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桩高墩大跨度刚架-连续组合梁桥快速施工技术

群桩高墩大跨度刚架-连续组合梁桥快速施工技术

一、群桩高墩大跨刚构一连续组合梁桥快速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1](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张立凡[2](2020)在《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低墩大跨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是一种空间线性及受力特性都较为复杂的非规则桥跨结构,因其线性优美、跨越能力强、行车平顺及适应地形和地势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山区桥梁和高速公路桥梁中。但此类桥梁存在严重的弯扭耦合效应,其桥墩受力状态复杂,往往处于一种多重受力形式复合作用状态。由于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该类桥梁在强震作用下往往会产生极为严重的震害,因此其地震响应及减隔震研究在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备受关注。故对此类桥梁进行地震响应参数分析及其减隔震措施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某四跨高低墩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作为工程依托,基于CSiBridge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地震响应参数分析及减隔震措施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简要介绍了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发展概况及其受力特点,收集并整理了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并归纳了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及地震响应分析的理论基础。(2)基于CSiBridge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以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曲率半径及墩高为结构关键参数,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相应桥梁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分别比较了各关键参数对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桥梁结构的周期、振型质量参与系数等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3)分别以地震波的种类、地震波的激励方向、曲率半径、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及桥墩线刚度比为结构关键参数,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进行参数分析,比较了各关键参数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桥梁结构的墩底内力、墩顶位移、支座位移及墩台顶部梁体位移等地震响应的变化规律。(4)简要介绍了减隔震技术的减、隔震机理及常见减隔震装置的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拟方法。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粘滞阻尼器,分别以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为关键参数,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减震分析,验证了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比较了各关键参数对桥梁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粘滞阻尼器力学参数的减震效果最优值。(5)基于附加粘滞阻尼器的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减震分析结果,设置不同的基础隔震装置安装方案,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基础隔震分析,初步确定了基础隔震装置的最优布置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仅安装粘滞阻尼器减震方案与同时安装粘滞阻尼器和基础隔震装置组合减震方案在减震效果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组合减震方案的两种减隔震装置之间可实现较好的优势互补,使得组合减震方案的综合减震效果明显优于其单独使用时的减震方案。

刘安[3](2018)在《尕玛羊曲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0年以后,国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西部和山区桥梁建设也发展壮大起来。由于西部和山区地形的的需要,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梁桥的数量在迅速增加。随着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梁桥的修建,一些施工关键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托青海省尕玛羊曲黄河特大桥为背景工程,研究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合龙顶推力与合龙顺序、矩形薄壁空心墩的局部稳定、矩形薄壁空心墩.的整体稳定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同时又结合现有文献,总结出一些设计建议及编制一本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指南草稿,可供同类型桥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概述如下:(1)以尕玛羊曲黄河特大桥为例,拟定了六种合龙顺序方案,然后针对这六种合龙顺序使用两种合龙顶推力优化方法进行分析,分别是近似理论公式分析和基于有约束墩顶水平位移平方和最小的顶推优化分析。另外,经对比考虑非线性和不考虑非线性的影响,发现可以近似忽略非线性的影响。(2)把矩形薄壁空心墩的局部稳定问题简化成四边简支单向均匀受压板的稳定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公式演算,分析出矩形薄壁空心墩的屈曲应力公式和避免发生局部失稳的截面宽厚比的限值。(3)通过理论公式分析出高墩自体稳定公式,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两者吻合较好。(4)针对最大悬臂阶段和运营阶段两种荷载工况,进行了长细比、宽厚比、偏心、纵向主筋配筋率的参数分析,旨在分析这些参数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5)基于本文和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为尕玛羊曲黄河特大桥和同类型桥梁总结出一些设计建议,及编制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指南草稿。

韩飞[4](2014)在《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施工监控》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在地形起伏、墩高差异较大的高墩大跨结构中广泛应用。但作为一种复杂的超静定结构,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施工过程影响结构状态的参数较多,比如结构的设计参数、温度荷载、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合龙顺序等,造成实际成桥状态与设计理想状态出现偏差,影响结构运营阶段的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对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实际施工过程进行监测控制,掌握桥梁的实际工作状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进而对控制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指导实际施工,满足合理成桥状态的线形和受力要求。本文以内蒙古准兴黄河大桥主桥为依托工程,进行了混凝土容重γ、弹性模量E以及预应力损失值三项在内的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同时引入敏感度系数S识别影响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最大悬臂状态以及成桥状态的主要设计参数、次要设计参数;进行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分析,研究发现成桥10年全桥整体下挠但各跨下挠量略有不同,其中成桥5年内主梁下挠增长较快,随着时间的增长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的长期变形影响较小;进行了温度荷载影响分析,得出了整体升温、整体降温、梯度升温、梯度降温四种温度荷载工况下结构的应力和位移状态,进而提出控制温度荷载影响的措施;分析不同合龙顺序对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成桥状态实际位移和应力的影响,并确定合理的合龙方案。在以上基础上,对内蒙古准兴黄河大桥主桥左幅施工监控方案进行了阐述,包括监控内容、监控方法、监控系统等。最后,将线形和应力的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比对,给出监控结论。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4)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甘洪[6](2014)在《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力学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桥梁事业快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已经成为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两种桥型。然而这两种桥型都有其适用的局限性,连续梁桥需要设置支座,而连续刚构桥的主墩虽不用设置支座,但其内力受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影响很大。