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创造性论文,历史进程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精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使全党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是历史和逻辑的必然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在国际社会主义出现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科学技术以前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经过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党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就是我们党在成功地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

一、打开一条新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在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一九七八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是新时期历史的起点,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全面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中国“文化大革命”严重教训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新道路的主要标志是:明确了主题,确立了战略布局,提出了核心内容和基本观点。

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它是邓小平理论的最高范畴,准确地概括了这一理论的本质。它的提出,是新道路的最主要的标志。

战略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核心内容: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基本观点:改革、开放、搞活,四项基本原则,小康目标,中国式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等。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邓小平领导全党在揭批“四人帮”和作《历史决议》过程中,进行理论是非和历史是非的彻底清理,恢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貌。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邓小平理论对马列主义、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关系。邓小平提出的观点甚至语言,许多都是从毛泽东那里来的,或者是毛泽东曾经说过的。如: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个现代化,三个世界理论,两手抓,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等等。邓小平说:“基本点还是那么多”,“我们有许多基本原则还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生前确定的”(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09页。),“我们现在还是按照毛主席、周总理画的蓝图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09页。)

然而,也正像邓小平所说:“我们也有发展。”所谓发展,最重要的是根本思路已经不同,强调的重点已经不同。在纠正错误的东西,继承正确的东西的过程中,邓小平对怎样搞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并且开始孕育着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突破。

下面,根据新发表的材料和近年研究成果,对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一点认识:

(1)在一九七五年整顿中, 邓小平已经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九七五年,邓小平在领导整顿工作时,同“四人帮”在一系列问题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涉及广泛领域。但中心问题是:要不要搞“四化”,要不要发展生产力。从新发表的材料看,他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开始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的深刻思考。他说:“现在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也要有个物质基础。不然怎么过渡到共产主义?各取所需,是要有丰富的物质基础。这同‘唯生产力论’是两回事。”(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4页。)他又说:“我们反对‘唯生产力论’,但是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搞生产,不能不搞科学技术。我们强调劳动生产率,强调科学技术,不能算作唯生产力论。如果不讲这些,还能说得上社会主义总路线吗?我们总是要把革命和生产都搞好才行嘛”(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8页。)。他还说“中国这么多人口,国民经济搞不上去怎么行,我们一定要搞上去。批唯生产力论谁还敢抓生产?现在把什么都说成是资产阶级法权,多劳多得是应该的,也叫资产阶级法权吗?搞生产究竟用什么东西作为动力?”(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0—11页。)在那理论是非颠倒的年月,邓小平直言不讳地说出这样一些至理名言,这该有多大的勇气!

一九七五年整顿中,在同“四人帮”的严重政治斗争中,促使邓小平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构成邓小平理论重要内容的许多问题提出来了,并做了初步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工作。邓小平已经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核心问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了初步的新的认识。正如他后来回顾这段历史时所说的那样:我们从那时起就批判了穷共产主义,就试图进行工作重点的转移,就开始了拨乱反正和改革的试验。

可以说,一九七五年的整顿,是邓小平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是邓小平理论的酝酿阶段。

(2)一九七八年九月邓小平北方之行讲话, 集中反映了他在历史转折前夕的理论思考

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三日到二十日,邓小平访朝归来,视察黑龙江、吉林、辽宁、沈阳军区、鞍山、天津等地,“一路煽风点火”,发表了六次讲话。过去,我们对这些谈话中关于思想路线和工作重点转移的内容比较熟悉。从新发表的材料看,在这些讲话中,邓小平还提出许多关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很值得重视。比如,他指出:我国体制,包括机构体制、企业管理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西,要重新考虑。上层建筑非改不可。要加大地方权利,特别是企业的权利。关起门来不行,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要在技术上、管理上都来个革命,不要改良,不要修修补补,要讲责任制。企业和生产队都应该搞集体市场、自留地。要真正搞按劳分配,不能搞平均主义,毛泽东同志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必须按照经济规律来管理经济。

邓小平北方之行讲话,有着丰富的内容,集中反映了他在历史转折前夕的理论思考,其主要观点后来形成被称为第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的著名讲话。如果与十三年后一九九二年南方之行和第二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联系起来,对照学习,会对邓小平理论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得更加深刻。

