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经营离不开纳税,如何合理的少纳税,成为企业关心的焦点问题。纳税筹划虽然能帮助企业节税,但纳税筹划能否做到对法律的准确把握和取得执法者对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认同,又是否会偏离了企业最大化目标等,都是纳税筹划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纳税筹划 风险 风险控制
税收是国家无偿对企业征收的,存在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但因为国家的导向性等原因,纳税又存在筹划空间。企业要进行纳税筹划,在考虑如何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之前,应先思考纳税筹划的风险有哪些以及如何防范的问题。
一、纳税筹划风险
纳税筹划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因纳税筹划活动风险性因素的存在导致纳税筹划的整体目标偏离税法政策本意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虽然纳税筹划有较强的事前规划性和一定的合法性,但纳税筹划能否做到对法律的准确把握和取得执法者对企业纳税筹划方案的认同,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进行的节税规划在实施时是否会偏离目标等,都是纳税筹划的风险因素。
具体来说,纳税筹划的风险因素可以从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因素和来自企业自身的风险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来自企业外部的纳税筹划风险
(1)经济环境变化风险。企业的纳税事宜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政府为了引导企业发展,适用市场经济需要,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运用税收杠杆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施行财税政策改革或下发新的税收规定,使税收政策处与不断变化之中。政府这种不确定性将会对筹划人员开展纳税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筹划产生较大的风险。所以纳税筹划将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所引致的风险。
(2)税务人员执法风险。即由于税收法律存在不明晰性和各级税务机关在执法时对相关法律或法定程序的理解不同,导致的受理纳税筹划事项有不同的看法,所带来的纳税筹划风险。一方面,我国现有的税收法律、法规层次较多,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众多,不便于全面掌握。另一方面,因为税务机关自由量裁权和解释权的存在,导致同一项筹划,有的税务机关人员觉得是可行的,有的税务机关则认识是企业在非法避税或逃税。
(二) 来自企业自身的纳税筹划风险
(1)企业自身的风险纳税意识。如果企业自身依法纳税意识很强,纳税筹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筹划理财,降低企业涉税费用和风险,实现最合理优化纳税,那么只要筹划人员严格按规进行精心筹划,筹划风险一般不高。但是,有的企业纳税意识淡薄或者对纳税筹划有误解,认为筹划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所谓的 “筹划”尽可能的少缴或不缴税,甚至授意或唆使筹划人员通过非法手段达到少缴税的目的,这本质就变成了偷税,使筹划风险增加。
(2)筹划人员职业道德风险。纳税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影响其工作态度、对风险的判断和筹划事项的最终完成结果。如果纳税筹划人员素质差,对事情不严肃认真,工作得过且过,会导致企业很高的筹划风险,如果纳税筹划人员认真负责,善于思考和沟通,及时学习最新专业知识,就会降低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
(3)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会计核算水平、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既影响可供筹划的涉税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影响筹划筹划方案的成功率。
(4)企业预期经营活动发生变化的风险。即因企业预期经营活动发生改变带来的纳税筹划活动也需要随之改变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纳税筹划是一种预先谋划行为,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系统性,而一旦筹划方案实施就会对依赖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锁定效应”。所以如果企业预期经济活动发生了变化,就会对纳税筹划的效益有较大的影响。
(5)筹划人员的执业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纳税筹划不仅关系企业的自身利益,还涉及国家税收权益,这就要求筹划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不仅要熟悉税收、法律、财会、金融、贸易等相关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判断能力,才能游刃有余的既不损害国家利益,又能保证企业有高质量的筹划方案。
(6)纳税筹划的控制风险。除了筹划人员自身的素质外,企业自身有无健全的纳税筹划风险评估、追踪反馈、系统分析、质量监控和相关操作规程等内控机制规范和制约纳税筹划的实施,也是影响纳税筹划风险的重要因素。
(7)纳税筹划的心理风险。纳税筹划心理风险是指企业会计人员在制定和实施纳税筹划方案过程中,所面临的预期结果不确定所带来的心理风险,从而导致的筹划失败或放弃筹划。一方面,企业要承担涉税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商业信誉及诚信等风险。另一方面,筹划人员自身也要承受筹划风险不确定的精神压力。
二、企业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一) 来自企业外部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1)企业应密切关注经济变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税法政策的变化等内容。在政策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筹划思路,并仔细、反复考量改变的筹划思路的可行性和漏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必要时可咨询税务师事务所或者咨询税务机关,最后敲定真实可行的修改后的筹划方案,这样就可以较好的避免因经济政策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2)面对执法风险,企业如果对纳税筹划方案的是否违法不确定,就要积极的去税务机关咨询有关政策和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取得税务机关认可后,可以避免因税法政策不明确和税务机关一定的量裁权而发生执法风险。并且因为获得税务机关的认同,还可以降低会计人员的心里压力,避免过重的心理负担带来的不良情绪和缺乏信心。
(二)来自企业自身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1)端正纳税筹划意识。企业只有正确的认识纳税筹划本质,才能避免认为少缴税就是纳税筹划目的的这种纳税筹划的片面性。正确的认识纳税筹划,就需要企业自身加强正义感,不因少缴税就表扬,税缴纳的多就批评,而是应该看纳税的准确性,在准确纳税的基础上,就进行适当的表扬或批评,从而增加员工的正义感,端正纳税筹划的意识。如果企业缺乏正义感,一味的追求缴税最少,就会给企业财务人员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能偷税就偷税能漏税就漏税,只要不被税务机关发现就是赚了便宜这种思想。
(2)增强企业纳税风险意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奖励制度,鼓励会计工作人员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国家的相应考试,取得较高的业务理论知识水平,从而更理解纳税筹划的内涵,理智的实施纳税筹划步骤。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尽量为员工提供好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增加对员工的爱岗敬业教育,使员工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热情和职业素质。
(3)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给纳税筹划奠定基础。
(4)筹划方案要切实可靠,思虑周全。企业面对预期经营活动变化的风险,要充分重视,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纳税筹划产生的影响。并且企业还要有健全的纳税筹划风险评估、追踪反馈、系统分析、质量监控和相关操作规程等内控机制规范和制约制度,来帮助纳税筹划有效的实施。
总的来说,只要企业认真的去考虑纳税筹划的风险,积极防范风险,纳税的筹划风险大部分是可控的。如果企业要追求更小的风险或者没有把握做到上述的风险控制策略或者心里没有底,还可以考虑从税务师事务所聘请税务专家来帮助企业制度纳税筹划方案,控制纳税筹划风险,使纳税筹划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军.《纳税筹划》.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
[2]全国联编/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7月
[3]汤贡亮,王君彩.《企业税务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
论文作者:刘康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纳税筹划论文; 风险论文; 企业论文; 税务论文; 人员论文; 方案论文; 机关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