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邢瑾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邢瑾

邢瑾

郓城县水务局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不仅反映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决定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道路。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对避免农村经济危机,农民的粮食安全和经济收入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农田水利设施兴建方面的发展进程明显,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大幅度促进了粮食增产,也保障了农民收入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国家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也存在丰水区供水量过大但缺水区严重供水不足的缺陷,导致了整体水利工程结构的不甚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水平。

1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已覆盖全国全部农田灌溉面积,为粮食生产产量与生产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需要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及相关配套的水利工程设施,改变传统中常见的灌溉方式,大力推行滴灌、喷灌等先进农作水利技术,改善国内农业生产水平。进入21世纪后,全球环境逐渐恶化,诸如气候变暖、异常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正常发展,导致了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够均衡,部分地区丰水过剩,而部分地区却严重缺水,再加之许多农田水利设施的分布与设置结构不合理,也导致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际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从2009年开始,我国针对全国400个重点县投放30亿元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这一数字也已经增加到700个,它对加强我国病险水库维修加固、优化相关水利配套设施建设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促进作用。就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打集中发展、整体推进路线,某些地区还创新建立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内容。但从统计数据来看,传统相对落后的普通漫灌方式依然被我国大部分农田所使用(超过70%),但全国的灌溉水源利用率却只有45%,整体来看全国还存在排涝标准相对偏低,盐碱地、渍害低产田偏多,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再加上目前国内存在较多水利设施严重老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农田灌溉效率与农业发展进程。

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不足

2.1 资金与人力投入不足

在实际建设发展中,大部分人坚持重点发展经济建设,往往未能足够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政府在大中型工业与商业项目中投入大量资金,从而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没有充足资金,因此水利基础设施的购买及安装得不到支持。因此,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另外,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农业建设人员匮乏,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未能对水利设施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设施建设情况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2 排查管理工作不到位

目前,多数传统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间较为长久,并且在设施维护方面只是给予简单修补,未能进行全面性、彻底性的排查,致使农田水利设施出现老化现象,浪费了水资源;有的水利设施出现严重的故障或是坏掉,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2.3 设施的管理设计结构不合理

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过程中,科学的设施管理体系应全面贯彻于水利设施的使用及后期维护中。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水利设施缺乏有效管理。首先,从农田水利设施前期建设来看,在监督与管理方面只能依靠建设人员,无法有效保障其质量问题,如果建设人员欠缺实际设施建设经验,那么容易出现设施设计结构不合理问题,从而增加后期使用与维护的困难。其次,大部分地区水利设施正式投入使用之后,未能安排相关人员进行跟踪管理与维护,从而致使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程度加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由于建设现状并不理想,所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加强。因此,各地方应对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促进农业生产,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以下对策分析和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建设进行管理

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建设管理的工作,梳理好建设机制和方案,才能全方位的实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保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能够顺利进行,使设施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在整个工程建设中都要使用建设管理制度,从前期的规划设计到后期的运维,规划设计阶段反复的对设计方案进行矫正和核对,用实地考察的数据作为依据进行设计,渠系需要注意交通线、农机作业线。后期的运维方面化区分责任工作,对相关设备进行管理,以防设备丢失。

3.2 加大资金投入度

现观全程,水利设施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多地方的农田资金匮乏问题,本意是想节约资金而使用了以前旧的设备,然而却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反而使得维修费一直很高,很多设备没有维修就使用,反而使得故障隐患现象增多。所以,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度,购买优质的设备。与此同时,需要设立专项维护资金,以便能够及时的为设备得维护提供资金,提高维护水平,降低故障等。政府补助不能作为资金筹集的主要途径,应该谁从中受益谁来负担制度,鼓励农民投工投劳。

3.3 积极开发能够切实应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新技术

为有效促进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现现代化、科技化,并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建议我国相关部门要不断研发能够切实应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新技术,同时也可通过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并在深入结合本地地理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新型设施和先进技术。例如,在我国湿地较为丰富的地区,当地政府同通过利用湿地水资源丰富的优势,来减少对水资源的使用,从而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标。可以说,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不仅有效促进了当地生态平衡发展,同时对当地水资源的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4 加强质量把控

如果施工质量有问题,一定会导致水资源的流失现象,引起农业资源的浪费、运维资金的增加,还会给后期的维修和维护增加难度,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为此,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中,一定对质量的控制加大力度,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政策,并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特点,控制建设的整个过程,在现场设置质量监督人员,对施工的现场和施工的材料进行管理,保证其施工的质量。

3.5 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改变从前大水漫灌的形式和粗放型的灌溉方式,制定定额灌溉措施,按照实际需求进行灌溉。另外在条件允许地方,可以实施更加先进的灌溉技术,比如采用滴灌和喷灌灌溉技术。对渠道工程的建设需要加大力度,减少水量的渗漏,提高田间水、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使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对水资源加强重复利用,从实际出发降低工业的用水量,从而达到节水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惠农政策中的一个工程项目,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利国利民,同时也体现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农田水工程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们的生活水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应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管理,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做好工程的日后管理与保护,将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绍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4):228.

[2]马慧霞.农田水利建设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68.

论文作者:邢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邢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