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总优秀的“岗位成果”——兼议怎样当总编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编辑论文,老总论文,岗位论文,成果论文,优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位称职的中国报纸的总编辑该怎样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曾撰文提出:请还给总编辑一个形神完一的性格。那是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呼吁总编在对党委负责和对群众负责两方面坚持同一性,社会为这种同一性的实现提供必要的舆论环境。在九十年代还写过一篇题为《马克思、恩格斯心目中的“总编辑”》的文章,认为作为一社之长,总编辑应在德、识、才各方面成为全社的表率,并表示赞同恩格斯对马克思在《新莱茵报》编辑部实行“总编独裁”的评价。但报纸总编辑究竟如何“操持”,现在《海口晚报》总编蔡旭现身说法,为我们提供了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与准则。
首先,总编辑对自己所主持的报纸,在社会报纸之林扮演何种角色,实施何种使命,要有正确的定位,并为坚持这种定位乐此不疲,百折不挠。
他提出并经市委同意的《海口晚报》的角色定位是:“党报性质,晚报特色,特区风采;面向社会,贴近群众,走进家庭。”他还把这些角色规定简化为“畅销的都市机关晚报”。在这一正确的定位下,《海口晚报》的方针是:
作为市委机关报,一是要用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统帅所有版面,及时宣传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搞好重点报道;三是办好头版上半部,加强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
作为晚报,应保持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及更活、更短、更软的特色。同时,应特别强调加强服务性、实用性、参与性,这样,才能满足广大读者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喜爱。
作为特区省会的报纸,应明确主要读者在城市与县镇,不力求覆盖广大农村,也不力求覆盖全国各地,而致力于办成地域性大报,致力于“海口销售第一”、“海南最好报纸”而“畅销”,应作为本报一大目标。在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与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在不违反党纪国法与新闻真实的前提下,在不损害党报的良好形象和不降低报格的前提下,读者需要什么、关心什么、喜欢什么,就登什么,市场上需要什么就登什么。事实上,也只有报纸畅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及时地同广大的群众见面,机关报的职能才能得到更好落实。办报要拥有读者,拥有市场,拥有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报业改革的需要。
这几年,晚报早出日益普遍。在有的城市,晚报已名存实亡。在海南,在海口,在晚报,晚报改早报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但蔡旭反对,他说:
下午出报是晚报自身的规定性特征(早上出报不该再称“晚报”了)。海口晚报创刊十二年,对海口市的贡献之一,是培养及形成了市民下午与晚上读报的习惯。市民一般在早上买一份报纸,下午买一份晚报,晚报的位置已不可替代。日报(及其他报)同晚报各占市场,优势互补。如果晚报早出,只能变成另一家日报,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更要命的是,把经营多年、牢固占领的下午市场奉手让出,而竞争对手都市报则会改在下午出版。日报与都市报本是一家人,它们联手夹击,晚报丢失下午市场又占不了上午市场,无疑是“丢了夫人又折兵”。
这一段论述,说得十分到位。
其次,总编辑还应该为每一部门,每一版块正确定位,使其各司其职,各扬特色。头版应该怎么办?蔡旭根据自己的研究、考证和经验,提出晚报头版“五个一”的主张。他说:
“五个一”,即每天头版应该做到:一个好头条,一个“倒头条”,一篇小评论,一幅大照片,一组短消息。
一个好头条。好头条应具备新鲜性、重要性。一般来说,国内外重大新闻,本省(尤其是本市)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会议可作头条。此外,应特别注意选择有重大新闻价值、会引起读者特别关注、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作为头条。
一个“倒头条”。在头版右下角,即头条的对角线位置,设立“倒头条”,刊登社会新闻,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类稿件,该是本报首创。这是晚报特色,更是本报特色,每天都不能少。
一篇小评论。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小题小作,生动活泼的小评论,也是晚报的特产。
一幅大照片。不仅要求一幅照片,而是一幅大照片。一幅为主,多幅为辅,有大有小,版面就活了。
一组短消息。短消息的主要好处有二,一是增加信息量,二是活跃版面。
对头版的“五个一”,每天都应力求达标,至少都要做到三四个。如在此标准以下,就应视为不合格版面了。