(3)邓小平提出工作重点转移的过程和意义

如上所述,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想法,邓小平在一九七五年就已经有了。他的心情是很急切的。一九七七年八月,他刚刚复出不久就说:我们要把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但总要有一个时间限制”(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35页。)。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七日,他在听取沈阳军区常委汇报时提出,搞运动不能没有底,要尽快转入正常工作。以后,他又多次提出这个意见。党中央接受了这个意见,工作重点转移成为中央工作会议首要议题。

由于当时主持工作的中央主要领导人,不敢从根本上触动毛泽东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曾把这一本来具有重大意义的转移,当作一般工作的转换。从邓小平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八年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提出工作重点转移,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角度提出的,这是一条与“以阶级斗争为纲”完全对立的政治路线。在中央工作会议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下,经过许多同志的共同努力,我们党从政治上到理论上彻底推倒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

在什么意义上实现工作重点转移,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如果只是一般工作转换的意义,那末,三中全会就不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也不会具有重大理论意义。邓小平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认识和提出工作重点转移问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问题。这是新道路的核心内容。新时期历史的起点和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在这里统一了。

(4)邓小平提出的“新道路”具有完整丰富的内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提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任务的时候,就鲜明地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战略布局。邓小平还及时提出并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提出,现在关于民主的问题讨论的不够,这个问题很重要,要展开讨论。现在报纸上的宣传,理论上的讨论,要把民主、法制这个问题讲一讲,这个问题多年没讲了。他及时提出民主和法制要“两手抓”。一九七九年九月,他在讨论修改叶剑英的国庆三十周年讲话稿时提出,要把尊重集中、加强纪律、顾全大局、先公后私、优良的道德风尚等方面的内容加进去,讲话稿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根据邓小平等同志的意见,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国庆讲话明确提出建设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任务。

指出这一方面,对于完整理解“新道路”的涵义十分重要。四项基本原则是“新道路”的基础。邓小平曾多次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新道路”表述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5)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初期思考和实践

搞四化,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改革开放,这一点,邓小平在一九七五年就已经认识到了。对他来说,改革开放与工作重点转移是连在一起思考,同时提出的。

由于“文化大革命”对生产秩序和规章制度的严重破坏,在一九七五年首先是恢复的问题。打倒“四人帮”以后的一九七七年,邓小平就及时提出改革问题。他说:苏联的体制并不好,僵化,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非改不可。主要问题是把人捆得死死的,基层没有活力。要权利下放,调动基层包括工厂和农村的积极性。还要加强责任制。在农业上,他提出要靠政策解决问题,各地不要等中央的精神,要自己摸索。这就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业改革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有力地支持了农业改革。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所写的讲话提纲中有这样一段话:“权利下放,自主权同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产品质量)来调节。”(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98页。)这反映了他对计划和市场问题的最初思考。

我国较早实行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当时,邓小平说:“所谓开放,是指大量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来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119页。 )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都有一个过程。在利用外资问题上突破稍晚,这是一个敏感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是最好的。邓小平突破了这个观念。他在一九七八年五月说:现在西方国家“资金没有出路,可是他们借钱给我们,我们又不干,非常蠢”。(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67页。)以后,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我国在开放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邓小平逐步形成完整的对外开放思想。

(6 )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目标的概念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思考

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目标的新概念,是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国情,又同世界上发达国家作比较而得出来的。从新发表的材料看,他在一九七五年就注意到人均收入的国际比较。他说:即使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由于人口多,人均国民收入还是很低的。达到西方国家水平至少要五十年。而到那时,他们又发展了。一九七七年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承认落后,不要怕丑。最近我跟外国人谈话都是讲这些话”。(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45页。)“承认落后就有希望。”(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45页。)这是一种明智的、清醒的估计。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一九七九年三月和四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上的“左”的教训,明确提出了要从国情出发搞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就在这期间,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到年底又提出了小康目标。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根据实际,“把标准放低一点”。

