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化建设论文,中国农业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近12亿人口中,农民占80%左右,农业产值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现代化进程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国4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80年代,我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撑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全中国人民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90年代,农业继续作为基础产业,要支撑国民生产总值在199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生活中,农业肩负着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为此,如何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是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下面从六个方面谈谈大家共同关心的90年代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
1 我国农业的形势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多年的实践证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整个社会就比较稳定,改革和发展就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进。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既有紧迫性,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总的运行基本正常。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多次会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了重要部署,相继出台了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延长土地承包期限、提高粮棉收购价格、支持粮棉主产区发展经济、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抓好城镇“菜篮子”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受到重视,“菜篮子”产品、乡镇企业增长较快,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快于去年。今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120多亿斤,比大丰收的1993年减产40亿斤左右,如果下半年气候无大的异常,全年粮食总产可接近去年水平;棉花面积恢复到8100多万亩,总产可达8000万担左右,比去年增加600多万亩,油菜籽总产量预计可达680万吨。除粮食播面比1993年减少1200万亩左右外,棉花和油菜播种面积都比上年增加600万亩以上。今年一季度肉类、水产品、蔬菜生产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肉类增长12%,水产品增长20%,主要大城市郊区春、夏菜增长12%。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亏损面扩大,今年1-4月份全国乡村工业实现产值66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而亏损面为16%。农民人均收入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增长较快。农村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还存在一些隐忧和问题,影响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农用生产资料尤其是化肥货缺价高,供应偏紧(国务院八月下旬专门召开会议,加强宏观调控,整顿流通秩序,规范农资市场,情况将会好转)。二是畜牧业尤其养猪比较效益下降,随着粮食市场价格上涨,饲料价格迅速上升,使畜牧业生产效益下降。三是乡镇企业税赋加重,效益增幅下降。四是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被削弱的状况没有明显好转。五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损失较重。
今年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为各项重大改革措施顺利实施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具体的就是确保粮食、棉花、蔬菜种植面积,提高粮棉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控制价格上涨,积极推广农业适用科学技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国家要掌握充足粮源,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增加农业投入,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妥善解决农村热点问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十分明确,只要切实落实。可以肯定,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2 认清中国国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
2.1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赤道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20-50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带,72%的地区为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少量热带。全国年平均降水量630毫米。山地占国土面积的69%,平地占31%。现有耕地约1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森林面积1.3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3.9%。草地面积4亿公顷。内陆水域1800万公顷。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相当丰富,但土地、耕地、草地、森林及水等主要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是相对不足的,而且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全国大致可划分为十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区,十大农业区包括东北区(我国商品粮、大豆、木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内蒙及长城沿线区(农牧兼营区)、黄淮海地区(粮、棉生产地)、黄土高原区(旱杂粮生产区)、长江中下游区(农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地区)、西南区(亚热带山地丘陵农林生产基地)、华南区(热带作物主产区)、甘新区(依靠灌溉的沃洲农业和荒漠放牧地区)、青藏区(重要的牧区和林区)和海洋水产区。这些农业区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且有继续扩大之势。
2.2 人多耕地少,人均占有量低,但耕地仍有很大增产潜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快的增长速度,是我国人口的基本态势。建国40多年来平均每年增加1460万人,全国人口增长1.11倍,而农村人口比重仅下降1个百分点。目前近9亿人口留在农村,且呈继续增长趋势。人口素质提高较慢。另一方面,我国人民全部生活资料中,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占85%,80%的穿着问题主要靠农业提供原料来解决。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近10年来,每年减少600-700万亩。最近几年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综合措施,急剧减少的势头虽然得到初步控制,但每年仍趋于减少。世界人均耕地4.2亩,我国不足1.3亩,长期承受着以较少耕地养活较多人口的沉重压力。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还有较大发展潜力,全国有中低产田8.4亿亩,接近耕地的60%。目前,虽然全国粮食亩产已提高到250多公斤的水平,但从土壤理化性状、改造中低产田的条件以及其它光、温等自然资源来看,我国单产水平仍有较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南、北方都已总结出大面积吨粮田的经验,说明我国耕地还有相当大的增产潜力。
2.3 新耕地资源开发难度大,但随着科技水平等条件的变化,仍可为我国人民提供一定的食物与其它原料
我国现有可利用的草地43亿亩,其中,北方可利用草地34亿亩,南方宜牧草山草坡7亿亩;宜林荒山荒坡10多亿亩,森林面积18.7亿亩。还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2亿亩,可造林的荒山约13亿亩,可养殖的水面约1亿亩。只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到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即可以开发利用相当一部分新耕地资源,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
