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另一方面,系统性是指管理创新的原则自成一个系统,正如图3所显示的那样。
当然,上面所述的这些管理创新原则彼此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灵活地运用和把握这些原则,对于指导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199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