针对这两种桥型各自的特点,出现了一种将连续刚构桥和连续梁桥组合的新型桥梁结构体系,并称之为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刚构-连续组合梁桥通常是在一联连续梁中部一跨或者数跨采用桥墩和主梁固结的形式,其余边部数跨设置支座的连续梁结构。由于这种桥梁体系是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它兼顾了两者的优点同时摒弃了单一结构的缺点,因此在结构受力、使用性能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对以往的矮墩大跨桥梁结构,通常选用连续梁桥作为主要桥型设计方案。本文以赞比亚西尔马大桥为工程背景,并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和连续梁桥两种梁桥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矮墩三跨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特殊的力学性能,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介绍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和构造特点,归纳总结出连续梁桥、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连续刚构桥的各自的优缺点,简述了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发展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2)以赞比亚西尔马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了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和连续梁桥分析模型,在各种设计荷载及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对两种桥型主梁内力、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并对两种桥型进行结构应力、抗裂性及挠度验算,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力学性能。3)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受桥墩不均匀沉降、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环境温度变化等各种因素影响比较大,分析总结出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该桥型应力和挠度的变化情况,并找出受力的最不利截面位置,得出相关结论。

周淑芬[7](2012)在《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多跨连续刚构桥以其自身的优势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是利用主墩的柔性来适应上部结构的纵向变形。由于该结构为墩梁固结体系,对温度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汽车制动力、水平地震力等因素产生的次内力相当敏感,而且联长越长,桥墩越低,产生的次内力也越大,对桥墩受力极为不利,甚至导致结构形式不成立。因此,连续刚构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联长和墩高的制约。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钢管中填充素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组合结构,它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结合起来,相互弥补对方的缺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合型式。该结构具有承载力高,截面尺寸小、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塑性和韧性好、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在桥梁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多用于拱桥的拱肋,而用于桥墩的实例较少。本文针对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矮墩的受力特点,结合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此类刚构桥的墩柱,以解决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矮墩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扩大连续刚构桥的适用范围。本文对此展开相应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刚度计算方法,即基于叠加理论的换算刚度和基于统一理论的组合刚度,计算了圆形和方形截面在不同钢材牌号、混凝土标号和含钢率时两种刚度的差值百分比,并分析这些参数对该差值百分比的影响,得到常用钢号及混凝土标号下两种刚度之间的误差分布范围。本文提出了“临界含钢率”,根据实际含钢率和临界含钢率的大小关系,从而可以方便快速地判定两种刚度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采用换算刚度给计算结果带来的偏差,使设计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在假定墩底与基础固结,墩顶只允许产生水平位移而无转角的力学模式下,基于能量法和并联刚度集成理论提出了四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理论公式,根据该公式对圆形和方形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进行了比较。3、以渭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钢管混凝土桥墩和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了静力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桥墩在适应上部结构变形、结构内力分配、材料用量等方面的差异,得出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比同等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更小,更能适应上部结构的变形,结构受力更加均衡,材料用量更少,工程造价更低,建议可以作为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合理的桥墩形式予以推广。对钢管混凝土桥墩的合理墩高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对不同墩高情况下连续刚构桥墩的组合形式提出了一些建议。4、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钢管混凝土桥墩和钢筋混凝土桥墩分别进行了弹性反应谱分析和非线性动态时程分析,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比较,利用XTRACT程序计算了不同轴压比下两种桥墩塑性铰区截面的弯矩-曲率曲线,得到曲率延性系数,结合时程分析计算得到的桥墩塑性铰区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对两种桥墩的延性和耗能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桥墩可以大大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具有更好的延性和吸能性,有利于结构抗震,可以作为高地震烈度区桥梁墩柱的理想形式。

李帅[8](2012)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合拢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桥型在主墩高差大的长联、高墩、大跨径桥上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结构、受力的复杂性,增加了合拢控制的难度。合拢作为桥梁施工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桥梁建设的成败。因此,研究主要影响因素对合拢的作用,对于提高合拢精度,保证桥梁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陕西省窟野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全桥结构模型,进行施工过程模拟计算。通过现场监控、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的相互验证,研究不同因素对合拢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建设经验,总结了有利于提高合拢精度的监控、施工措施。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合拢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从施工荷载、合拢次序、温度效应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合拢时边墩偏心受压作用显着;配重不平衡、配重卸载不及时对合拢控制具有较大的影响:合拢次序以常规的“由中到边”和“由边到中”为主,其对结构受力、线形的影响规律一致,具体极值出现的位置和数值大小存在一定差异,全联一次合拢有利于增强各跨主梁施工的同步性,对结构受力、线形的影响最优,但其施工存在较大难度;研究了梁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影响规律,系统升温降温对梁体线形、受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下合拢后环境温度变化对桥梁的影响等。经过本文理论研究对现场工程的指导,窟野河特大桥全桥顺利合拢,合拢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合拢监控效果良好。