2.4 农业经济基础及基本设施比较薄弱,但已形成了一定的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目前全国农业人均农业产值和农业固定资产分别只有100多美元,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谷物为1200公斤,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但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比,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却提高很多。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1380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为665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2%。1993年农业机械总动力3.18亿千瓦,比1978年的1.18亿千瓦增长169.5%。大中型拖拉机72万台,比1978年的55.7万台增长29.3%。排灌动力机械7545万千瓦,比1978年的4823万千瓦增长56.4%。化肥施用量3000万吨(有效成份),比1978年的884万吨增长239.4%。农村用电1253亿度,比1978年的253.1亿度增长395%。此外,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40多年来初步治理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修建水库8.6万多座,农田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5%以上,盐碱地有60%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经过改造的红黄壤累计近1亿亩。这些都反映了我国的农业技术改造和物质装备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5 从资源状况看,扩大外延虽有一定潜力,但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挖掘内涵潜力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只能走以挖掘资源潜力为主,拓宽产业领域与提高效益结合,以提高效益为主的道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看,奋斗目标是要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也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以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为强大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上来,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资金不充裕,还处在向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之中,显然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以最经济有效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以较少的人均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以最科学的方法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正确道路。
总的来说,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等。全国认识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我们选择适宜的农业发展战略,顺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
3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强大动力
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看,新科学理论的提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领域的开拓,在发展生产力中显示了无比强大的推动力量。1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创立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农业施用化肥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成为1850-1950年10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主要因素。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奠定的植物杂种优势理论,导致农作物杂交技术广泛应用,使美国从30年代开始广泛种植杂交玉米,50年代育成杂交高粱,70年代杂交水稻在我国突破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德国科学家哈伯兰德等确立的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使一些科学家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完整的植株,从而在60年代后逐步发展起来了试管植物。本世纪初叶以来,科学家先后研制出畜禽疫苗、维生素、抗生素等,使畜禽饲养和防疫技术大发展,世界畜牧业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如30年代1头小牛达到屠宰重量要两年半,而现在只要经过半年多肥育就行了,1只肉鸡过去长到1.5-2公斤要8-10个月,而现在不到两个月就行。可见,科技进步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已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有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并不充裕和区域差异较大的情况,要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有一个较长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无论是科学化,还是商品化、集约化,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紧密依靠科技进步是必由之路。
我国农业科技研究工作,近10多年来出现了新局面,取得农业科技成果2.5万多项,“六五”和“七五”期间获部级以上奖励的成果就达2945项,这些成果一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一部分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的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为促进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农作物品种改良研究方面,通过对杂交理论研究,在1973年实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使每亩产量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50公斤,累计推广近20亿亩,增产稻谷近千亿公斤,杂交玉米年推广面积2.6亿亩,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80%以上。农作物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如小麦叶龄指标促控管理,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已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从1982年开始,在水稻、玉米、棉花、花生、蔬菜、西瓜、甘蔗栽培方面广泛使用,到1990年累计推广2.5亿亩,增加产值100多亿元。畜禽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方面,选育出19个优良品种(系),由于技术改造和结构改善,使畜禽业的产出持续高速增长。养殖业由于推广优良品种加工配合饲料,使我国人均年禽肉和鲜蛋消费量分别由1980年的0.80公斤和2.27公斤增加到1992年的2.31公斤和7.75公斤,鱼类及对虾人工孵化等水产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使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有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的动物性食品比10年前有显著增加。区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的研究取得突破,直接促使国家作出了进行区域综合开发的重大决策,“七五”期间,仅黄淮海平原等区域中低产田综合开发治理,就带动了3亿亩中低产田的改造,12个综合治理试验区累计增产粮食20亿公斤,棉花10亿公斤,增产效益34亿元。到目前为止,由于科技进步,农业增产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达到了30%左右,我国土地产出率已比1952年提高2倍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多。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与农业科技的进步休戚相关,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这种依靠程度愈加紧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科学技术必将是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 90年代世界农村与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4.1 90年代世界农业与农村发展新动向
