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412200
【摘 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6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所采取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4例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和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和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EV、FVC、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观察组治疗有有效率为94.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治疗效果也可得到有效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疗效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2岁以下小儿为该病多发人群。小儿支气管肺炎一旦确诊需及时进行诊治,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患儿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危及患儿生命[1]。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等症状。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外,护理措施对患儿的治疗和恢复也有重要影响[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中已排除有严重先天心脏病患儿,合并肺部其他疾病患儿也已排除。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3.2±0.4)岁,病程2~16d,平均病程(7.5±1.3)d;观察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0.5)岁,病程3~17d,平均病程(7.7±1.6)d。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本次研究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降温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两组患儿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均相同。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病情观察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病情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对患儿病情做密切观察。护理人员需关注患儿临床症状表现,观察患儿是否有烦躁、心跳过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一旦发现患儿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3]。患儿出现有心力衰竭症状表现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患儿利尿、强心等治疗。患儿如有呼吸混乱症状则应观察患儿颅内压是否有升高现象。
1.2.2呼吸功能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儿做好呼吸功能护理。患儿所在病房,环境应保持舒适安静,定期进行通风,确保病房中空气质量良好。另外,护理人员需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必要时需给予患儿氧气雾化吸入[4]。患儿体位需时常进行更换,避免患儿发生肺不张和肺部瘀血。对于有严重呼吸困难的患儿应给予支气管解痉剂,使患儿呼吸道保持畅通。此外,为促进患儿气体进行交换,可为患儿静脉注射舒坦注射液。
1.2.3饮食护理
患儿饮食方法,护理人员需进行指导。告知患儿家长给予患儿流质食物,为患儿补充足够的营养,膳食注意合理搭配,严禁给予患儿辛辣和油腻食物。护理人员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在饮食方法需注意事项,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患儿饮食方法,确保患儿及早恢复。
1.2.4留置针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中为避免对患儿进行反复穿刺,一般需为患儿设置留置针。对患儿进行输液前需做好无菌消毒,避免在输液的过程中患儿发生感染[5]。输液过程中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有红肿情况,密切检测患儿体。患儿皮肤若出现渗血不止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对局部进行按压操作。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与FVC的比值等肺功能指标。
疗效判定,显效:患儿接受7d治疗后,肺炎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患儿治疗7d后,肺炎症状有所缓解,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改善,甚至有加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P值在0.05以下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EV、FVC、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对患儿健康有严重威胁。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生主要由于小儿肺部生长能力和支气管运动能力较弱,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足,呼吸道粘膜分泌能力较差,支气管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导致支气管肺炎的发生。小儿发生支气管肺炎后会导致肌肉收缩,引发呼吸困难。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做好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护理、呼吸功能护理、饮食护理、留置针护理,这几项护理内容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方法具有重要帮助作用。通过病情观察护理,护理人员可对患儿病情有充分的把握,治疗和护理中针对性可有效增强。呼吸功能护理可使患儿呼吸能力得到改善。饮食护理则可为患儿提供更为科学的饮食,帮助患儿早日康复。留置针护理可有效减少患儿输液过程中感染情况的发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肺功能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因此,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红莉.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3):1982-1983.
[2]梁美华.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83-984.
[3]周国丽.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59-360.
[4]赵建华.优质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3):24-25.
[5]何燕.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7):80-81.
论文作者:江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儿论文; 支气管论文; 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功能论文; 呼吸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