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恒岩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110000
摘要:深基坑支护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其涉及的范围较广,不仅要涉及到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还涉及到岩土力学和水文地质学等。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在城市中深基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深基坑支护的特点和支护结构的选择,并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深基坑支护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问题
1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也在不多增多、发展,这也造成了深基坑支护范围数量的增大。增多。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深基坑支护有着明显的特征,现将这些特征进行表述:深基坑支护随着基坑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的形式备种各样;深基坑施工属于临时工程、施工周期和规模较大,且成本较高;施工条件多变且施工环境极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在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基坑边坡稳定以防止坍塌陷落情况的出现;确保土体变动不会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同时对于深基坑中的积水,可以采取排水截水的方式进行排水,进而保证基坑工程在地下水位以上顺利进行。
2 目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2.1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2.2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2.3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2.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策略
3.1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3.2重视变形观测,并注意及时补救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3.3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岩土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状土。
4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深基坑支护的特殊性,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往往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键。而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技术力量是设计方案能否落实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这样才能在施工时确保各个施工环节、各道施工工序协调有序。业主也要认真审查设计、施工单位,选择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长明.浅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4.
[2]任军民.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4.
[3]李明,刘雪峰.探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科学中国人,2014.
[4]邓新利.浅淡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环球人文地理,2014.
论文作者:赵瑛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深基坑论文; 基坑论文; 结构论文; 工程论文; 岩土论文; 力学论文; 情况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