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面能够利用的空间不断缩小,建筑密度也越来越小。根据这一现实情况,地下商业建筑应运而出,其发展势头也越来越猛烈。这就更加剧的其弊端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也越来越多的发生在城市的枢纽地段。本文就地下商业建筑设计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地下建筑;商业;设计
引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导致了城市人口数量日益膨胀,因此地下建筑就成了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资源。地下商业建筑的数量与规模越来越大,而地下商业建筑设计问题关系到整个地下空间与地上区域的安全问题,只有高质量的设计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地下商业建筑,吸引足够的顾客,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1、我国目前地下商业建筑的现状
我国的地下工程始建于人防工程,地下商业建筑从20世纪80年代始于对人防空间的利用,但人防工程因其自身的特点,内部空间小,环境和安全设施都很差,根本就无法满足现代商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认识度的提高,地下商业建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和开发。目前我国地下商业建筑可分为以下几种:原人防工程改建的地下商业;住宅建筑一般地下配套商业;独立地下商业设施,如广场地下商场及地铁站内商业服务区;商业大厦地下商场;商业综合体地下多功能区等。
2、地下商业建筑的设计原则
2.1 地下商业建筑内的局部外观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内的局部外观设计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用结构形式的高科技设计手法,商人们为了炫耀其财力而利用这类高科技手法对最新材料进行较为夸张的艺术手段进行相关设计,这类设计手法下的地下商业建筑一般都具有现代美的特点,并且极具表现力;二是将可爱的动漫角色或卡通元素融入到地下商业建筑之中的设计手法,在地下商业建筑中,主打产品为婴幼儿类或儿童类的店铺外观可以用该设计手法进行相关设计,因其可爱幽默的艺术特点符合儿童审美,可以吸引相应的顾客流;三是传统美学或者古典美学的设计手法,在地下商场的设计中严格遵循和谐统一的美学意境进行建筑设计,实现地下商业建筑美观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2.2 地下商业建筑内空间效果的营造
设计要达到室内外化、街区化的视觉效果,使得地下商业建筑内中庭的职能更加完善,变化更加丰富。对地下商业建筑内的店铺进行各种装饰使得街区的制造效果更加丰富,表情更加突出,空间效果更加多变也更加合理。留有相应区域以举办各类大型活动,为加强室内与室外在空间上的渗透,可以考虑建筑顶部采用高硬度透明安全玻璃的设计,使得视野更加开阔。
要对地下商业建筑的公共设施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保证公共设施的安全性,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对公共区域与公共设施进行相关设计,比如设置残疾人方便通道与相关设施,还比如在儿童商业区设置儿童椅,既可以使顾客得到短暂的休息,为顾客提供了各种便利,又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产生消费行为。
2.3地下建筑内的安全出入口设计
地下商业建筑出入口是人流集散、方向转换及空间过渡的交通枢纽。作为连接地上地下空间的过渡空间,出入口的设计必须满足地下商业建筑功能空间的要求以及人流的通行要求。应该适应周围环境,满足城市的功能、交通、景观等各方面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下商业建筑的人流较为集中,合理设置出入口十分重要。安全出入口应有足够的数量和宽度,均匀布置;应与所服务的面积上最大人流密度相适应,以保证人流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通过。
2.2通风设计
对于通风方式应该采用机械通风,特别是夏季,由于地面和地下温差的影响,墙面和地面容易产生凝结水,使其室内相对湿度升高,对外面进来的空气进行除湿降温,必要时进行空调处理,使其室内温度保持在18 ℃~25 ℃,相对湿度保持在70 %~85 %的状态下,使地下空间成为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
2.4地下建筑内的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地下商业空间建筑一般应设自动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主要有两大类:自动水灭火和自动气体灭火。具体采用何种系统应根据建筑用途及其重要性、火灾特性和火灾危险性等综合因素进行。由于其内部建筑结构、装修材料的不同,在选择探测器的种类时,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对火灾探测设备的选型及其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
3、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中三个重要方面
3.1地下商业建筑中的商业业态
根据消费者的购物目的与购物需求对商业业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并且要保证各个商业区部分设计上的连贯性,如超市购物区域业态的连续,餐饮业态的连续等,使得人流量可以较为集中。需要通过商品展示来吸引顾客的商品如服装店、季节性商品店等要设置在较低楼层,以实现盈利的最大化。而家具店等店铺可以适当设置在较高楼层,商业业态和相关设施的配置要完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设计时要融入一定的时尚元素,店铺的门面设计与室内装修设计要有足够特点,符合店铺经营主体,从而吸引消费人群。店铺中商品位置的摆放要有相应层次,整洁有序,使得消费者可以轻松地找到所需要的商品。
3.2地下商业建筑中的交通组织
为了提高人们在地下商业建筑中的舒适度,使得购物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可以多设置扶手电梯与垂直电梯,也可以起到引导客流的作用,增加了高层店铺的人流量。在平面交通中,尽量围绕中庭多设置主干道与次级道路,使得顾客的视野较为开阔,尽可能多的注意到周围商店。避免总是让顾客走重复的路,以免重复的店铺降低了顾客的消费额情绪,而且许多次级店面的人流量就过少。可以将收银台,休息座椅等设置在次级店面周围,店铺也可以在两侧都设置出入口,以增加人流量。
3.3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防治与疏散
地下商业建筑内必须禁止吸烟,粘贴禁烟标志。装修过程中不使用易燃木质材料或者易燃材料,除去相关餐饮店外,禁止使用明火。地下商业建筑中的疏散楼梯与疏散通道应按规范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人员疏散距离要尽可能的短,设置标志清晰的指示牌,并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节省人员疏散时间,使得人员疏散效率加快,减少人员伤亡。疏散通道要保持通畅,不能设置障碍物,避免设置台阶,排烟口与排烟方式的设置要合理,按要求进行排烟设计,确保排烟措施的有效。做好消防措施,完善火灾感知系统对火灾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报警,要设置足够数量灭火器在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并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结束语
在倡导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作为城市的地下空间它是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建筑师们应从建筑环境设计方面多作研究,进行适度地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整体设计,来改善地下商业建筑的环境,从而适应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穗兴.基于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郑小伟.师海丽.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要点及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
[3]杨毅.试论现代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017
论文作者:关一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地下论文; 商业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火灾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出入口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