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自然会提这样一个问题,即中国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经过一段酝酿和思考的时间,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逐步地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九七八年,邓小平说:“资本主义要消灭,这是一个很长期的斗争。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73页。)一九七七年,他又说:“人们都说中国是个大国,其实只有两点大,一是人口多,二是地方大。就发展水平来说,是个小国。”(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48页。)他还说,搞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教训就是不要超越阶段。所有这些重要认识,反映到叶剑英国庆三十周年讲话中,孕育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诞生。到一九八一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历史决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

(7)坚持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为我国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这是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重要条件

当七十年代中后期酝酿和实现工作重点转移时,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基本上是建立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上的。尽管自七十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已开始出现和平与发展的趋势,但在当时,美苏争霸仍然是世界的主要矛盾,世界充满战争危险。在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指导下,我国支持第三世界的和平因素,同时建立了“一条线”的国际反霸战略,争取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这是工作重点转移得以实现的重要国际条件。“一条线”,是从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中日建交开始,到一九七八年下半年中美建交谈判成功、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建立起来的。我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就是在实行“一条线”战略的国际背景下实现的。以后,由于中美,中苏,美苏关系的变化,我国逐步改变了“一条线”的战略,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强调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这时,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趋势日渐明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邓小平以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这一新判断,代替了战争与革命的判断,作出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和全面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8)主持起草《历史决议》对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从领导揭批“四人帮”,到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对于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亲自主持和精心指导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先后发表指导性谈话九次之多。他指导起草决议的过程,也就是与全党一起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思考如何开辟未来发展新道路的过程。邓小平强调,历史决议的核心,就是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历史决议》全面地记录了这一理论成果。其中的“十条”是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最初概括。《历史决议》作出后,关于如何搞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也就基本形成了。邓小平对国际共产主义经验教训的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教训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都在作《历史决议》过程中得到深化。

《历史决议》的作出,为十二大的召开,为改革开放新高潮的到来,为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关于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重大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已为后来的实践所充分证明。

二、第二次飞跃

——从十二大到十四大,在全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把新时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曾经概括为两句话:拨乱反正,全面改革。拨乱反正在十二大以前就基本完成,十二大以后进入了全面改革。在拨乱反正中,打开了一条新路。在全面改革中,继续探索,形成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十二大以后,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全面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变革。我们党经受了国内严重政治风波的考验,经受了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经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制裁和和平演变的巨大压力。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继续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并及时总结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不断地向前推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邓小平理论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思想上不断突破,体系上不断完善。一九八七年党的十三大,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并把这一理论的内容初步概括为十二条,提出“二次飞跃”的思想。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大完整地提出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

从十二大到十四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在全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邓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讲了许多马恩列斯毛没有说过的“新话”,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实现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新的创造发展,已经被实践所证明。说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现我们党第一次认识上的飞跃之后的第二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就在这里。

在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如果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更多地表现在恢复和继承方面,那么,十二大以后,则更多地表现在发展方面。当然,在继承中已有发展,在发展中仍有继承。

实现二次飞跃的主要标志,表现为若干个“第一次”:

(1)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马恩列斯毛都没有用过“本质”这个词来概括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和实行按需分配,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要求而创造物质基础。他们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未来社会的生产关系等也作出过描述。但他们也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要根据今后的实践来决定。马克思、恩格斯的态度非常正确。但是,斯大林把马恩包括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描述作为社会主义的模式加以僵化,固定,以为坚持了这些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这是多年来社会主义没有搞好的根本原因之一。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严重挫折中认识到这些道理,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七十多年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科学概括。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在实践上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统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他没有论述过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还有一个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看到社会主义发展的艰巨性,提出每一个大的阶段包括若干个小阶段的思想。并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他预见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斯大林提出可以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并在一九三六年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以后,苏联一直是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邓小平说:苏联一直说大话,“其中赫鲁晓夫说的最大, 他说一九八0年建成共产主义。 他的大话吹破了。 ”(注:《邓小平思想年谱》第344页。)中国也有过这样的严重教训。一九五九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时,把社会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当时提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是非常可贵的,这是从“大跃进”的挫折中得出来的,已经接近初级阶段的意思。邓小平和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前人提供的思想基础上,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和十五大对此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写入党纲,“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注:引自十五大报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说明,搞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要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出发来确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可以超越的。在这方面,想在很短的时间里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程是完全脱离实际的。

