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道路桥梁的建设不仅能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更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使道路畅通无阻。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在现有技术能力下,切实依照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定符合施工项目的技术标准与操作流程,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关键词:道桥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一、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性质
道路桥梁工程的勘探具有时空跨度大、量大、线长等特征,是一项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涉及方面广的综合性社会工作。
(一)意外风险极高
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包含了搬卸安装、岩心取样、机械设备装运、路基的爆破、碾压等工作。因为这些建设项目的施工的独特性,同时又是以人体劳动力为主,所以就决定了道路桥梁建设的危险因素多,意外出现率较高的性质。
(二)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周期较长
一个道路桥梁项目的完成,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道路桥梁的施工周期较长,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一般不会间断,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在一年到七年。在这段不算很长也不算很短的时间内会给施工人员的生活计划带来很大程度的不便,有时也会给施工企业带了很多不便。
(三)项目建设人员的流动性较强
道桥建设的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主要分为一下三种情况:第一,施工团队在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工地进行流动;第二,施工人员在一个工地现场的多个施工地方流动;第三,各个岗位的工人在同一个工地进行流动。
二、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存在问题
(一)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人员素质低、技术差
施工管理以及技术人员是道桥工程施工的关键和重点,整个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是由施工以及技术人员来完成的,但是由于道路工程施工企业在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招聘培训环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导致一些低素质、低水平、低能力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人到道路工程施工中。
(二)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
控制制度与管理体系是道路施工企业做好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在一定的控制制度与管理体系监督与管理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才可以真正的做好道路施工工作,提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道路施工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三)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执行力不够
尽管很多的道桥工程施工企业建立了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制度,但是由于执行力不够,使得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制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执行力不够,也是影响道桥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
(四)道桥施工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性不高
有些道桥施工企业存在着无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甚至国家法律法规,出现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常识,使得道桥安全管理问题百出。另一方面.作为道桥施工监工方的监理单位,安全责任性不高,随意将分支机构承包给他人,有的监理单位跨区域监理好几个项目,对道桥施工安全施工造成恶劣影响。
三、提高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
1.混凝土搅拌
搅拌主要是为了确保钢纤维混凝土在混凝土基体中能够均匀分布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钢纤维混凝土的路桥梁表面施工中应采取机械搅拌手段,一般选取反锥式或者强制式搅拌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确保钢纤维混凝土能够均匀搅拌,投料应按照一定顺序:水泥—粗集料—钢纤维,其中纤维应分三次分别投入,并干拌均匀后再加水,一般搅拌时间为2~3分钟。
2.浇注与振捣
在浇注钢纤维混凝土时,要确保浇注接头不明显且浇注要持续进行。为保证钢纤维的二维分布,最好选择平板振动器振捣成型。当选用振捣棒时,为确保边角的混凝土严密,最好将钢纤维呈纵向条状集束排列,这样便于抵抗板体的收缩应力、温度应力和荷载之间的传递。
(二)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技术
1.合理选择路堤填料
在进行台背路堤筑之前,应有目标性地选择施工路段填料,对可能选择的土壤进行对比试验,其中试验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土壤的液限与塑料测定;二是不同的土壤在同一个压实机具作用下,达到同等压实度,此时应加强对压实变数与松铺厚度之间的关系,经过试验获得各种土壤的技术指标,选出最适合的土壤作为填料;三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提倡就地选材,有关材料的选择方面,应选择容量大的砂类土或者渗水性能良好的材料。
2.提高压实强度
应该认识到,台背路堤填土和锥坡填土一起进行,并按照设计宽度一次性完成填土,在分层填筑时,每一层的压实厚度不能超过15cm。正确的施工顺序是:卸土、洒水、推土机平整、人工平整、压路机碾压、检测压实度。在压路机的碾压过程中,既要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又注意保护台身。
3.道路桥梁施工的路基排水技术
由道路桥梁施工的基本质量要求可知,水对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很多路基病害都是由于水的侵蚀而产生的。因此,从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必须加强道路桥梁的排水工作,以形成排水体系,并和地区的排水规划相协调。在桥梁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排水工作,以避免由于多种原因而产生的水患,而给路面、路基施工而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道路桥梁路基排水主要涉及到几个方面:一是地面排水。最常采取的地面排水设施就是截水沟、边沟、急流槽和地表排水管。目前道路桥梁施工多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原始的逢沟设涵方式也有了进一步改进,加强了桥线两侧的沟渠布置,减少了穿越路线的涵洞等,有效提高了桥梁路基的质量。二是路面排水。路面排水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路桥梁表面中的降水迅速排除,以减少水从路面渗入,避免对路基边坡的冲刷。将雨水排出路面,一方面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的外侧设置混凝土预制板或者现浇拦水袋。另一方面是分散排水,大多在地势平坦的西北地区,除了对桥梁的路肩进行硬化并加固路基边坡以外,还要避免由于边坡植物的生长而遮挡横向排水出路,主要通过设置排水沟、硬化路肩等方式解决。
(三)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为保证路桥工程整体质量,需要做好路桥施工的技术管理。路桥施工的技术管理包含了整个工程各个环节技术方面的问题。例如施工技术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以及纠正等。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各个环节技术环节的质量问题,也能保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得到合适有有效地运用,没有失误问题出现。
(四)工程保护和验收
桥梁工程施工中会出现有些分项、分部工程已经竣工,而尚有其它部分仍在建设中的情况,如果不对竣工部分及以保护,将使整个工程质量存在隐患。因此施工计划要完善,做好质量保护工作。桥梁工程验收时,要特别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验。隐蔽工程由于会在后期被其他工序覆盖,终检存在较大局限性,且其质量如果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体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因此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检验隐蔽工程质量。未经验收或验收后不合格的,不能进入下一施工工序。
四、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周边环境的质量,尤其是与自身关系密切的公路工程,为了建设人们群众高质量的路桥施工工程,怎样在新形势下运用好施工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不断运用高新技术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从根本上促进道路桥梁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娄淑景.关于道桥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63-64.
[2]韩志波.关于道桥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181.
论文作者:安会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路基论文; 道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