周大兴[9](2012)在《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工程实践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是桥梁震害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减震控制则是减轻结构地震反应的有效手段。有鉴于此,本文对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和减震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连续梁体系地震响应的参数影响分析。采用直接法在FLAC-3D中建立了桥梁和土体的整体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土层的密度、泊松比、剪切波速和厚度,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以及结构刚度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并总结了相关规律。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若桥址所在地为II类、III类、IV类场地或者局部冲刷线以下5倍桩径深度内存在较大范围的剪切波速不大于200m/s的土层,且设防烈度不低于7度时,连续梁桥(D类桥梁除外)的抗震分析应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2)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三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对比研究。在Midas/Civil中采用改良的Penzien模型建立了连续梁桥三种结构体系(连续梁、刚构连续组合和连续刚构)的简化分析模型。从高矮墩、墩形和行波效应三个方面对比了这三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通过分析可知,在某一地震响应方面,高矮墩和墩形对不同结构体系的影响不同。同一结构体系中,高矮墩和墩形对不同地震响应的影响也不同。行波效应对三种结构体系均有较大影响。(3)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连续梁体系减震控制研究。虽然粘滞阻尼器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但其设计、制作等技术难度大,价格昂贵,而且养护成本和技术要求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其在地震作用过程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此原因,本文对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进行了研究。在有限元和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阻尼力的简化方法,以便于阻尼器的设计。从减震控制的分析结果来看,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一样,也可以与支座并联作为分离型减震装置使用,且减震效果明显。由于具有较高性价比,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另外,大跨径连续梁桥的减震控制应该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否则不仅在支座的设计上偏于不安全,而且可能会导致桥墩的普通钢筋用量偏大。(4)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大跨径连续梁桥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探索。通过试验发现,三种结构体系的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的规律基本一致。不过,界面力的获取方式、时滞、噪声影响以及振动台自身的控制精度等因素造成期望指令与实际指令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具有随机性。因此,试验结果与数值结果在大小上差别较大。(5)神经网络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的应用研究。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试验系统的时滞与补偿。时滞会影响试验的精度、系统的稳定,甚至造成结果的发散。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神经网络是解决时滞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对作动器的信号进行预测。通过仿真分析发现,神经网络的时滞补偿效果显着。

李振华[10](2012)在《大跨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以其造型简洁、良好的跨越能力和受力性能等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实际工程中,由于受到线形、地质、水文条件等限制,需要把墩身修建矮一些,变成矮墩连续刚构桥。矮墩刚构桥具有较大的抗推刚度,难以适应由预应力、混凝土徐变、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纵向位移,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墩身内力过大,导致墩身开裂,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桥梁车辆作用下的冲击效应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实桥研究,结果表明冲击系数值比按桥规公式计算得到的冲击系数值大。因此,研究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静、动力特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沅水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群桩基础的柔度直接影响桥梁下部结构的抗推刚度,为求解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真实变形与内力,合理地研究该组合体系的受力性能,计算分析时必需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沅水特大桥主桥的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桩土效应对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受力影响。(2)分析了双肢薄壁墩的厚度、间距、高度等参数对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受力性能的影响,比较分析获得了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双薄壁墩的合理厚度、间距与高度,可为设计此类桥梁提供参考。(3)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沅水特大桥主桥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施工全过程的振动特性,获得了该桥的振动频率、周期和振型等特性。(4)进行了沅水特大桥主桥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获得了该主桥在不同车辆荷载作用下和不同车速下的冲击系数μ,并与按规范计算公式得到的冲击系数μ进行了比较,得到了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冲击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桥梁设计车速为120km/h和汽车荷载为500kN时的冲击系数μ会大于规范值0.05。

二、群桩高墩大跨刚构一连续组合梁桥快速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桩高墩大跨刚构一连续组合梁桥快速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2桥梁结构设计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2.1.1汽车作用
        2.1.2温度作用
        2.1.3浪流作用
        2.1.4分析方法
        2.1.5展望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2.2.7展望
    2.3高性能材料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2.3.5展望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3桥梁建造新技术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3.1.3施工新技术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4桥梁运维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4.1.1监测技术
        4.1.2模态识别
        4.1.3模型修正
        4.1.4损伤识别
        4.1.5状态评估
        4.1.6展望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2.1智能检测技术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4.2.3展望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4.3.4.1车辆冲击系数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4.3.5研究展望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4.4.5组合加固法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4.4.7其他加固方法
        4.4.8发展展望
5桥梁防灾减灾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5.2.1桥梁风环境
        5.2.2静风稳定性
        5.2.3桥梁颤振
        5.2.4桥梁驰振
        5.2.5桥梁抖振
        5.2.6主梁涡振
        5.2.7拉索风致振动
        5.2.8展望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5.3.1材料高温性能
        5.3.2仿真与测试
        5.3.3截面升温
        5.3.4结构响应
        5.3.5工程应用
        5.3.6展望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4研究展望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5.5.1桥梁冲刷
        5.5.2桥梁水毁
        5.5.2.1失效模式
        5.5.2.2分析方法
        5.5.3监测与识别
        5.5.4结论与展望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策划与实施

(2)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发展概况
    1.2 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特点
    1.3 主要的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1.3.1 静力分析法
