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更多优秀书籍的创作四点_文化论文

精益求精--更多优秀书籍的创作四点_文化论文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四论多出精品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出论文,精益求精论文,精品论文,不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辞海》(修订本)出版时曾号召:“发扬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辞海》精神,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而努力。”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毁于随。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应当是出版工作者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我们出好精品必然坚持的原则。

精益求精,首先是由出版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图书作用于人的心灵,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和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精品图书在给人以知识和艺术享受的同时,又给人以启迪和引导,是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它传授的知识往往能影响人们的一生。反之,图书在传播涉及民族、宗教、国家安全、外交关系等内容时,如果采取不正确的立场或缺乏严谨的态度,则可能引发事端,危害社会稳定;图书如传播错误和不准确的信息和知识,则可能给科研、生产带来损失。出版是一项严肃的文化工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浮躁。当前强调出精品,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图书是反映各种思想文化互相影响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占领自己的出版市场,保护和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必须出版一大批高质量的精品图书,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有效地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精益求精,就是要下苦功夫。古今中外的图书精品无一不是花大力气,下苦功夫的结果。《辞海》的编纂花了20多年,修订再版花了10多年,前后花了30多年,许多优秀的文化工作者为此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从编《辞海》总结出的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的严谨作风是我们出好精品的宝贵经验。最近出版的《汉英词典》编纂和修订历时18年,参加编纂的专家学者长年埋头工作,放弃了无数节假日,他们下定决心要编出一本代表国家水平高质量的汉英词典,促进文化交流。出版社在修订之初就定下了10年磨一剑,出世界水平精品的目标。正是由于编纂者付出了艰辛劳动,《汉英词典》再版后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好评和欢迎,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我国出版史上,像李时珍精心编纂《本草纲目》等传世精品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国际上在英语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牛津大词典》编纂工作长达70多年,几代学人前仆后继,耗尽心血。所以它能影响一代又一代学人,长久占领英文辞书的出版市场。

精益求精,需要出版工作者和著译界的通力合作,抓好出版的每一环节。一部好的图书,往往是编辑和作者反复修改,精雕细琢的结果。50年代长篇小说《红岩》出版过程中,作者与编辑多次深入生活,反复讨论,反复推敲,多次修改,所以成为影响了我国一代人的成长,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精品。今年“五个一工程”中的一些获奖图书的出版过程也很能说明问题。不少书是出版社组织作者和编辑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多次修改后才付印的,因而获得了好评。不久前,英国出版了一本介绍天体物理的科学著作,出版社的编辑和作者为了使本书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科学准确,先后共费时两年多润色全书的语言,并反复征求意见后才出版发行。因而此书一出版,便轰动读书界,发行量达数十万册,并畅销许多国家。精益求精就是要按出版物的生产过程,抓好每一环节。只有作者、编辑、装帧设计、印刷、发行的每一环节都精益求精了,才能出真正的精品。

精益求精,需要有一支精通业务、吃苦耐劳的编辑出版队伍。编辑出版人员只有自己具备高的业务素质、学术水平,才能去发现、鉴别、组织好精品的生产。出精品是一件费时、费力的艰辛劳动,要有鲁迅先生当年那种甘为孺子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奉献精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对我们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有一大批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遗产。当前,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蓬勃发展,这些为我们出好精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出版工作者一定要认清责任,珍惜时机,做好工作,多出精品。

标签:;  ;  ;  

精益求精--更多优秀书籍的创作四点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