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间农业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家和地区间的贫富差距,据FAO1991年年鉴资料,占世界总人口23%和总陆地利用面积42%的发达国家,每个农民平均所生产的食物、纤维和其它农产品能养活26.1人。且有大量农产品供出口,而占世界总人口77%和总陆地利用面积58%的发展中国家,每个农民平均所生产的食物、纤维和其它农产品仅够养活3.9人,且要进口大量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差距十分明显。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努力振兴农业,以逐步缩小这种差距,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为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在设法从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财政手续上努力改善农业现状。总的看来,90年代世界农村发展出现了十分方面的新动向。
(1)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化的优质、高效农业,增加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努力增加农业经营者的净收入。
(2)永续利用农业资源是90年代世界农业资源利用的主流,而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持续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则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为永续利用农业资源,把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有机结合为特点的“持续农业”战略构想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正在深入研究并实施这种构想。
(3)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都在改革现有农业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包括国内农村市场和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农村市场体系,各国政府从保护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出发,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都通过关税和非税关两种手段对本国农业实行保护政策。
(4)发展新型的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先考虑摆脱农村贫困问题,逐步开发落后地区的农业,促使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距逐步缩小以至消灭,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均衡发展的有机整体,加快农业发展。
(5)加强农村社会发展和公共事业的管理,重视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为农业和农村提供经常性、多方位的服务,支持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6)积极兴建各类农业基础设施,推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协调发展,提供农村综合发展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这已成为比较普遍的做法。
(7)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扩大农户或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从组织上支持和确保规模经营效益的提高。这种发展趋势不受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是90年代世界性的总趋势。
(8)各国政府通过掌握食物消费趋势,分析食物供需潜力、障碍和前景,制定食物生产和食物安全保障政策,着力建立本国的有效供给的农村食物生产体系,以保证国家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9)加强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包括建立共同市场,促进农产品贸易、加强食物安全程度、农业投入物的生产与分配、加工农产品的供应与销售、农业科研、教育与培训、技术设备等领域的经济与技术合作。
(10)在国家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方面也已成为全世界的普遍动向。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问题。大家知道,世界环境与资源的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在农业领域中则越来越强调持续性农业发展,即重视防止农林牧渔的环境退化,并努力争取更加符合持续发展和对环境无害的要求。1991年4月在荷兰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与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丹波宣言”,提出这一新概念的定义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发展,这种持续的农业能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维持得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持续农业并不是一项具体的农业措施,而是一种长远、全面的农业发展战略体系,以此为目标和内容的持续农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倡导和深入研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和关注。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我国的国情、国力出发,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走“调整优化农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资源节约型”、“生产经营集约化”和“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控制人口,提高素质”、“防止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从而达到提高土地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的目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和过程,它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提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努力做到:
(1)继承传统技术和发展高新技术结合
进一步依靠科学进步,以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与吸收现代高新科技,以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互相补充为基础,逐步建立起人-技-物相匹配,科技、推广、生产、消费环环扣紧的良性运行机制,把各种农业持久性要素系统地组合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网络体系。
(2)发展多种经济结构和多种经营模式结合
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有丘陵、山区、平原、水域、滩涂的;有国营、集体和个体的;有大型、中型和小型的;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以至寒温带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其中以沿海、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较快,因此,“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将呈现多种类型的格局。
(3)实行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结合
逐步发展技术、资金密集型,综合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平面开发与立体开发相结合,形成各种物质投入和土、水、光、气、热能源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生产系统,使种养加和农林牧副渔相结合,从而充分利用平面与立体,时间与空间,达到少投入,多产出和持续增长的目的。
(4)振兴农村工业和发展农业结合
乡镇企业与农林牧渔和种养加相结合,实行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和农工商综合经营。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发展,把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培植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投入,从而促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机械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5)提高农民素质和依靠科技进步结合
在拥有9亿农民的广大农村,面对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必须从根本上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依靠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来抓,作为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人是知识、科技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没有现代文化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也就无法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在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中,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科教兴农。