(3)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无计划性,束缚生产力发展。而“社会一旦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57页。)这是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中, 得出的逻辑结论。列宁也认为:“只要还存在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利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注:《列宁全集》第13卷,第124页。 )但是列宁在俄国实行了一段军事共产主义以后,认识有了变化,搞了新经济政策,宣布必须全力扩展商品流通。斯大林继承了列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存在商品,但他认为,商品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外壳)。毛泽东比斯大林前进了一步,不但肯定生活资料是商品,而且肯定承认某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尽管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承认社会主义存在商品,但他们一直认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这成了不可移易的基本原理。邓小平根据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实际情况的变化,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的理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标志之一的传统观念。他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大胆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一个伟大创举”,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4)第一次提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革命

所谓改革,就是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改革,这首先是承认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要不要通过改革来解决这一矛盾。按照马克思当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他没有说过社会主义改革问题。恩格斯晚年预言:“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该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列宁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说:“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注:引自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并且强调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最根本的手段。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倒退了,他在一九三八年主持编写《联共(布)党史》时断言,苏联社会不存在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完全适合的”,苏联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注:《斯大林文选》上卷,第202页。)。当然也就无所谓改革了。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冲破了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的传统观念和“完全适合”论的束缚,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注:引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邓小平继承了前人正确的思想,进而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改革,这种改革实质上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这是前人所没有表述过的,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所作的科学回答。邓小平全面阐述了改革的性质、目的、范围、步骤、方式等,形成一整套社会主义改革理论,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又是第一次。

邓小平为什么把改革说成是革命?改革和革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说,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就引起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来说,改革不亚于一场革命。我国的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当然,这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恰恰相反,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在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改革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和紧迫。把改革称之为革命,更加显示了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广泛性、深刻性,以提高全党进行这场伟大变革的自觉性。

(5)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但是他们不可能阐述社会主义在某些国家取得胜利的条件下,这些国家的对外开放问题。列宁面临这样的实际问题,他认识到:“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注:《列宁全集》第41卷,第167页。 )这是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问题。但是,自从二战以后,两个阵营形成,冷战开始,斯大林由此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把社会主义世界同资本主义世界隔绝了。以后,社会主义国家信息不灵,错过科技革命的机会,与这个理论有很大关系。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还是想利用一切可能与西方发展经济关系。但是,由于国际形势不允许,主要还是由于“左”的影响,我国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严重教训,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条件下,提出一整套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6)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著作中提出,在任何社会,科学都是一般的社会生产力,而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由于科学并入了生产,因而它也就成了“直接的生产力”。这就肯定了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他曾提出过:俄国的公有制加上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就等于共产主义。他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但是,把科学技术从生产力诸要素中突出出来,提到第一位,是邓小平。周恩来说过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继承了这个思想,根据七八十年代科技革命的实际,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的论断。到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更加证明邓小平论断的正确。从“一般生产力”到“直接生产力”,再到“第一生产力”,人们对生产力内涵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深化。

(7)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理论

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从来是我们党成功地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前提。马克思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分析了国际、主要是欧洲的形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英、法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他在晚年预计到,在上述国家带动下,落后的俄国也可能跨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发生革命。五十年以后,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提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段革命的时代观,首先在俄国成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根据列宁主义时代观,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世界环境,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在七十年代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和战争与革命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列宁时代观的基础上的。邓小平思考了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俄国革命以后六十多年,中国革命以后三十年,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根据七十年代以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时代观。

(8)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怎样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一个国家分裂成两种社会制度的统一的问题,这是马恩列斯都没有经历过的。五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提出过和平解决中国大陆与台湾统一的设想。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台湾、香港、澳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中,完整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理论。香港回归祖国一年多的成功实践表明,“一国两制”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还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的“第一次”,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新阐述、新成果、新高度

——十四大以来,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实践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一九八九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统一全党思想,这是江泽民和党中央立足国内国际大局,牢牢抓住的关键问题。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把邓小平理论概括为九条,使这一理论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并且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十五大报告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作了新的阐述。指出,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对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和历史地位的确立,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领导全党经受住了来自国际的和国内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以及自然界的严峻考验,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的理论成果。