        1.3.2 动力反应谱分析法
        1.3.3 动态时程分析法
        1.3.4 增量动力分析法
    1.4 曲线梁桥地震响应分析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结构有限元建模及其动力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工程概况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1 上部结构的模拟
        2.3.2 支座的模拟
        2.3.3 桥墩及基础的模拟
        2.3.4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模拟
        2.3.5 最终模型的建立
    2.4 结构关键参数对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2.4.1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2.4.2 曲率半径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2.4.3 墩高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参数分析
    3.1 引言
    3.2 非线性时程分析地震波的选取和输入
        3.2.1 地震波的选取
        3.2.2 地震波的输入
    3.3 地震波的种类与激励方向对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3.3.1 地震波的种类影响
        3.3.2 地震波激励方向的影响
    3.4 曲率半径对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3.5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3.6 桥墩线刚度比对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粘滞阻尼器减震分析
    4.1 引言
    4.2 减隔震技术概述
        4.2.1 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
        4.2.2 减隔震技术的优势
        4.2.3 我国桥梁减隔震技术的应用概况
    4.3 常用减隔震装置及其力学模型
        4.3.1 粘滞阻尼器
        4.3.2 铅芯橡胶支座
        4.3.3 高阻尼橡胶支座
    4.4 粘滞阻尼器减震分析
        4.4.1 阻尼系数的影响
        4.4.2 阻尼指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组合减震分析
    5.1 引言
    5.2 基础隔震装置的安装与模拟
    5.3 基础隔震装置的减震分析
    5.4 粘滞阻尼器与基础隔震装置组合减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尕玛羊曲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确定合龙顶推力的方法研究现状
        1.2.2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合龙顺序方案研究现状
        1.2.3 薄壁高墩稳定问题研究现状
    1.3 背景工程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顶推合龙优化研究
    2.1 合龙方案的拟定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3 优化理论介绍
        2.3.1 无约束一维极值问题
        2.3.2 无约束多维极值问题
        2.3.3 约束优化问题
        2.3.4 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问题
        2.3.5 线性规划
        2.3.6 整体规划
        2.3.7 二次规划
        2.3.8 多目标数学规划
        2.3.9 其它优化算法
    2.4 近似理论公式分析
        2.4.1 合龙顶推水平位移量的计算
        2.4.2 合龙顶推力计算
    2.5 基于有约束墩顶水平位移平方和最小的顶推优化分析
        2.5.1 优化方法介绍
        2.5.2 合龙顶推力的优化计算
    2.6 两种合龙顶推力计算方法的结果对比
    2.7 不同分析方法之间对比分析
    2.8 合龙温差对顶推力的影响分析
    2.9 合龙顶推力效应分析
    2.10 合龙方案优化分析
    2.11 本章小结
第3章 矩形薄壁空心墩稳定问题研究
    3.1 矩形薄壁空心墩局部屈曲分析概述
    3.2 桥梁结构稳定理论
        3.2.1 概述
        3.2.2 两类稳定问题
        3.2.3 稳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3.2.4 稳定分析的有限元法
        3.2.5 稳定安全系数
    3.3 矩形板屈曲荷载理论解
        3.3.1 基本假定
        3.3.2 四边简支单向均匀受压板屈曲荷载理论解
    3.4 矩形薄壁空心墩局部失稳理论分析
    3.5 能量法求解高墩稳定问题
        3.5.1 能量法基本理论
        3.5.2 高墩自体稳定理论计算
        3.5.3 理论和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
    3.6 荷载取值和桥墩模型建立
        3.6.1 荷载工况
        3.6.2 荷载参数取值
        3.6.3 Midas内力计算结果
        3.6.4 有限元模型建立
    3.7 长细比对薄壁高墩稳定性的影响
        3.7.1 工况一
        3.7.2 工况二
    3.8 宽厚比对薄壁高墩稳定性的影响
        3.8.1 工况一
        3.8.2 工况二
    3.9 偏心对薄壁高墩稳定性的影响
        3.9.1 工况一
        3.9.2 工况二
    3.10 纵向主筋配筋率对薄壁高墩稳定性的影响
        3.10.1 工况一
        3.10.2 工况二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设计及关键施工工艺建议
    4.1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设计建议
        4.1.1 合龙顶推力及合龙顺序方案
        4.1.2 墩身自体和最大悬臂结构的稳定性
        4.1.3 长细比对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
        4.1.4 宽厚比对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
        4.1.5 长宽比对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
        4.1.6 偏心对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
        4.1.7 主筋配筋率对薄壁高墩稳定性影响
    4.2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关键施工工艺建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1.1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顶推合龙优化研究
        5.1.2 矩形薄壁空心墩稳定问题研究
        5.1.3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设计建议及关键施工工艺建议
    5.2 展望
论文附录·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指南草稿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工程
        4.1 一般规定
        4.2 拌制混凝土用材料
        4.3 混凝土配合比
        4.4 混凝土拌制及运输
        4.5 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4.6 混凝土拆模
        4.7 混凝土养护
    5 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工程
        5.1 一般规定
        5.2 钢筋加工与连接
        5.3 钢筋绑扎与安装
        5.4 预应力钢筋制作
        5.5 预应力钢筋定位与张拉
        5.6 预应力钢筋孔道压浆与封锚
    6 模板及支架工程
        6.1 一般规定
        6.2 模板、支架设计
        6.3 模板、支架制作与安装
        6.4 模板、支架拆除
        6.5 模板、支架维护与保养
    7 桥墩施工
        7.1 一般规定
        7.2 施工流程
        7.3 墩身模板工程
        7.4 钢筋与劲性骨架工程
        7.5 混凝土工程
        7.6 墩身稳定性控制
    8 箱梁施工
        8.1 一般规定
        8.2 0号块梁段
        8.3 悬臂浇筑梁段
        8.4 边跨梁段
        8.5 合龙顺序和顶推力的确定原则
        8.6 合龙梁段
    9 质量检验
        9.1 墩身质量检验
        9.2 梁体质量检验
本指南用词说明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施工监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
        1.2.1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定义
        1.2.2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主要特点
        1.2.4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优缺点
    1.3 施工监控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施工监控的意义
        1.3.2 国内、外施工监控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施工监控
    2.1 施工控制方法
        2.1.1 开环控制法
        2.1.2 闭环控制法
        2.1.3 自适应控制法
    2.2 结构分析方法
        2.2.1 正装分析法
        2.2.2 倒装分析法
        2.2.3 无应力状态法
    2.3 施工控制内容