(6)合理利用资源和改善保护生态结合
农业生态系统,从植物群落、动物群落、陆生生物群落到水生生物群落,以至整个生态系统整体,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催化中,走向综合化,从而协调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持续的资源再循环系统,达到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4.2 90年代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
针对当今世界形势,各国都在不断调整本国科技发展战略,一方面适应人口、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在竞争中探索自己的新出路,其中带有普遍意义和最根本的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从宏观发展看有五大趋势。
(1)对传统农业实行技术改造,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手段和现代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推动现代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当前世界农业的一个大趋势。
(2)多学科联合攻关,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现代农业已远远超出单一、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局限性,正在沿着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与农工商综合经营的趋势向前发展。当前世界农业的复杂问题,远非一个学科、一个部门所能解决。必须组织各学科的力量,协调行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3)按照农业特点,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的间隔期日益缩短,技术更新加快,这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农业是以有生命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主要对象的,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生产的季节性。农业科学是涉及生命科学的一个主要领域,在探索和运用动植物和微生物内在活动规律方面,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也更复杂。育成一个农作物良种一般要五六年乃至七八年,而选育一个家畜良种则需要一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时间上,应用比研究一般落后不少年。这就要求针对农业生产的需要,超前安排农业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
(4)各国政府都把农业科技作为一项国家事业来建设。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很小比重,但考虑到农业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各国都在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建立了各自庞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体系,并与农业教育相配合,形成了推动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支柱。
(5)日益重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随着世界范围内农业商品化、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集团之间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
4.3 90年代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六大重点
由于国情不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的农业科学技术重点也各异。面对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今后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总的看来,90年代的发展重点是:
(1)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种质资源是农业的物质基础。由于现有在生产上应用的遗传基础潜力有限,不能适应人类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许多物种又濒临灭绝,近年来各国都在重视生物多样化,强化种质资源的搜索、保存、评价的利用。
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仍将是农业科技的一个发展重点。农作物、畜禽鱼等杂交优势的利用,已在生产上发挥了巨大效益,90年代可望进一步扩大利用范围,并改进其利用途径。常规育种方法作为一个基本手段,在培育高肥、水条件下的集约型品种的同时,将更加注意抗病虫、抗旱、抗盐碱等品种的选育。品质育种,将得到扩大利用。
(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是农业之本,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创造作物生产的最佳条件,是农业科技的一大重点。在土壤培肥方面,尽管有些国家的学者提出“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并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试验,但化肥仍将是不能完全取代的。预计90年代化肥施用量将稳步增长,同时更加着重科学施用方法,提高化肥效率,减少污染。实行轮作,扩种固氮作物和绿肥,利用厩肥、作物残茬、垃圾等有机物,在发展中国家仍将是主要土壤培肥技术。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应用,为减少水土流失,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免耕、少耕法呈扩大利用趋势。
(3)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发展灌溉农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灌溉地上提供的农产品,至少占一半以上。针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以及其它方法的改进,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4)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在现代农业条件下,作物栽培和畜禽水养殖的各个环节,都已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几乎所有操作均已采用机械,一部分生产实现了工厂化,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各种形式的设施农业,如温室、塑料大棚、薄膜覆盖等广泛用于蔬菜、花卉、瓜果等生产。无土栽培等密集型技术已开始实际应用。所有这些,在90年代将进一步发展,并达到更高水平。
(5)改进农产品加工、贮运技术。由于产后加工、贮运不当,不仅造成农产品的惊人的损失,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还不能适应改善人民生活和营养状况的需要。因此,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贮运、包装、销售等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今后农业科技的一个重点。
(6)积极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发展对植物、动物和人类本身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农业是生物技术最有应用前景的一个产业,它意味着一场新的“农业革命”。近十年来,决定水稻、大麦、玉米、大豆等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基因已陆续被分离出来,为作物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花药培养已在40多种植物上获得成功,并育成水稻、小麦等多种作物新品种,大面积用于生产。牛、羊、猪等胚胎移植也已成功,开辟了家畜改良繁育的新路子。在作物病害与畜禽疫病防治、食品加工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好苗头。
5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前景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在本世纪末,国民经济要翻两番,人民生活实现小康,而且要为21世纪初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基础。面对经济、科技发展新形势和世界各国的挑战,我国农业科技也必须确定总体战略目标,采取相应战略措施,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5.1 战略目标、研究重点与任务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应着眼于我国基本国情,着眼于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90年代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必须打好基础,积累必要的后劲,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争取在21世纪赶超世界水平的关键时期。从我国目前研究水平和研究条件及发展趋势看,到本世纪末,主要农业科学技术能够达到80年代初期的世界先进水平,并在若干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将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每年全国大约一共能培育出接近100个具有各种优良性状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某些常规农业技术,如农作物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施肥技术将向程序化、模式化、省工化和实用化发展,并继续对农业生产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到2000年,农业科技要为农业翻番,农村商品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服务。其战略目标是,要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到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上来,逐步降低农业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在人均粮食总产400-425公斤,总产量达到5000-5300亿公斤的基础上,其它经济作物和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使城乡居民每人每年食物供给的热量达到2715千卡,蛋白质73.5克,脂肪56.5克,可以基本上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
