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黄远清

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黄远清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各个领域的进步速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而我国的相关部门在进行测绘地理信息的统计过程之中,还需要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的统计,并使得我国政府部门能够对我们基本的地理国情得以充分的了解。本文主要就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引言

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精确性是衡量统计数据质量的核心指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蓬勃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性日渐突出,对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的优化和控制,进而为整个行业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迫在眉睫。

1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影响

1.1测绘地理信息准确度

①空间精度:空间精度主要指的是数据库中空间特征的精度,对空间特征的度量依赖于空间维度。空间精度度量作为衡量数据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点状实体的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线状以及面状实体,还需要发展处更为广泛使用的度量衡标准。②时间精度:时间的精准度评估主要依赖的是借助于标准的时间坐标系统来进行时间的客观度量。但是这些标准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时间精度测量的另一个困难还会使得地理空间数据库中的时间因素变得不够明确,对于一些随时间变化频率高的要素也需要进行充分注意。③专题性精度:专题性精度的度量方法要随着测量尺度的变化而进行变化,对于一些定量属性,还要求度量方法跟点属性之中的空间精度比较类似。

1.2测绘地理信息精确度

精准度一般又直接分为细度或者分辨率,主要指的是在数量上能够辨别的详细程度,可以说分辨率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数据库对于某一个具体应用的适用程度,因此其分辨率必须能够充分满足相应数据细节的要求。①空间分辨率:借助于空间分辨率的概念能够对地面上可以辨别最小物体尺寸,对于矢量型数据,其最小分辨率特征还经常通过地图比例确定的最小单位的大小来进行定义。②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指的是事件能够被直接辨识的最小持续时间,并且会直接受到间隔记录间持续时间以及事件变化速率的交互影响。③专题分辨率:专题属性的分辨率含义跟测量尺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对于定量数据而言,要求其分辨率由测量设备的精度进行决定。

1.3测绘地理信息的逻辑一致性

数据的一致性主要指的是数据库未存在有明显的矛盾,对于地理空间数据而言,其规则也会随着空间维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比如说某一个数据层的面状实体之间没有缝隙等等。应用GIS应用处理之前,还需要对这些拓扑逻辑上的不一致性进行有效的消除。

1.4测绘地理信息的完整性

完整性主要指的是数据库中记录对象以及对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影响到数据完整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主要包含有创建数据库的选择标准、定义以及其他规则等,其也是用来评估独立应用的数据质量。

2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的常见问题

2.1数据不真实、不完整

主要包括审核上报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漏报、瞒报等现象,对所要求的统计数据的指标理解有误,导致数据的最终的汇总与计算失误等问题;数据不完整,主要包括填报单位不完整、报表不完整、表中数据不完整几类数据不完整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填报单位不完整指填报单位填写项目部分缺失,报表不完整指上报数据中存在空白报表、表格数据缺失,依据规定,填报单位上报数据时,要确保所有报表均处于“已上报”状态;表中数据不完整指表格内所填写的数据内容不完善、表述不清晰,数据与要求不相符。

2.2数据不一致

①省级单位所拥有的数据与其下属单位的汇总数据之间存在误差,这主要是由于下属单位数据部分修改后,省级单位并未能及时对现有数据进行更新和汇总导致的;②服务总值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存有差异,其主要因财务数据经过修改更新后,服务总值数据未能实现重新计算造成的;③同一统计数据的口径存有差异,其主要因统计人员的过快更换,导致不同人员对口径的不同认知;④提供给各个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存在差别,主要指相应的职能部门所掌握的数据与报表数据之间不一致,包括国土测绘司得到的“数字城市建设情况”数据与实际报表不一致等。

3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3.1完善职能管理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使各职责职能法定化,以全面提高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权威性。①将测绘地理信息的数据统计工作列入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行政职责当中,同时完善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数据统计工作的职责、内容;②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明确各级政府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在数据统计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所负的责任,依据固定进行年度预算的执行与评估等事项,以确保数据统计工作能够朝着业务化和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3.2加强工作的试点探索

改变传统思路,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目光看待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深化认识,完善思路。①应当统一各部门的工作思路,提高测绘部门对于国情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以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工作,同时,适时推出指导意见,采取从点到线在到面的方式,逐步推广;②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试点的探索、模范作用,加强公众和政府对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认识,提高其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3.3进行核心业务工作内容的规范处理

规范化作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能够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这也就要求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对现有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不断的规范以及优化。①对现有地理国情监测试点的工作内容、业务流程以及产品结构进行全面的总结,然后对现有的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服务组织体系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从而形成一种常态化、业务化的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力。②构建先重要后次要、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借助于普查以及综合性监测等相结合的模式,来结合我国省市的实际情况,形成一种层次分明、上下联动的地理国情监测核心业务体系。

3.4加强国情监测工作的定位以及试点探索工作

为了使得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提升,还需要应用发展以及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并需要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之中对其思路以及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①统一思想,并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国情研究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然后做好其工作定位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现阶段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适当的指导意见,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②规范选取具备有代表性的地区以及领域,因地制宜的进行试点的开展,还需将试点的实验、探索以及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使得政府以及公众部门对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所开展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认知度以及参与协同度得到提升,并将其及时的转变为一系列的政策制度。

结语

进行地理国情的制定以及实施也是我国发展战略与规划,以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跟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依据,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就要求对现有的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工作,并需要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质量,从而为我国相关发展战略的规划与设计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吴启明.探索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5,(1):159-160.

[2]高宇.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7):214-219.

论文作者:黄远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4

标签:;  ;  ;  ;  ;  ;  ;  ;  

测绘地理信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探讨论文_黄远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