        2.3.1 线形控制
        2.3.2 应力控制
        2.3.3 稳定控制
        2.3.4 安全控制
    2.4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3.1 依托工程
        3.1.1 工程概况
        3.1.2 技术标准
        3.1.3 计算参数
    3.2 模型建立
        3.2.1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3.2.2 模型建立
    3.3 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3.3.1 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3.3.2 混凝土容重 γ 的敏感性分析
        3.3.3 混凝土弹性模量E的敏感性分析
        3.3.4 预应力损失的敏感性分析
        3.3.5 设计参数敏感性对比分析
    3.4 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分析
        3.4.1 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
        3.4.2 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影响分析
    3.5 温度荷载影响分析
        3.5.1 温度荷载概述
        3.5.2 温度荷载影响分析
        3.5.3 控制温度影响的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合龙顺序影响分析
    4.1 概述
    4.2 合龙施工
        4.2.1 合龙施工工序
        4.2.2 合龙施工技术特点
    4.3 合龙顺序
    4.4 合龙方案
    4.5 不同合龙顺序影响分析
    4.6 合龙方案比选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施工监控与实测数据
    5.1 概述
    5.2 施工监控方案
        5.2.1 施工监控方法
        5.2.2 施工监控系统
        5.2.3 施工监控影响因素
    5.3 施工监控的参数识别与误差调整
        5.3.1 参数识别
        5.3.2 误差调整
    5.4 施工监控内容
        5.4.1 线形控制
        5.4.2 应力控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及展望 (同济大学肖汝诚老师、郭瑞、姜洋提供原稿)
    1.1 建设成就
        1.1.1 设计水平的提高
        1.1.2 施工技术的发展
        1.1.3 桥梁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改进
    1.2 展望
        1.2.1 桥梁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1.2.2 高性能材料研发及其结构体系的创新[3]
        1.2.3 超深水基础建造技术
        1.2.4 创新施工装备和监测设备的研发
        1.2.5 桥梁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2 高性能材料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 (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张哲博士生提供原稿)
        2.1.1 UHPC桥梁工程应用现状
        2.1.2 UHPC在大跨桥梁上的应用展望
        2.1.3 小结
    2.2 纤维复合材料 (江苏大学刘荣桂老师提供原稿)
        2.2.1 CFRP材料在预应力大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2.2.1. 1 CFRP索 (筋) 锚具系统
        2.2.1. 2 CFRP材料作为受力筋
        2.2.1. 3 CFRP材料作为桥梁索结构
        2.2.2 CFRP材料在桥梁结构补强加固中的应用
        2.2.3 基于CFRP材料自感知特性的结构体系研发及应用现状
        2.2.4 CFRP材料现代预应力结构应用研究展望
    2.3 智能材料与纳米材料[49]
3 作用及分析
    3.1 汽车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任伟新老师、中南大学赵少杰博士生提供原稿)
        3.1.1 研究现状
        3.1.1. 1 研究方法及阶段
        3.1.1. 2 第1类模型
        3.1.1. 3 第2类模型
        3.1.2 各国规范的相关车辆荷载模型
        3.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3.1.4 研究发展方向
        3.1.4. 1 基于WIM系统和实时交通要素监测的车辆数据调查统计
        3.1.4. 2 基于多参数随机模拟技术的车辆荷载流模拟
        3.1.4. 3 基于交通流的桥梁结构效应及安全评估技术
        3.1.5 小结
    3.2 温度作用 (东南大学叶见曙老师提供原稿)
        3.2.1 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梯度温度
        3.2.1. 1 温度场
        3.2.1. 2 梯度温度
        (1) 沿箱梁高度的梯度温度分布形式
        (2) 最大温差值
        (3) 梯度温度的影响因素
        3.2.2 混凝土箱梁温差代表值
        3.2.3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
        3.2.4 小结
    3.3 分析理论方法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3.3.1 单梁、空间梁格、空间网格建模
        3.3.2 非线性分析
        3.3.3 多尺度建模
4 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 (长安大学罗晓瑜、王春生老师, 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提供原稿)
    4.1 桥梁及典型构件寿命的给定
        4.1.1 桥梁结构寿命给定
        4.1.2 国外桥梁及构件使用寿命
    4.2 桥梁性能设计
        4.2.1 安全性能设计
        4.2.2 使用性能设计
        4.2.3 耐久性能设计
        4.2.4 疲劳性能设计
        4.2.5 景观性能设计
        4.2.6 生态性能设计
        4.2.7 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4.3 寿命周期管养策略及设计
    4.4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决策
    4.5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和决策
    4.6 存在问题与建议
5 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
    5.1 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5.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中南大学丁发兴老师, 清华大学樊健生老师, 同济大学刘玉擎、苏庆田老师提供原稿)
        5.2.1 研究现状
        5.2.1. 1 静力性能
        5.2.1. 1. 1 承载力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拱
        5.2.1. 1. 2 刚度
        5.2.1. 2 动力性能
        5.2.1. 2. 1 自振特性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2) 钢管混凝土墩桥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5.2.1. 2. 2 车致振动
        5.2.1. 2. 3 风致振动
        5.2.1. 2. 4 地震响应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
        (2) 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3) 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
        5.2.1. 3 经时行为
        5.2.1. 3. 1 疲劳性能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节点
        5.2.1. 3. 2 收缩徐变性能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5.2.1. 3. 3 耐久性能
        5.2.1. 4 状态评估
        5.2.2 发展前景
        (1)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经时行为研究
        (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动力学研究
        (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服役状态评估
6 桥梁防灾减灾
    6.1 抗震 (同济大学李建中老师、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原稿)
        6.1.1 桥梁混凝土材料损伤本构模型
        6.1.2 桥梁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2. 1 RC桥墩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2. 2 桥梁剪力键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3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6.1.3. 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
        6.1.3. 2 桥梁结构多维地震动的空间差动效应
        6.1.3. 3 桥梁防落梁装置
        6.1.3. 4 桥梁地震碰撞反应
        6.1.3. 5 结构-介质相互作用
        6.1.3. 5. 1 土-桥台-桥梁结构相互作用
        6.1.3. 5. 2 近海桥梁-水相互作用
        6.1.4 桥梁减隔震技术