在土壤改良、作物多抗性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多熟制种植、高产栽培生物学基础、生物防治、畜禽疫病诊断和防治、淡水养殖等一些优势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种草种树,增加植被覆盖,减轻水土流失,控制耕地,草原退化沙化和环境污染,使农业生态环境不再继续恶化并有初步改善。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重视产品质量;广辟食物来源,改善食物结构;防御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在增加物质投入强度、改善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基础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和理论,以增加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后劲。
这一时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10个方面,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广辟食物来源,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选育作物、畜禽、水产新品种,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牧渔综合增产技术;区域综合开发治理工程技术;农产品贮运、加工、包装和综合利用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技术、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应用基础研究;现代农业宏观经济和科学管理研究等。
大家都很关心制订“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远规划的工作。制定计划和规划,首先要注意:一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规划;二要面向经济发展,要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三是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有所赶,有所不赶”的指示精神,规划要突出重点,这是国情的需要,也是多年的经验总结;四要开门搞规划,在制定规划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听取有关部门、地方、企业的意见,更要认真听取和采纳专家、学者的意见。
根据制定中长期规划的总体部署,规划的重点要放在“九五”计划的制定上,对下个世纪前十年的规划提出一个轮廓,提出发展战略目标、发展的政策和建设和重点。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对那些能通过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规划就应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着重于预测其发展方向,提出引导其健康发展的政策;对那些今后一个时期主要还将由政策来承担的经济活动,要做好较详细的规划。同时,政府承担的经济活动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各部门的工作,共同协调好各自负责计划衔接,克服重复、分散和目标不清的问题。
关于制定中长期科技规划一些思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力量;“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展经济、科技的基本方针;“攀登科技高峰”是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把经济建设进一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以后的第二次战略转移;“科技经济一体化”,是党的十四大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更新任务。这些方针、政策是实现我国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有力保证,是制定我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的指导思想。
全面认识4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历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认识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有利于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正在形成;
-经济发展依靠科学的迫切性日益突出;
-进入国际经济大系统,亟需强化技术创新能力;
-世界科技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经济、社会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变革。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朗,科技在提高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制定全国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要努力做好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相衔接,从国家紧迫需要和长远目标出发,想全局、谋大事,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发展,是“九五”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到2000年构筑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即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现代化研究开发体系。
关于“九五”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初步考虑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资源与环境;(2)植物生物学及提高生产力;(3)动物生物学及提高生产力;(4)主要类型区持续农业;(5)农产品贮运、加工转化增值技术;(6)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7)生物工程技术。
6 90年代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措施
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发布了两个决定,一是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一是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这两个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国90年代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主题。也就是说,通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把农业推向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提供量多质优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并为工业品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和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进而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两大主题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前者为后者的发展提供优质农产品原料,后者为前者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构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特色所在。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在我国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必然趋势。其依据有三:一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处于转型阶段,即温饱向小康,一个极其重要的变化,是人民的吃、穿、住、行都要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食物消费和膳食质量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即自给自足、半自给自足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产品经济是生产多少,分配多少;消费多少,产品是卖方市场。