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探讨论文_梁雄,郭瑞霞

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探讨论文_梁雄,郭瑞霞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薛家湾供电局 变电管理处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变电运行的计算机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对象式包装程序设计为基础,将数据与系统图形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用户浏览查询和管理员进行系统的维护,以及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各单位的办公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设备检修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1验电要检修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的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接地线、带电合接地开关或误入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侧各相应位置分别验电。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使用相应电压等级且合格的验电器。

1.2装设接地线

(1)装设接地线的目的:为了防止工作地点突然来电,消除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和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有可能来电的部位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

(2)装设接地线的方法: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连接接触要良好,拆接地线顺序则与此相反。

(3)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间隔,误碰或误分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应在下列场所悬挂相应的标示牌及遮拦: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工作,在线路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与末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临时遮拦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数值。在临时遮拦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工作地点处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临近工作地点其他可能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二、变电运行维护技术探讨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无人值守的电站被广泛的应用在生产的过程中,这对于节省人力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无人值守的电站,一定要加强管理,加强维护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本文就针对现实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运行维护的相关技术措施。

2.1提高遥信动作的正确率

提高遥信动作的准确率,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更加准确的信息,对于系统的监控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在远动载波通道的设备上安装防雷设备或者隔离器,将设备的接地电阻降低到0.5Ω以内,减少干扰,提高远动通道的可靠性,从而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在设备上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出合理的防抖时间,将遥信的抖动现象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安装光控机电隔离器,减少强电的干扰,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消除老式的电缆造成的电磁干扰,避免由此产生的遥信误动。

(3)加强电源的控制,如将设备上安装滤波电容,防止电源的波动影响信息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化设备的遥信电源需要应用独立供电的电源设备。

2.2提供安全可靠的操作电源

为变电的自动化运行系统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是确保自动化运行的一个关键问题,从上面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变电自动化运行系统的远传设备以及其辅助设备可以采取下面的供电方式,防止突然断电造成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①所用电输入到第一级交流稳压装置,对于不间断稳压直流和交流的逆变电源交流输入进行第一级的稳压隔离;

②将第一级稳压输出交流220V与变电的直流系统提供的+220V输出到第二级不间断稳压逆变电源,当操作电源正常时,就供给第三级电源;

③第三级远传设备得到不断的交流220V输入,而且质量稳定,这样就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该系统能够实现直流和交流输入电源的快速切换,由于采用了两级稳压隔离,就能够防止事故造成的电源损坏,实现监控的实时性。

2.3提高变电运行操作和管理人员的技能

变电的运行监控是保证变电正常运行的关键,监控管理做得好,能够通过信息及时发现分析存在的隐患,就能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隐患,因此,加强监控人员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对变电的运行维护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技术水平较高的应用型人才,为此

①要进行技能培训,聘请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人才对相关人员进行知识的讲解,同时还需要请实践技能过强的人加强相关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运用先进的技能进行变电运行的维护措施。

②还需要建立定期考核制度,这样运行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才不会松懈,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培养一支高技能的变电运行为维护团队至关重要。

2.4健全变电运行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变电运行的维护和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措施补救,也能够降低安全隐患存在的风险,保证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说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要健全管理制度:①需要完善奖惩制度原则,积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高效进行。②需要建立巡检制度,定期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设备,特别是重要负荷,要进行特别的巡视,对于变压器、计量装置的检查要认真,出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同时还必须实现个人责任制,这样将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个人,在出现事故的时候避免造成责任推卸情况的发生,影响最佳的补救时间,还能够激励操作者遵守职责办事。

三、变电设备中的维护技术具体应用

(一)一般故障处理虽然一般故障很容易发生,但还是要吸取经验和教训,在进行相关处理时可以游刃有余,避免重蹈覆辙。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般故障,要区分是何种故障,并将此作为处理故障的根据比如,由于接地导致了故障,就要从设备着手进行检查;由于断线导致故障,就要确定事故的位置,及时处理,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避免跳闸减少跳闸故障的根本措施就是避免跳闸的发生,而这同样也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做到真正的预防。跳闸事故发生之后,就要针对事故的位置进行检查,从而确定是何种跳闸故障。如果不是线路问题,就要对开关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确定是线路跳闸,那么就要改变线路运行方式,防止故障扩大。严格检查是否有超负荷、保护误动作等问题。此外,还要对变压器进行检查。因其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定期擦拭变压器表面,保持清洁,避免变压器有异常。如果是开关跳闸问题。那么就根据是主变低压侧开关还是主变低压侧开关进行事故处理即可。及时进行事故排查和分析,对故障进行区分。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有步骤,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涉及开关跳闸,也需要检查变压器是否有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安全。为此,针对变电运行维护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方晴,罗军川,华永东.输变电设备状态维修策略[J].四川电力技术,2015-04-20.

[2]卢荣慧.对于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的研究.中国电子商务,2016(18).

[3]贾杰,李晓蓓.浅析变电运行设施维护技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

[4]张静.关于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的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

论文作者:梁雄,郭瑞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探讨论文_梁雄,郭瑞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