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赵嫦姣

解放军第163医院 湖南长沙 413000

【摘 要】目的 研究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1.1 ~2014.1本院接收的脑动脉瘤患者100例,根据其破裂后再出血情况的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高危因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死亡28例,其余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经对比分析后,确定可能会造成脑动脉瘤破裂发生再出血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用力排便、高血压、情绪起伏、重体力劳动、过早移动或下地活动、抽烟、咳嗽。其高危因素的比较上χ2分别为29.0469,10.4137,18.8571,10.0852,50.1344,15.8400,15.3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析脑动脉瘤患者破裂后再出血高危因素具可预测性;对此进行积极有效的措施,可使危险性降低。

【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高危因素;护理对策

脑动脉瘤多以脑动脉管局部的先天性缺陷或腔内压力增高为基础造成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过去称之为先天性脑动脉瘤,王慧,李芳,李露芳等[1]研究表明先天性脑动脉瘤占脑动脉瘤的65%~80%。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均高达80%以上;并且自行破裂再出血一般发生在劈裂后24h内,危险期最长能够持续15天,再出血机率达20%以上[2]。笔者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动脉瘤患者的破裂后出血的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具体结果进行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取本院2011.1~2014.1期间接收的脑动脉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破裂后出血情况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破裂后再出血的为观察组,破裂后未出血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5.3±20.6)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20例;病程1~18年,平均病程(12.1±3.6)年;发病时间为0.2~1.6h,平均(1.1±0.4)h;对照组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2±18.8)岁;男性患者28女性22例;病程2~15,平均病程(11.2±3.4)年;发病时间为0.5~1.5h,平均(1.0±0.5)h。患者出现①头剧烈疼痛及呕吐,颈强直,克氏征(+);②意识障碍甚至昏迷;③26例劳累或情绪起伏较大后发病,14例无明显诱因发病,10例患者在睡眠中发病[3]。所有患者行CT检查,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可能。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上详见表1。

注:所有资料的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标准[4]:患者治疗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等;意识发生障碍甚至昏迷;眼底出血;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示:出血范围扩大,情况加重。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出血部位,范围以及出血量。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其他情况行保守治疗[5]。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排便、活动情况等进行观察记录,并保持生命体征监测,记录血压、心率以及内分泌等。通过对两组患者此类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可能引发再出血的高危因素;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1.3.2护理方法 按患者病情不同实施不同护理。①对于情绪起伏过大者出现再出血情况进行有效统计,护理人员每天与患者进行一次沟通[6];同时耐心的进行辅导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防止不利因素出现。对患者讲解临床疗效以及护理全面性等相关内容,通过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治愈率增高;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家属多进行沟通,对患者容易情绪激动的问题告知患者家属,并嘱咐其尽量不进行病情谈论;护理的同时注意患者平静心态的保持。②对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需实施药物干预,并嘱咐患者按时按量的服用降压药,护理人员每天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同时观察其血压是否保持平稳的水平,有无忽高忽低的状态;如果有异常出现则及时的同其主管医生沟通交流,以便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③进行患者排便宣教,同时使其排便保持通畅,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并鼓励其通过食物摄取改善排便的情况;多进行富含纤维、易消化食物,记录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同时使患者与患者家属了解用力排便所导致的危害,从而认识到排便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床上排便,让其适应卧床排便,使不必要下床活动减少;④嘱咐其保持卧床休息,尽量不进行重体力劳动,同时限制患者探视的次数,避免患者体力的消耗,防止劳累过度。⑤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病房干净、以及环境的安静舒适;⑥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嘱咐其戒烟戒酒,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严密观察,对于有再出血倾向者,护理人员需即刻告知主管医生,同时进行相关的检查与治疗;对患者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告知医生患者病情,并根据其病情给药,患者需要按医嘱服药。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100例患者中,28(28%)例患者由于病情过重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好转。