新成果主要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四大以来,改革和建设进入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党中央深刻认识到: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对于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为此,十五大报告在十三大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进一步阐发,强调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指出了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国情的极端重要性,系统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制度。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江泽民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长期的实践经验,精辟地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做到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他在一九九五年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二十字大局的方针,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他还强调,全面正确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注意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在实践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右反右,有“左”反“左”。在反对一种错误倾向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另一种错误倾向。

关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在作了各种提法的比较之后,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意见得到邓小平的肯定并在党的十四大上被通过,最终解决了这个困扰我们多年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这一体制的基本框架,对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大力推进财政、税收、金融等各方面体制改革,作出具体规定,对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画出一个清晰的蓝图。一九九三年六月,根据我国经济出现的投资和消费增长过快、金融秩序混乱、物价涨幅过高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作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定,经过三年努力取得成功。中央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十五大总结了这一经验,强调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去年以来,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国家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手段,采取鼓励出口,扩大内需,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等重大措施,已经开始收到效果。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搞市场经济正在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

关于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对前两步目标作了较多论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而提出下世纪前十年的奋斗目标,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这就使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化了。更为重要的是,党中央提出为实现奋斗目标而必须实施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在这次全会的闭幕式上,江泽民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著名讲话。江泽民提出的一系列论述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战略的思想,深化了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问题是一个重大而又敏感的理论课题。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所有制结构,包括怎样理解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包括怎样认识股份制。三是怎样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十四大以后,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实践迫使我们党必须从理论上给以回答。十五大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的实践,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关于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曾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形式为补充;以后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十五大将这一方针,用“基本制度”固定下来。关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十五大指出,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补充”的地位。在分配问题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不但活劳动创造价值,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也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因此,十五大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十四大以来,这个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改革的关键。党在艰苦的探索中,对国有企业改革积累了许多新经验,认识上有了深刻的变化。这主要是:从着眼于搞好每个企业,转向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从注重调整企业与国家的利益分配、减税让利,转向制度创新、转换机制;从主要抓企业自身改革,转向企业改革与各项配套改革同步推进,等等。根据十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的经验,江泽民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五大进一步阐明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并且提出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分类指导,抓大放小,实施战略性改组,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等项改革措施。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十四大以来党在这方面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就是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变“人治”为“法治”,把整个国家真正转到法治的轨道上来,一九九六年,江泽民提出“实行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思想。此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个基本方针定了下来。十五大又把这一方针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两手抓”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又一次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一九九四年初,江泽民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完整而明确的行动纲领和奋斗方向。他提出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关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等许多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十五大从文化的角度阐发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关于党的建设。邓小平在毛泽东党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新时期党建理论。他在晚年,向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作了许多政治交代,其中有一句令人难忘的话就是:“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一开始就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而且持续不懈地抓下去。十四届四中全会在江泽民的指导下,专门对党的建设作出决议,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任务和总目标,这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江泽民针对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埋头业务、埋头经济工作而忽视政治的倾向,在多次会议上严肃地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党的队伍拒腐防变的能力,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正是根据这样一个严峻的情况,党中央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十五大提出:要把反腐败斗争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之中,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位置。党中央已经和正在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此外,党中央在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科技教育、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一国两制,以及在外交、统战、民族、宗教等多个方面,都提出许多重要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所作出的多方面丰富和发展,集中地体现在十五大报告中。《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创造性地运用了邓小平理论解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新的成果。这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概括起来说,就是“新阐述,新成果,新高度”。

十四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建设上的显著特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思路更加清晰,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办法措施逐步明确而具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先是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战略布局。十二届六中全会又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十三大规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到十五大,则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同时,我们党逐渐摸索和掌握了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规律,逐步建立起比较明确的具体制度,制定出各个方面的具体政策。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总揽全局,站在跨世纪的高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经济上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在改革开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这是建国以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现在我们正在加倍努力,力争在二0二0年实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各项制度将更加定型化的要求。

标签:;  ;  ;  ;  ;  ;  ;  ;  ;  ;  ;  

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