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观课有感论文_魏臣统 杨平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观课有感论文_魏臣统 杨平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 273300

一、实现了育人生活化

整节课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出发,从一些耳闻目睹的现象入手,选择现实中一些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让其在共同的探究、合作学习中提炼观点、得出结论。

二、贯彻了内容活动化

这节课自始至终贯彻了“内容活动化”原则,克服了单纯知识传授倾向,寓教于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一些小的活动,如实话实说、人物猜猜看等,让学生在参与中真正地体会、认识、感悟交往,同时在活动中还可以分享与别人交往的快乐,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空间。

三、注重课堂的情境化

陈老师通过 巧妙地运用故事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既让学生体验了生活、掌握了知识,又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和趣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老师和女儿的故事。

2.中学生小帅的故事。

3.格蒂和朋友的故事。

陈老师结合所学教材,选择了三个故事,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展示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个人魅力有时候更能感染人。通过课堂上师生关系的表现来看,陈老师在平时应该是和蔼可亲的人,与同学在交往时也是真诚的,如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造就一堂课的精彩不可或缺的因素。

五、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做得比较好。

围绕学习目标,出示了精心设计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学生的阅读要图文结合,边读边思,读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标记。

2.陈老师以活动为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如何去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如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发展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六、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陈老师的课特别真实。

在我们的观摩课教学中很多给人觉得雕琢,事先准备的痕迹太过浓重,在讲课时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准备好、预设好的,而不是适时生成的,虽然按部就班成功地完成了一节看似完整的课堂教学,其实却缺少了真实性,多了几分虚假。听了陈老师的课后,我觉得他做到了真实的教学。首先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那节课,在他的教学中没有一种固定的答案,而是拓展了思维的空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很活跃,生成的答案各式各样,让人找不到雕琢的痕迹,很真实。其次,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好。

2.陈老师的课采用了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学法,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情境的设置应尽量贴近于生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于思考操作,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陈老师的课关注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状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情景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生活化——引发学生思维火花。在思考中感受和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如何去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生活化情景的运用,可以说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值得借鉴。比如小帅的故事,与现实中许多学生的行为一致,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正可谓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使用的词语贴近学生生活,如高富帅、学渣、学霸等,广告词也幽默地穿插在课堂上。这些词语学生平时也在使用,无疑让学生更喜欢这样的课堂。学生在兴趣高涨中得出了结论,形成了自己的正确认知,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点。

3.整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通过师生对话,环环相扣,使学生在轻松的探讨中获得了知识。

教师通过启发,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另外,陈老师的幽默语言让整堂课充满笑声,学生学习的热情、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思品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思维、全面回答问题。

4.陈老师这节课亮点很多,是一节能够让听者回去就可以借鉴操作的好课,能够引起大家共鸣。

陈老师在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各方面的感官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所以课堂气氛的活跃是自然的,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和提升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

思品课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让课堂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思品课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听了陈老师的课,我充分认识到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老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和激励。而学生们的参与也要在相关轻松、活泼、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这样学生们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在学到知识的情况下,大胆地取舍,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通过此次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自觉学习的兴趣。

论文作者:魏臣统 杨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观课有感论文_魏臣统 杨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