商品经济则相反,产品是买方市场,产品没有质量就有市场,产品不适销对路也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三是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阶段,即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现代农业是科学化、效益型的农业,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相统一的农业,如果继续沿着传统的,单一重数量轻质量的、不顾市场需求和农民比较利益的老路走下去,农业永远跳不出低效益的“穷圈”。所以高产是国情决定的,优质是市场决定的,高效是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向,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可塑性很强的历史机遇,从战略高度重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一要依靠科技进步,主攻提高单产和改进产品质量,使数量上台阶,质量上水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二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三要走种养加相结合的道路,延长产品增值链,拓宽生产领域,使农业步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养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使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2年总产值达1.6万多亿元,几乎和1985年全国社会总产值相等;其中工业总产值1.2万多亿元,和1986年工业总产值相差无几;从业人员突破1亿大关,等于全国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实现利润1500多亿元,国家新增税收入的3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出口创汇200多亿美元,占全国出口产品总额的1/4左右。在国家基本没有投资的情况下,乡镇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主体,成为农村经济的大头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技术等客观条件和思想观念转变程度等主观条件的影响,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呈现明显的区域不平衡发展特征。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中,东、中、西部分别占66.0%、24.7%、9.3%。造成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不同步。1980-1990年,产业结构中,农业份额东部由61.2%下降到36.6%,下降24.6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分别由74.3%、80.3%下降到56.7%、64.7%,分别下降了17.6和16.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今后如不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势必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能否充分利用资金、人才、技术、基地设施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确保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能否充分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村经济迅速起飞,对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这两大主题抓好了,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就会迅猛发展,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就会显著增强,农村市场经济就会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乡镇企业能否加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外部环境的优化,这个外部环境就是有健全的市场体系和有力的宏观调控。我们认为,市场的发育,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政策的正确引导。健全市场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市场结构体系,这就要求不仅要培育农产品商品市场,还要培育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不仅要开放国内市场,还要开拓国际市场;不仅要建立现货交易市场,还要建立期货交易市场。目前急需建立一批规范化的全国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民组织的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是完善市场运行的保障体系,亦即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方面包括修建基础流通设施,添置必要流通设备。“软件”方面包括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市场组织的发育、市场流通秩序的建立以及有关市场法规的建设等。
我国农村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原有体制的一些弊端没有消除,新体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必须及时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风险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在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的情况下,如果完全凭借市场作出宏观决策,极易导致“市场失效”,即由于经济中存在可获信息的不完全性,存在垄断或过度竞争,或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从而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说,在农民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以后,政府能否及时转变职能,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履行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强化宏观调控是引导农民发展商品经济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行政手段上,目前主要防止四种行为的发生和加深,一是超越经济基础构建上层建筑,乱集资、乱摊派,过度增加农民负担,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在短暂的阶段性农产品卖难中,收购农副产品打“白条子”,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借兴办房地产业和兴建工业开发区之名,滥圈、滥占耕地,侵犯集体和农民的产权,破坏和浪费宝贵的耕地资源;四是不执行农用生产资料最高限价,随意涨价,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害农民。为此,在法律手段上,应当狠抓三条:一是实施《农业法》,确保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要防止削弱农业基础地位行为的发生;二是制定《农业合作社法》,构建组织,健全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三是制定《农产品流通法》,消除地区封锁、行业和部门的行政垄断,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流通秩序。在经济手段上,一要协助、监督和协调区域农产品产销合同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搞好区域农产品供需平衡。同时要作好农产品中长期供求以预测工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二要建立大宗农产品储备制度,设立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实施农产品保护价格政策,提高吞吐能力,稳定供求关系和价格,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三是制定产业计划,实行倾斜政策。在价格政策上,要拉开质量差价,实行优质优价、高质高价;在技术政策上,要优先考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高新农业技术的增产增值增效的示范作用;在环境政策上,要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地区、部门、企业和农户在信贷、税收、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和支持。为了保证倾斜政策的顺利操作并有利国家宏观调控,建议政府制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计划”。80年代,政府在发展乡镇企业上制定了“星火计划”;在发展农业上制定了“温饱工程”、“丰收计划”、“绿色食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在改善大中城市居民食物消费上制定了“菜篮子工程”,这些宏观产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时也不妨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
(收稿日期:1994-09-20)
标签:农业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现代农业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