        6.1.5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6.1.6 基于纤维增强材料的桥墩抗震加固技术
        6.1.7 存在的问题分析
    6.2 抗风 (长安大学李加武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李永乐老师提供原稿)
        6.2.1近地风特性研究
        6.2.1. 1 平坦地形风特性实验室模拟
        6.2.1. 2 特殊地形风特性
        (1) 现场实测
        (2) 风洞试验
        (3) CFD方法
        6.2.2 风致振动及风洞试验
        (1) 颤振
        (2) 涡激振动
        (3) 抖振
        (4) 驰振
        (5) 斜拉索风雨振
        6.2.3 临时结构抗风
        (1) 设计风速
        (2) 风力系数
        6.2.4 大跨桥风致振动的计算分析
        6.2.5 CFD分析
    6.3 抗火抗爆 (长安大学张岗老师提供原稿)
        6.3.1 研究现状与目标
        6.3.2 桥梁火灾风险评价
        6.3.3 适用于桥梁结构高性能材料的高温特性
        6.3.4 桥梁结构的火荷载特性
        6.3.5 桥梁结构的火灾作用效应
        6.3.6 火灾后桥梁结构的损伤评价
    6.4 船撞 (长安大学姜华老师提供原稿)
        6.4.1 船撞桥风险分析
        6.4.2 船撞桥数值模拟及碰撞试验校核
        6.4.3 撞击力公式及船撞桥简化模型
        6.4.4 桥梁防撞设施研究
    6.5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
        6.5.1 风-车-桥系统 (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提供原稿)
        6.5.1. 1 研究回顾
        6.5.1. 2 未来发展方向
        6.5.1. 2. 1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气动干扰效应
        6.5.1. 2. 2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精细化分析
        (1) 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耦合关系的建立和耦合机理研究
        (2) 钢桁加劲梁断面的风-汽车-桥梁分析系统建立
        (3) 风-随机车流-桥梁分析系统集成、动态可视化及软件实现
        6.5.1. 2. 3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评价准则
        6.5.2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与设计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7 基础工程 (湖南大学赵明华老师、东南大学穆保岗老师提供原稿)
    7.1 桥梁桩基设计计算理论
        7.1.1 竖向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1.2 水平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1.3 组合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2 特殊条件下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1 软土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2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3 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4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
        7.2.5 高桥墩桩基屈曲分析
    7.3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7.3.1 特殊混凝土材料桩
        7.3.2 大型钢管桩
        7.3.3 大型钢围堰与桩基复合基础
        7.3.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7.3.5 大吨位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技术
        7.3.6 偏斜缺陷桩
    7.4 深水桥梁桩基的发展动向
8 监测、评估及加固
    8.1 桥梁健康监测 (同济大学孙利民老师提供原稿)
        8.1.1 SHMS的设计
        8.1.2 数据获取
        8.1.2. 1 传感技术的发展
        8.1.2. 2 传输技术的发展
        8.1.3 数据管理
        8.1.4 数据分析
        8.1.4. 1 信号处理
        8.1.4. 2 荷载及环境作用监测
        8.1.4. 3 系统建模
        8.1.5 结构评估与预警
        8.1.6 结果可视化显示
        8.1.7 维修养护决策
        8.1.8 标准规范
        8.1.9 桥梁SHMS的应用
        8.1.1 0 存在问题与建议
    8.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 (长沙理工大学张建仁、王磊老师,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8.2.1 服役桥梁抗力衰减
        8.2.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8.2.3 混凝土桥梁疲劳评估
    8.3 桥梁加固与改造
        8.3.1 混凝土桥梁组合加固新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8.3.2 桥梁拓宽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吴文清老师提供原稿)
        8.3.2. 1 桥梁拓宽基本方案研究
        8.3.2. 1. 1 拓宽总体方案分析
        8.3.2. 1. 2 新旧桥上下部结构横向连接方案
        8.3.2. 2 横向拼接缝的构造设计
        8.3.2. 3 桥梁拓宽设计标准研究
        8.3.2. 4 新桥基础沉降变形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8.3.2. 4. 1 工后沉降差的定义
        8.3.2. 4. 2 梁格法有限元模型中沉降变形施加方法
        8.3.2. 5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新旧桥拼接时机的影响
        8.3.2. 6 错孔布置连续箱梁桥的横向拓宽技术
        8.3.2. 7 三向预应力箱梁横向拓宽技术研究
9 其他
    9.1 无缝桥 (福州大学陈宝春老师提供原稿)
        9.1.1 研究概况
        9.1.2 发展方向
    9.2 桥面铺装 (东南大学钱振东老师提供原稿)
        9.2.1 钢桥面铺装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9.2.2 钢桥面铺装材料
        9.2.2. 1 铺装用典型沥青混凝土材料
        9.2.2. 2 防水粘结材料
        (1) 沥青类防水粘结材料
        (2) 反应性树脂类防水粘结材料
        9.2.2. 3 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
        (1) 级配设计
        (2) 路用性能
        (3) 疲劳断裂特性
        9.2.3 钢桥面铺装结构
        9.2.3. 1 典型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9.2.3. 2 钢桥面铺装复合体系的疲劳特性
        9.2.4 钢桥面铺装的养护维修技术
        9.2.5 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1) 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与研发
        (2) 基于车-路-桥协同作用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设计方法
        (3) 施工环境下钢桥面铺装材料及结构的热、力学效应
        (4) 钢桥面铺装养护修复技术的完善
    9.3 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原稿)
        9.3.1 施工过程可靠度研究
        9.3.1. 1 施工期材料性质与构件抗力
        9.3.1. 2 施工期作用 (荷载) 调查及统计分析
        9.3.1. 3 施工期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
        9.3.2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9.3.2. 1 全过程自适应施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
        9.3.2. 2 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传播及调控对策
    9.4 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9.4.1 高性能计算
        9.4.1. 1 高性能计算的意义
        9.4.1. 2 高性能计算的实现及算法
        9.4.1. 3 抗震分析
        9.4.1. 4 计算风工程
        9.4.1. 5 船撞仿真
        9.4.1. 6 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9.4.2 结构试验
        9.4.3 健康监测
        9.4.4 建筑信息模型
        9.4.5 虚拟现实技术
        9.4.6 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工程建设特征[1]
1 0 结语

(6)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发展概述
    1.2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国内外发展情况
        1.2.1 国外发展情况
        1.2.2 国内发展情况
    1.3 刚构-连续梁组合梁桥的特点
        1.3.1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定义
