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恩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妇产科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辩证属中医肾阴阳两虚,有腰背疼痛症状的患者且愿意加入临床试验研究,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治疗组:加味二仙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不同阶段后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50%,有效45%,无效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0%,有效75%,无效25%,总有效率75%。结果表明治疗组能够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结论:加味二仙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更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补肾健骨法
【中图分类号】R271.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44-02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是指绝经后短时间内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骨吸收亢进,全身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与绝经有关的代谢性骨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早期没有症状,可逐渐引起身高缩短、驼背、腰椎及胸椎非放射性疼痛,并可发展成病理性脊椎骨折及椎间盘脱出,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该研究运用加味二仙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0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常州市中医医院和妇产医院妇科治疗的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证属中医肾阴阳两虚),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荷兰国际骨质疏松会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及相关文献制定。排除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等疾病所致继发性骨质疏松者。两组的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加味二仙汤加阿仑膦酸钠。方药组成: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天10g,山萸肉10g,熟地黄10g,淮山药10g,炒当归10g,骨碎补10g,怀牛膝10g,杜仲10g,桑寄生10g,黄柏6g,知母6g。每日一剂煎汤分两等份,早晚饭后半小时分服。阿仑膦酸钠剂量为10mg/天,晨起空腹用200ml以上温开水送服,30min内不能平躺和进食,连续服用12周。对照组:使用阿仑膦酸钠剂量为10mg/天,晨起空腹用200ml以上温开水送服,30min内不能平躺和进食,连续服用12周。
1.3 治疗效果评定
显效: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症状明显改善(66.67≤疗效指数<90%);有效: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症状有所改善(33.33 ≤疗效指数<66.67%);无效:受试者在治疗结束后,症状未减轻或加重者(疗效指数<33.33%)。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则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
3.讨论
加味二仙汤是导师常惠主任的经验方,主要功效是补肾壮阳、益髓健骨。加味二仙汤联合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可能有三个方面:①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②调节生殖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并具植物雌激素活性,直接或间接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骨吸收;③保持适度的骨转换,调节平衡骨代谢。以上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调节患者的骨代谢。加味二仙汤中含有熟地、山萸肉、仙茅、仙灵脾等多种补肾中药,研究证明[1],补肾中药具有调节性腺轴的作用,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提高体内雌激素的作用,从而加强成骨作用,具有延缓和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黄艳红等给予绝经后妇女补肾中药片治疗,E0下降,E2升高,血P及桡骨BMD增加。同时补肾健骨中药具植物雌激素样作用,不仅可以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提高卵巢中性激素受体的含量,而且可以提高垂体对下丘脑的反应,改善内分泌调节功能。
该研究表明,加味二仙汤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效果优于阿仑膦酸钠。与西医单一的治疗手段相比,中医治疗从病变的本质出发,是多因素、多层次、多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然而加味二仙汤由13味中药组成,每味中药又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不同有效成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阐释。
【参考文献】
[1]黄艳红.补肾中药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代谢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9):522-524.
论文作者:苏恩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加味论文; 雌激素论文; 作用论文; 疗效论文; 骨质疏松症论文; 阿仑膦酸钠论文; 妇女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