再次,总编辑要胸有全局,把握整体,运筹帷幄,沉着自若。报业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局势大变,竞争激烈。对此,蔡旭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把所有的媒体都召唤到了赛场。不管愿意与否,不管主动被动,都得应战,都得参赛。化被动为主动,积小胜为大胜,是各报的共同策略。遭遇战,突袭战,拉锯战,争夺战,阵地战,以至大大小小的战役,是各家报纸以及老记老编以至老总们的策划能力、采掘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编排能力的大比拼。
在这种异常激烈的市场拼搏态势下,作为总编,蔡旭正确决策,提出要以新闻决胜,他说:
新闻本身的改进成了提高质量的关键。改进获取新闻的渠道与方式,改进评判新闻的眼光与标准,改进写作新闻的手法与技巧,改进编排新闻的规范与流程等等。竞争也是一种机遇,逼人的形势也培养人,造就人。报业大战激发了人们的竞争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促进了报坛的精彩纷呈与人才辈出。
为此,他提出新闻要强调原创性,增强权威性,加大纵深性,提高时效性。他说,原创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有我特,人有我优。原创新闻比独家新闻范畴更广,它还包括:非独家新闻的独家见解,非独家新闻的独家发现,非独家新闻的独家编排。这些,正是一家报纸做出特色,形成风格,造成优势的潜力所在。
要做到上述三方面的要求,总编辑不能光说不练,而要身先士卒,拼杀在前。一个只会运筹帷幄,不能决胜千里的领导人,是无法在新闻竞争中取胜的。蔡旭这个总编辑做得很辛苦,我们从《海口晚报》一个新栏目名称的命名,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对此,他有一段详尽的回顾:
本报要组织一个反映市民生活的“系统工程”,先有了策划方案,又作了广泛发动,受到了几乎全报采编人员的支持和欢迎。于是,给这个新专栏一个贴切的名称,便成了当务之急。
这一专栏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又要新鲜,醒目,吸引人,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个栏名被提了出来,又一个个被否定了。
开始暂名为《海口人过日子》,不准确,被一致否定了。
《椰城万花筒》、《椰城面面观》,是这么个意思,但太俗,也太熟。
《今日椰城》,缺社会新闻的特点,而且此名好像电视台用过了。
《七彩椰城》,但有时会登有阴暗面的稿纸,谈不上“彩”。叫《七色椰城》,似乎好了点,可列入候选之列。
《今日海口人》,会被误以为只写人物。
《椰城百姓家》,易被误为只写家庭。
《海口视点》、《海口观察》,这是述评性栏目。
《平视海口》、《多维海口》,读者不易理解,有距离。
后来,我综合众人的意见,提出了个《椰城新故事》。此名有新闻性,有社会性,也有地域性。
有人认为叫“故事”不理想,不如加一个字,叫《椰城新闻故事》,但“新闻故事”框死了一种新闻体裁,排斥了消息、通讯、特写、图片,且6个字念起来节奏感差,不响亮。
又有人提议《椰城视窗》。我豁然开朗,说,加一个新字,强调新闻性。《椰城新视窗》得到了肯定。“视窗”既有窗口、视点之意,又是互联网上一个流行的新词,有新潮感。众人认为,栏名上同时打英汉两种文字,更显时兴。
尽管不无可挑剔之处,毕竟是个相对较好的选择。且时不等人,明天就要推出这个栏目了。该拍板时就拍板:就是它了!
这个新栏目名字的诞生,向我们说明:
什么叫字斟句酌,
什么叫字字珠玑,
什么叫呕心沥血,
什么叫总编辑的辛苦和智慧。
现在,相当一批总编辑心安理得地在那里当新闻官。他们也很辛苦,辛苦什么呢?搞关系,泡饭局,吹大牛,说套话。对比一下《海口晚报》的这位老总,这些人是应该脸红的。
蔡旭是一位不辞辛苦,热爱文字工作的人。他是一位作家,已出版十几本社会反响很不错的散文和散文诗集子。但他认为,总结新闻工作经验教训的论文集才是自己的“岗位成果”。因为这些集子中,记录了许多欢乐和艰辛,有着不少从具体个案中引出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编辑记者,都有助于优化理论素养,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具体操作。所以这些年的总编任上,他一直没有停止写作。他是新闻学探索方面的有心人。在新闻小评论写作方面,他出版了《小发议论》、《小题小作》,计划过几年再出《小而言之》,完成他的新闻小评论集“三部曲”。体育评论集《绿茵小语》已问世多年,现在又出版这本《晚报小札》。他的“小字辈文丛”已洋洋大观。他说,这些“小字辈”,“小”只是其表,更重要的是其里,能不能做到小中见大,小中见深,小中见精?“这乃我所欲也”。
以自己的“岗位成果”引导、鼓励自己的同事奋力拼搏,在蔡旭看来,也是一个总编辑的责任。
我曾经两次赴海南拜访《海口晚报》社。第一次是1989年3月下旬,我陪同甘惜分教授去海南作新闻体制调研。那时,晚报初创,编辑部设在一个江叉边的小楼里,蔡旭为副总编。我们毕业分手20年初见,但苦于没有闲暇细叙,他太忙了。这次读到由他挥笔写就的晚报发刊词(1988.10.18):“它是在热风热土掀起改革热潮,椰曲海韵吹送开放欢歌的情况下诞生的。”为他的操劳作了很好的解释。第二次是今年春节前夕,我和夫人到海南学习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经验而登《海口晚报》大门。说是大门,名副其实。晚报盖了一个大厦,“蔡总”的办公室在最高层,相当气派。不变的是,他依然那样忙碌。从小楼到大厦,这里有蔡旭的一分辛勤、智慧和能力方面的贡献。在他看来,不断地为自己同事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增加福利待遇,是总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
辛巳年三伏于北京塔院迎春园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