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记录事业单位成立、发展、职能演变以及单位文化、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等多项功能。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从档案管理层面,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与迅速成长。
关键词:大数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
引言: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人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各项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对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档案管理也成了所有发展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不是十分的重视,可以说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单位的档案收集、归档、整理、保管、利用、信息化等工作才刚刚开始,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需要,所以新时期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文章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新情况
(一)人才流动频繁
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事业单位,人员已经在大部分单位已经摆脱了“铁饭碗”,人才流通日益频繁,老员工离职和新员工上岗成为常规现象。在基层各单位,因人少事多,一人多岗的现象普通存在。各单位档案专兼职档案员能相对固定和长期从事档案工作的极少,加上近几年来档案整理、保管等新知识和新技术正在向基层推广,能够经常参加培训并掌握档案新知识的人员少。因人员流动等因素给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新局面。
(二)档案使用多样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等人才聘任工作,岗位竞争与测评等人事考核工作,还是在岗培训等人才培养工作,都与档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事业单位承担着大理的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职能,新时期社会实施“以人为本”战略,重点在档案资源建设上有普遍改进,提倡全面完善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许多事业单位涉及人民群众的档案、人民群众需要利用的档案、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的档案,有些档案还被选进国家基本档案目录。但现实中有些单位还没有逐步建立档案资源保管体系,更不谈档案的利用等工作了。而部分单位的档案利用方面还停留在提供相关的原始资料,与社会迫切需要深度开发档案资源,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一些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因保密、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而延误的档案的利用,这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三)大数据时代到来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事业单位纸质、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相对传统的纸质文件,日益快速增长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正成为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巨大挑战。而目前在许多基层单位大量电子文件还仅仅是保存在单位单机电脑、服务器上或者数据库中,大量电子文件长期不归档或不能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要求规范归档,不仅使国家失去了重要的档案资源,而且也不利于使用电子档案提高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单位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为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收集、管理、利用和共享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一)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也就是用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代替人工纸笔记录,或者架设单位内部局域网络进行部门间的信息传输。这与本文提到了信息化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应该先从档案的双渠道管理模式入手,也就是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渠道,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与严谨性,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升档案文件的调阅速度,同时通过档案管理的权限设置,防止档案的随意篡改,提升其管理工作质量。此外,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部分档案的共享性及信息传输的及时性,还应该具有数据备份意识,将档案数据传输至网络云端进行备份,这样能够大大提升其使用的快捷高效。
(二)确立科学主动的工作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不光存在于事业单位内容,在只要存在经济活动、人事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而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更为重要,因为事业单位的自身建设不仅关系本身的发展,更加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质量,所以我们不能够仅仅让自己当做档案的被动看守者和清点者,更要把自己当做档案的使用者及控制者,要积极对待档案管理工作,要积极主动的在死的文字里寻找到活得出路,所以必须确立科学主动的工作意识,而这种意识的确立如果仅仅依靠口号和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档案管理具体工作思路和档案具体作用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只有真正明确档案的用途及作用,才有可能在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更为合理的安排。而这种学习活动也不应该仅仅在档案管理人员当中推广,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决策者也应该以身作则加强学习,这样一方面能够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全局控制做出正确引导,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单位内部营造起档案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利用率
首先,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要维护事业单位的长期持续发展和大部分员工的切身利益。各项制度的制定、贯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建立适用的档案制度。其次还应该具备灵活机动的特点,以便在工作中根据发展,进一步完善与创新档案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的是,档案管理机制的完善应该涵盖单位的每一个环节,精确到方方面面,以便于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最后,档案管理必须注重信息的安全与利用。特别是电子档案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和安全管理,要把安全措施纳入到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在兼顾安全的前提下,要积极推进档案的利用,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在线和离线提供利用,通过举办展览、出版书刊等方法深度挖掘档案资源服务社会各界的需求[1]。
(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强化服务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档案管理改革与创新的主体。因此,事业单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一是重视人才引进,针对有学历、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档案管理人才,事业单位应该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进、委以重任,从而优化档案管理队伍结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二是重视人才培养,针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展开在岗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运用先进的理念、知识和技术武装档案管理人员的头脑,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结论
简而言之,新形势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也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手段与新方法。本文在分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原则与新思路。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引起广大同行对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这一话题的关注与讨论、交流沟通,共同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途径与新策略,从而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从档案管理层面,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与迅速成长[2]。
参考文献:
[1]任伟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现代化方式的利用研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
[2]张元智.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6.
论文作者:宋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档案论文; 事业单位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单位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