        1.3.2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构造特点
        1.3.3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优缺点
    1.4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1.4.1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发展方向
        1.4.2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本文研究的意义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2.1 有限元的发展状况
    2.2 有限元基本概念
    2.3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2.3.1 单元坐标系的建立
        2.3.2 杆系单元刚度矩阵
        2.3.3 梁单元刚度矩阵
        2.3.4 梁单元坐标变换矩阵
        2.3.5 杆系单元总体刚度矩阵的形成
        2.3.6 梁单元内力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模型的建立及力学性能分析
    3.1 西尔马大桥工程概况
        3.1.1 工程概要及水文地质情况
        3.1.2 工程材料
        3.1.3 桥型设计要点
    3.2 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1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3.2.2 桥梁模型的建立
        3.2.3 桥梁设计荷载及荷载组合
    3.3 荷载工况作用下两种桥型结构内力及位移分析
        3.3.1 恒载作用下两种桥型结构内力及位移分析
        3.3.2 汽车荷载作用下两种桥型结构内力及位移分析
        3.3.3 人群荷载作用下两种桥型结构内力及位移分析
        3.3.4 预应力荷载作用下两种桥型结构内力及位移分析
        3.3.5 温度荷载作用下两种桥型结构内力及位移分析
    3.4 荷载组合作用下两种桥型结构内力、位移及应力分析
    3.5 两种桥型结构应力、抗裂性及挠度验算
        3.5.1 两种桥型结构应力验算
        3.5.2 两种桥型结构抗裂性验算
        3.5.3 两种桥型结构挠度验算
    3.6 本章小结
4 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影响因素分析
    4.1 桥墩不均匀沉降对主梁应力与挠度影响分析
        4.1.1 桥墩不均称沉降对结构造成的影响
        4.1.2 桥墩不均称沉降对主梁应力影响分析
        4.1.3 桥墩不均称沉降对主梁挠度影响分析
    4.2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梁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4.2.1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影响
        4.2.2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结构内力计算理论
        4.2.3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梁挠度影响分析
        4.2.4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梁应力影响分析
    4.3 预应力损失对主梁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4.3.1 预应力损失对结构产生的影响
        4.3.2 预应力损失计算理论
        4.3.3 预应力损失对主梁应力的影响分析
        4.3.4 预应力损失对主梁挠度的影响分析
    4.4 温度荷载对主梁应力及挠度影响分析
        4.4.1 温度作用影响概述
        4.4.2 温度场和温度荷载理论
        4.4.3 温度荷载对主梁应力影响分析
        4.4.4 温度荷载对主梁挠度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1.2.1 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的特点
        1.2.2 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的研究现状
    1.3 钢管混凝土结构概述
        1.3.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1.3.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1.3.3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1.3.4 钢管混凝土桥墩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 结构分析理论基础
    2.1 钢管混凝土结构刚度计算理论
        2.1.1 叠加理论
        2.1.2 统一理论
    2.2 钢管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2.3 钢管混凝土材料选配
        2.3.1 混凝土
        2.3.2 钢管
        2.3.3 钢管与混凝土的匹配
    2.4 桥梁结构动力分析理论
        2.4.1 地震动参数的选择和输入
        2.4.2 地震振动方程的求解方法
        2.4.3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2.5 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理论
        2.5.1 延性指标
        2.5.2 截面弯矩-曲率分析
        2.5.3 延性构件与潜在塑性铰位置的选择
    2.6 Midas 中组合结构的模拟和分析
        2.6.1 施工阶段联合截面
        2.6.2 SRC 组合构件设计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理论研究
    3.1 钢管混凝土刚度的计算方法
        3.1.1 基于叠加理论的换算抗弯刚度
        3.1.2 基于统一理论的组合抗弯刚度
        3.1.3 两种抗弯刚度的差值
    3.2 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抗推刚度
        3.2.1 桥墩抗推刚度的力学模式
        3.2.2 桥墩抗推刚度的理论推导
    3.3 钢管混凝土桥墩截面形式
        3.3.1 钢管混凝土桥墩截面形式的拟定
        3.3.2 圆形和方形截面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管混凝土桥墩静力分析
    4.1 依托工程概况
    4.2 计算资料
        4.2.1 计算模型的简化
        4.2.2 主要材料及技术条件
        4.2.3 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
    4.3 钢筋混凝土桥墩截面形式及尺寸拟定
    4.4 钢管混凝土桥墩截面形式及尺寸拟定
    4.5 钢管混凝土桥墩参数影响分析
        4.5.1 截面形状对抗推刚度的影响
        4.5.2 截面尺寸对桥墩受力和位移的影响
    4.6 钢管混凝土桥墩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比较
        4.6.1 位移的比较
        4.6.2 内力的比较
        4.6.3 材料用量的比较
    4.7 不同墩高下连续刚构桥墩合理组合形式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管混凝土桥墩地震响应分析
    5.1 动力计算模型
        5.1.1 模型简介
        5.1.2 反应谱分析参数输入与选项控制
        5.1.3 时程分析参数输入与选项控制
    5.2 特征值分析
    5.3 反应谱分析
        5.3.1 墩身内力结果
        5.3.2 桥墩抗震强度验算
        5.3.3 墩顶位移结果
    5.4 时程分析
        5.4.1 墩身内力结果
        5.4.2 墩顶位移结果
        5.4.3 桥墩延性计算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合拢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特点
        1.1.2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发展概况
        1.1.3 研究合拢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合拢影响因素及工程背景
    2.1 合拢影响因素
        2.1.1 合拢控制指标
        2.1.2 合拢技术要点
        2.1.3 合拢影响因素分析
    2.2 工程背景
        2.2.1 设计标准
        2.2.2 结构及施工要点
    2.3 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择
        2.3.1 Midas软件介绍
        2.3.2 主要材料及参数
        2.3.3 模型的建立
        2.3.4 施工阶段的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施工荷载及合拢次序对合拢的影响分析
    3.1 施工荷载对合拢的影响
        3.1.1 合拢施工工艺
        3.1.2 施工荷载的确定
        3.1.3 施工荷载对合拢的影响分析
    3.2 不同合拢次序对合拢的影响
        3.2.1 常用的合拢次序
        3.2.2 参选的合拢方案
        3.2.3 不同合拢次序对合拢的影响分析
        3.2.4 合拢方案比选
        3.2.5 最终实施的合拢方案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度效应对合拢的影响分析
    4.1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理论
        4.1.1 温度荷载的分类和特点
        4.1.2 温度场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4.1.3 国内外设计规范对温度荷载的规定
    4.2 温度应力分析方法
        4.2.1 单箱单室竖向温度内约束应力分析
        4.2.2 单箱单室竖向温度外约束应力分析
    4.3 温度效应对合拢的影响分析
