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一个好的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纲领和管理依据,是城市竞争的资本,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主题,一个城市的魅力来自它的独特个性和特色的塑造,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设计要围绕着城市文化的主题来进行。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文化主题;历史文化;地域文化
许多城市在扩张和美化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广场风”“景观带”比较盛行,建设的一个比一个气派和恢弘,但仔细品味,大多数千篇一律,其实质是“拷贝或克隆”盛行,意味着文化主题的缺失,只认同他人而不认同自己,导致那些讲究气派或仅仅强调展示性、纪念性、标志性的形象工程,最后只能失去它的既美观又可传承文化的真正涵义。
1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1.1 文化主题缺失问题
城市建设和发展都会有自己的主题,其中文化主题在一定程度上要反映和体现城市发展主题,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如果把城市发展的主题定为打造旅游名城,就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入手,自然环境是天然的不可左右,我们可以利用,而人文环境是我们人类后天进行营造的,为我们服务的。
1.2文化主题缺失的原因
缺乏对城市本身价值的发现和塑造,城市无法体现其固有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即缺少文化主题,从而丧失城市的独特魅力,或者说只注重了城市文化其它方面而没有重点体现出其特有的历史文化。
2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城市规划设计
2.1基于地域特点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对城市内部开放空间以及外部开放空间的综合体,比如说城市的水域、公园、广场以及林荫道等都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在进行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时加强地域文化的应用对提高城市的规划设计水平、构建城市地域特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保证所设计的空间必须具备社会性、舒适性、整体性、多样性、象征性以及文化性等特点。地域文化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有效的结合该地域的自然人文特色将地域文化充分的融合到城市的规划设计之中,在对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不仅要综合考虑地域性地理环境以及地域民族民俗文化,并且还要对当地的地域特色以及地域大众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从而确保城市规划设计更能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更加被人们所接受。
2.2基于民族建筑符号的城市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想更加充分的进行地域文化的应用、体现城市本身的地域特色就势必要深入分析并挖掘城市当地的民族建筑符号,将该城市的民族建筑符号、元素等充分融合要城市的建筑、景观之中,从而依靠当地的民族建筑符号更好的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比如说在凯里,该地域的地域特色就是古朴浓郁的苗侗民族风情以及民族文化,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凯里正是借助于建筑风格的设计来实现城市的规划设计以及风貌控制,以此来形象生动的体现该地的民族特色,城市规划设计阶段对建筑方案进行规划设计时充分的融入了鼓楼、风雨桥、美人靠以及银角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符号及元素,在建筑物的方面将现代建筑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原则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该地的建筑物富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及地域特色,具有地域性的建筑物为人们充分的展现了苗侗族的文化特色。
3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规划设计
3.1基于儒道家思想的城市规划设计
儒家和道教的思想对中国城市规划都产生了重要与深远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周礼》是儒家思想重要的著作,成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述周代王城的空间布局方式,“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分为不同级别的城市,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等级差别。在南北朝时期,春秋时期创立的道教空前发展,突破了儒家礼制思想,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统一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布局中出现了大量宗庙和道观,城市的外围出现了石窟,拓展和丰富了城市空间观念;另一方面由于道教的道法自然的观念使城市的空间布局强调了整体的观念,强调了形胜观念,强调了城市人工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和谐,强调了城市的信仰和文化功能。中国传统的民居主要是受到儒家等级和中庸的思想影响,在院落组群上,产生了南北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进而扩大到整个城市规划布局上。又由于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使城市规划在布局中充分考虑到地质、地理、地貌的影响,因而城墙不一定是方方正正的,轴线也不一定是直的。北京城是完全按照传统的礼制规划建造的城市。首先最南端是永定门,左右是先农坛和天坛两座坛庙。之后是笔直的大街和临立的楼市,迎面是正阳门和后面的大清门,之后是皇城的御路,御路的北端是广场,之后是金水桥后面的天安门城楼,后面是严整的轴对称的有高潮起伏的宫殿群设计,出宫城是景山,在中轴线的北端是鼓楼和钟楼。这贯穿全城,长达八公里的中轴线成了北京城的脊梁,城市规划组织有序,符合礼制。
3.2基于历史文化的城市设计
合理的城市设计以及城市的再建设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中之重,要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城市设计,处理好现代化和历史性的关系,不至于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现象,这会使城市出现分裂感。旧城改造是为了使原来的城市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作用,使市民能够工作、生活在一个舒适、安全、美观的环境当中,所以城市的设计以及城市的再建设是旧城改造的重中之重,但是这种新的城市设计和再建设也要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对于在已保护的古建筑周围进行的城市建设,应在总体设计上与古建筑尽可能的保持一致,使城市有整体感、协调感,处理好现代化和历史性的关系,不至于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现象,这会使城市出现分裂感。如在进行古建筑周围建设时,新建的建筑物在外形结构、高度体量上应与古建筑相照应,甚至是相一致,不能出现一片古朴的古建筑群孤独的陷入大片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中。避免古建筑与新建筑群产生冲突,防止出现不协调感,以历史文化彰显城市规划特色。
3.3开辟新区保护旧城区
为了保护好旧文化城,就可以开辟新区,因为开辟新区可以保护旧城,促进城市进入到可持续发展阶段,每年在中国城市中有很多的移居农民,这就类似于中国每年需要创造像纽约那样的大都市来收纳移居的人口,由此可见每个城市考虑自己妥善保护老城以及有效发展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具有比较高紧凑度,同时具有很多名城的历史文化国家,倘若在开发新区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时机把握、没有正确的定位、以及没有非常好的思路,那么要保护好城市特色风貌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就非常难。尤其是一些北方城市,如果不考虑好发展的防线,那么对于新市区的建设,就很难保护好古建筑以及老中心街区,对快速发展经济以及旅游业也会非常困难,也比较难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古都魅力的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
4结语
城镇化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过往的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械化、西洋化”的做法,对自身地域文化特色挖掘、理解不深刻,千城一面、建设性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上,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出以文化为片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探讨现代城市历史片区改造更新中,延续历史肌理,提成街区品质,活化产业业态的建设策略,解决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核心问题,焕发区域活力,推进高品质的城市更新与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华元.加强传统历史文化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施工企业管理,2019(04).
[2]刘爽.地域性城市规划中色彩与文化的融合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36(01).
[3]李军苗,鹿利秋.提升沈阳特色文化及城市规划识别性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11).
[4]赵阳阳.以传统民居建筑为基础的城市记忆建设——以山西平遥县为例[J].山西档案.2018(04)
论文作者:卫芷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城市论文; 文化论文; 地域论文; 特色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主题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