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进组织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_社会观念论文

努力推进组织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_社会观念论文

努力推进组织工作观念和方式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织工作论文,观念论文,努力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决定,为组织工作拓宽了新空间、赋予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落实新要求,加强组织部门能力建设,提高组织工作整体水平,关键是解决好组织工作的观念和方式创新问题。

☆ ☆ ☆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研究组织工作的思路和方式,首先应当从解决观念问题入手。

首先,要强化以变应变、不断超越自我、在变化中求发展的创新观念。根据形势、任务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思想观念,使思想认识、思想方法与时代合拍、与发展同步,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不断深化对组织工作内在规律的把握,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否定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对组织工作来说,树立创新观念,始终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些年,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各地作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还不能说有根本性的突破,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观念问题应该是—个主要原因。

其次,要强化把组织工作融入整个社会、使组织工作与社会互动发展的开放观念。任何社会组织都不会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壮大也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内循环过程,而需要在与其他组织的互动中实现。组织部门也是这样,如果抛开社会的大环境,关起门来,自我封闭,就难免陷入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小圈子”,工作也不可能做好。必须破除封闭状态和神秘色彩,以开放的思维去分析,以开放的精神去开拓,以开放的举措去推进,在与社会互动中实现协调发展。

第三,要强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本观念。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才能发展,和谐才能稳定。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的实质是民主社会中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一种上下互动,其基础是建立在个人心情舒畅基础上的统一意志,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存在人的能力和积极性缺乏的问题,如果说缺乏,那只可能缺乏使人的能力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机制和环境。组织部门是做人的工作的,应该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激活每一个干部的思想、挖掘每一个干部的潜能、规范每一个干部的行为,让每一个干部舒畅地工作、健康地成长、不断地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把各项工作都体现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

第四,要强化一切从实际出发,说真话、办实事的求实观念。求真务实是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也是对组织工作的本质要求。我们讲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求实也就没有公道正派,从这个意义上说,求实也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组织工作只有建立在求实基础之上,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模范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用人上敢于坚持原则、主持公道;在决策上,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走群众路线。如果脱离客观现实,不考虑干部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一味地热衷搞活动、追求轰动效应,不会有好的效果,有时甚至适得其反。组织部门不仅要做到自身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更重要的是要敢于为讲真话的干部撑腰,敢于使用讲真话的干部,不让讲真话的干部吃亏,不让欺下瞒上、弄虚作假、吹吹拍拍的人钻了空子、沾了便宜。

☆ ☆ ☆

组织工作的方式是党的领导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工作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不仅是党的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组织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前,组织工作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我们应当主动适应这个动态过程,适应条件、环境和任务的变化,以方式的创新推动组织工作的整体创新。

一要正确处理民主与公开的关系,在加大工作透明度上创新方式。四中全会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民主公开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组织工作开放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对组织工作的内在要求。民主与公开两者密不可分,民主是公开的方向,公开是实现民主的手段。民主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民主氛围不够浓、干部群众民主素质不够高、民主发育程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采取以公开的方式带动民主,是当前发扬民主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没有公开,就没有公正。对组织工作来说,公开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只要把公开真正抓好了,办事公开透明了,许多难题就会随之迎刃而解。我们应当注重运用公开的手段推动组织工作,不论是干部选拔、班子配备、人才培养,还是基层组织建设,都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做到政策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在干部工作中,还应不断提高公开的层次和水平。要正确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该保密的要严格保密,能公开的要尽量公开。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提高选人用人质量、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公开的力度,消除干部工作的神秘色彩和封闭状态,真正落实好党员群众的“四权”。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狠抓各项公开制度的落实,切实解决坚持不始终、推行不广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要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制度,把党的领导过程公开,不断提高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开放度。

二要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推动和谐发展上创新方式。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促进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可以促进内容,但必须服从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组织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变了,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随之而变。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仅是组织工作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在干部工作中,工作对象的基本构成、素质能力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随着体制转轨,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领域和触角在不断扩展。尤其是人的差异变化越来越大,做人的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干部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就很难符合上级的要求,使干部群众满意。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用人的观念、方法、制度和机制,从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才有所展、能有所用,个个都心情舒畅的机制和环境,使干部工作与当今社会相适应,与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

三要正确处理重点与整体的关系,在推进工作突破上创新方式。组织的运行和机器的运转一样,靠的是链条的拉动,在这个链条中总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抓住了这个主要环节,就会一链启动、整盘皆活。组织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善于从解决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紧要性问题入手,善于从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切入,以点撑线,以线促面,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突破。如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抓住了这两级责任人,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牛鼻子。

四要正确处理创新与求实的关系,在增强工作实效上创新方式。创新与求实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创新是求实的手段,求实是创新的本质,坚持两者的内在统一,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组织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和具体体现。创新一定要从基层、从群众中做起,如果不顾基层实际,不注重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对组织工作规律的把握,一味地喊口号、出名堂,一顶帽子套下去,“上下一般粗”,那样的创新,效果不会好。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关键要把创新建立在求实基础之上,使各项改革方案和措施符合客观实际,进一步增强创新的实效性。如在干部教育培训上,一方面要按照四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党政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教育培训体系;另一方面要坚持个性化、差别化、多样化原则,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实际需求出发,灵活设计教育培训形式。

五要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完善长效机制上创新方式。社会发展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创新方式,不仅要解决眼前问题,也要面对未来,把好传统、好方式、好方法,上升为规范,建立制度,形成机制,使其发挥长效作用。四中全会作出的各项工作部署,无一不贯穿和体现着制度建设的内容。组织部门在抓制度建设中,一要把握制度建设的出发点。要把建立制度的出发点,放在对人的认识上,放在让素质高的人减少失误、让素质差的人办不成坏事上,不能把制度全部建立在设想每个人都具有优良道德的基础上。二要把握制度建设的重点。组织部门制度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对干部权力的约束上。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一个突出难题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太大,对权力的监督约束软弱无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干部的素质和觉悟,制度的威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三要注重程序。程序是制度的保证,没有程序,制度就要落空。我们工作中有许多好的制度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程序作保证。因此,在抓制度建设中,一定要把程序制定好、执行好、落实好。

标签:;  ;  ;  ;  

努力推进组织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_社会观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