        4.3.1 温度场分布规律
        4.3.2 温度效应对长悬臂梁标高的影响分析
        4.3.3 温度效应对长悬臂梁应力的影响分析
    4.4 合拢温度对合拢的影响分析
        4.4.1 合拢温度的确定
        4.4.2 不同温度下合拢对成桥的影响
        4.4.3 非设计合拢温度下的合拢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窟野河特大桥合拢施工监控
    5.1 合拢施工监控方法及措施
        5.1.1 线形位移监控
        5.1.2 应力(应变)监控
        5.1.3 温度监控
        5.1.4 监控要点总结
    5.2 合拢监控成果
        5.2.1 合拢误差
        5.2.2 墩身垂直度
        5.2.3 合拢后主梁线形
        5.2.4 合拢后主梁受力状态
        5.2.5 合拢桥梁景观图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及减震控制研究
        1.2.2 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和试验研究
        1.2.3 考虑 SSI 的减振控制研究
        1.2.4 实时子结构试验技术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考虑 SSI 连续梁体系地震响应的参数影响分析
    2.1 引言
    2.3 研究方案与数值分析模型
        2.3.1 FLAC-3D 有限差分软件简介
        2.3.2 有限差分法的理论基础概述
        2.3.3 方案概况
        2.3.4 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2.3.5 地震动输入
    2.4 土层参数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2.4.1 土层的密度
        2.4.2 土层的泊松比
        2.4.3 土层的剪切波速
        2.4.4 覆土厚度及类别
        2.4.5 小结
    2.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2.6 结构刚度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2.7 结论
第3章 考虑 SSI三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连续梁桥的结构体系
    3.3 SSI 简化分析方法概述
        3.3.1 Penzien模型
        3.3.2 嵌固模型
        3.3.3 六弹簧模型
    3.4 研究方案与计算模型
        3.4.1 方案概况
        3.4.2 数值分析模型
    3.5 自由场分析与地震动输入
    3.6 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分析
        3.6.1 顺桥向地震响应分析
        3.6.2 横桥向地震响应分析
    3.7 结论
第4章 考虑SSI连续梁体系减震控制研究
    4.1 引言
    4.2 粘滞阻尼器减震控制分析
        4.2.1 模型的建立与阻尼器的模拟
        4.2.2 分析结果
        4.2.3 小结
    4.3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研究
        4.3.1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的构造及数值分析
        4.3.2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试验研究
        4.3.3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的简化计算
        4.3.4 小结
    4.4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减震控制分析
        4.4.1 模型的建立与阻尼器的模拟
        4.4.2 分析结果
        4.4.3 小结
    4.5 SSI对连续梁桥减震控制的影响分析
    4.6 结论
第5章 考虑 SSI大跨径连续梁桥振动台试验探索
    5.1 概述
    5.2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原理简介
    5.3 模型试验设计
        5.3.1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5.3.2 测点布置与试验加载制度
        5.3.3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实现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结构动力特性
        5.4.2 一致激励
        5.4.3 行波效应
        5.4.4 减震
    5.5 结论
第6章 神经网络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的应用
    6.1 概述
    6.2 神经网络模块设计
    6.3 试验方法的仿真分析
        6.3.1 试验系统的仿真
        6.3.2 时滞对网络预测的影响分析
    6.4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时滞补偿效果的定量判别
    6.5 结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大跨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发展概况
        1.1.2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受力特点
        1.1.3 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发展趋势
    1.2 桥梁结构的静力分析现状
    1.3 桥梁结构的动力分析现状
        1.3.1 结构动力理论的发展
        1.3.2 结构动力运动方程的建立
        1.3.3 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研究现状
        1.3.4 桥梁振动分析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工程概况
        2.1.1 设计标准及技术规范
        2.1.2 上部结构
        2.1.3 下部结构
        2.1.4 预应力体系
    2.2 全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土的弹性抗力及其分布规律
        2.2.2 群桩基础的简化计算方法
        2.2.3 全桥静力参数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 静力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下部结构静力参数分析
    3.1 桩土效应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
    3.2 地基土比例系数 m 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
    3.3 双肢薄壁墩墩身厚度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
    3.4 双肢薄壁墩墩身间距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
    3.5 双肢薄壁墩墩身高度对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动力特性分析
    4.1 桥梁概况
    4.2 计算原理
        4.2.1 ANSYS
        4.2.2 计算方法
    4.3 3 号、5 号桥墩最大悬臂状态振动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全桥结构振动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4.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冲击系数分析
    5.1 冲击系数
        5.1.1 冲击系数的定义
        5.1.2 冲击系数的计算
    5.2 车-桥系统模型
        5.2.1 车-桥系统模型概述
        5.2.2 基于 ANSYS 的车-桥系统模型的建立
    5.3 汽车行驶速度对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5.4 汽车重量对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四、群桩高墩大跨刚构一连续组合梁桥快速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2]曲线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措施优化研究[D]. 张立凡. 长安大学, 2020(06)
  • [3]尕玛羊曲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关键问题研究[D]. 刘安. 东南大学, 2018(12)
  • [4]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施工监控[D]. 韩飞. 长安大学, 2014(04)
  • [5]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4(05)
  • [6]矮墩三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力学性能分析[D]. 甘洪.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7]钢管混凝土桥墩在长联矮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与研究[D]. 周淑芬. 长安大学, 2012(07)
  • [8]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合拢影响因素分析[D]. 李帅. 山东大学, 2012(02)
  • [9]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D]. 周大兴. 北京工业大学, 2012(11)
  • [10]大跨矮墩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 李振华. 长沙理工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群桩高墩大跨度刚架-连续组合梁桥快速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