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开展研究。 方法 选取数名临床带教老师和访谈专家,通过查询文献、深入访谈和咨询问卷,确定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结果 确立了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40项评价指标,其中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9例三级指标。结论 全面的、科学的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以全方面的体现出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实用的教学管理工具。
关键词:教学能力;带教老师;教学医院;评价体系
在教学医院中,其教育方式以基础理论为前提,通过结合临床实践开展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医学人才。然而,要想有效的开展计划,带教老师是不可或缺的。专业知识全面、教学技能精湛的带教老师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教育教学等领域而言,科学合理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是全面发挥带教老师作用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于医学教育[1]。因此,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帮助医院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的10名临床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专家访谈。抽选标准:学历需本科以上,且临床带教经验10年以上;职称在副高以上;在年度考核中,其考核成绩为优秀。选择内科、外科已经教学管理人员等8名访谈专家。本次研究于2017年8月全面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询文献,分析教学能力的特性、确定教学能力的概念和界定教学能力的基础内容,以及归纳教学能力的标准。然后对抽选抽来的10名资深临床带教老师开展专家访谈,相关工作人员对访谈内容和访谈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并且进行归纳,总结出评定教学能力的关键词条。最后以查阅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开展咨询问卷,结果问卷结果和专家小组最后讨论结果,求同存异,确立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其中,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咨询专家和利用层次分析加权法确定。
2结果
确立了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42项评价指标,其中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对于各项指标,通过计算其重要性得分的算术平均值,确定其单层权重。一级指标包括认知能力、思想道德和带教能力三项,其中,带教能力权重最大,占比0.3408,认知能力次之,占比0.3324,思想道德最小,占比0.3268。
3讨论
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不同于医学院校,主要侧重于各专业医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的临床实践能力。在教学医院中,带教老师是学生们的引导者,扮演着教学和临床实践的双重角色。为了保证教学医院的教学质量,最大程度的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需要严格遴选出教学能力出众的带教老师。但是对于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难以开展量化考核,因此需要构建全面、准确的教学能力评价体系[2]。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专家小组谈论、问卷调查、层次分析加权等一系列的方法,确立了全面、科学的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并且客观、合理的计算出了各项指标的权重。该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以全方面的体现出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实用的教学管理工具。在后续临床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采用,可达到对该部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样存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唐洪,李青莉,卢泳.教学医院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7):59-62.
[2]王贞慧. 本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编制与核心能力评价[D].山东大学,2013.
论文作者:刘政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能力论文; 老师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指标论文; 医院论文; 权重论文; 专家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