2.2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后,确定其中7项可能会造成脑动脉瘤破裂后再次出血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重体力劳动、过用力排便、高血压、情绪起伏、早移动或下地活动、抽烟以及咳嗽。具体分析见表2。

注:两组患者在高危危险因素的比较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内动脉瘤破裂对人类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在脑动脉瘤出现破裂后再次出血,其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邝惠兴[7]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通过及时的诊断与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痊愈。因此患者早期检查,对其病情的确诊,实施有效的措施并防护,可使其治愈率提高。脑动脉瘤好发于颅内颈内动脉段以及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发生自发性的出血。有资料显示,脑动脉瘤破裂后首次出血死亡机率约为20%~30%,而再出血则约为60%~70%[8]。

本研究结果发现:100例出现脑血管动脉瘤破裂再次出血原因,如情绪起伏、用力排便、高血压、过早移动或下地活动、重体力劳动、抽烟以及咳嗽等,都会致使蛛网膜下腔发生出血。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是主要的原因,由于患者血压升高容易造成脑动脉瘤包膜上腔壁压力的增大,使得患者出现再出血;②用力排便与进行重体力劳动会可使其腹内压增高,从而改变血压和心率,发生再次出血;③出现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机体组织纤维的固力降低,因相互间连接不牢固,如果过早的活动或者用力,机体机制易遭受损害,使得凝血状态产生变化,从而引起再出血;④因外界的诱因使患者情绪的起伏多大,会造成患者的内分泌紊乱,从而使其抵抗力降低,血管发生收缩或者痉挛,从而诱发蛛网膜下腔发生出血;⑤患者咳嗽可使血压、颅内压瞬间出现升高,血液的流速加快,使脑动脉壁出现瞬时冲击同时突破动脉瘤壁,导致出血。⑥除客观因素,如性别、年龄、动脉瘤位置,大小、数目之外,Zhang,X.,Long,X.-A.,Luo,B.以及Lindner SH,Bor AS,Rinkel GJ[9-10]等研究表明,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跟脑动脉瘤破裂密切相关;本组调查研究中,观察组35(7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吸烟史,对照组有15(30%)例,与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在治疗和护理10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过程中,及时、正确、全面和积极推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预防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是极为重要的。通过本组研究发现,造成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具有可预测性,能够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再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用力排便、过早移动或下地活动、高血压、情绪起伏、重体力劳动、抽烟以及咳嗽等多种高危因素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针对可引发患者发生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同时注意医患沟通困难问题的解决;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应进行积极有效的降压措施,同时保持其血压的稳定;对患者实施宣教,保持其排便的通畅;嘱家属及患者注意患者的卧床休息,减少下床活动,禁止进行重体力活动,同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改正不良习惯,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综上所述,对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发生再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预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为临床上提供了新的参照。

参考文献:

[1]王慧,李芳,李露芳等.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2):63.

[2]田丹丹,田芳芳.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35):3259.

[3]李京珍,刘慧玲,李存荣等.多元智能理论在脑出血病人术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4):1258-1259.

[4]申娟茹,李俊玲.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血压动态观察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13,27(28):3155-3156.

[5]李红,冯桂萍,冯春等.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314.

[6]陈瑜,吴雪洁,游俊莉等.蛛网膜下隙出血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74-75.

[7]邝惠兴.DSA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10):233-234.

[8]Wu,Y.-F.,Yang,P.-F.,Shen,J.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hemodynamic effects of flow diverters on wide-necked and narrow-necked cerebral aneurysms[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2,19(11):1520-1524.

[9]Zhang,X.,Long,X.-A.,Luo,B.et al.Factors responsible for poor outcome after intraprocedural rerupture of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n 18 cases[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1):e77-e85.

[10]Lindner SH,Bor AS,Rinkel GJ et al.Differences in risk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site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J].Journal of Neurology,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2010,81(1):116-118.

论文作者:赵嫦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赵嫦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