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图书多如牛毛市场发热头脑要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如牛毛论文,头脑论文,图书论文,电脑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子、邮电从引进到自编
回顾电子出版社和邮电出版社电脑图书出版的历史,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引进和自编的关系。时滞性限定了自编书的发展。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通讯技术和通讯工具大大发展,专业人员水平有所提高,国外软件商有意识地提前公布试验版并且在开发软件西文版的同时培养国内专家开发中文版,这就使得海内外出版的时间差大大缩短。中国人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要求,对于一些普及读物和教材来说还是自编书更合口味。
在一些核心技术无法自编的情况下,90年代初电子工业社引进和自编电脑书为1:1。随着情况的变化,引进和自编的比重现已达到3:7,旦引进的角度起了一些变化,普及型减少,核心技术、提高类型的则有所增加。邮电社出电脑书是从自编开始的,90年代初,邮电社大规模引进了一批高质量的电脑书,迅速占领了市场,奠定了日后入围“三国”的基础。此后,随着国内技术的进步,邮电社的选题中自编书的比重逐步增大,目前占到了全部品种的80%左右。
清华的“金字塔”
这指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电脑图书选题结构。清华的读者群,不是盲目的对象整体,而是分层次、分门类、分时间、结构科学的读者群落,相应地选题开发也就形成立体的金字塔结构。
教材和考试用书是金字塔结构中的底座部分。目前中国有3个有关计算机的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与资格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国借用英国剑桥技能测试,这三个考试的辅导教材叫得最响、份额最大的还是清华出版社的品种。年底清华社又有一个大的动作,即与中央电视台、北京基础教育培训中心合作推出《迎接新世纪丛书》,分网络和多媒体两大块,共10种书。
金字塔的中间部分则是一些流行软件和普及型图书,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部分,一些重点图书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通向塔顶添砖加瓦。
最顶端是为最小群体服务的高级教材和学术专著。学术者著印数小,是赔钱的买卖,但专著与出版社产值并非截然相悖而是相辅相成的,量大、面广的图书为专著提供资金,专著又反过来提高出版社声誉,从而促进普通图书的销售。
一匹黑马——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80年代初就出版了第一批电脑图书,但市场反映并不好。1996年,机工社开始了对电脑图书市场的第二次冲击。机工社通过准确的市场分析首先确定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出“给专业人员看的普及书”,因为这个层次的书在市场上相对来说是空白,而中高级人员是最具购买力的群体,于是从国外最新资源中成批地引进,迅速出版,终于一炮打响。如1997年微软公司NT产品推广得力,但市场缺乏一套有份量的NT技术参考丛书,机工社趁机推出《WindowsNT与Web站点资源书库》,市场反响良好。机工社成功的另一要素是结构良好的系列化出版,如特版精品丛书、网络安全技术丛书、现代数据库丛书等。
“战国时代”的来临
前几年一提电脑书人们会告诉你那是“电子”、“邮电”和“清华”的天下,而如今“三国时代”似乎大有被打破之势,迅速崛起的一些出版社,如机械工业、科技出版社、北大出版社等都以迅猛之势表明了重造列强纷争的“战国时代”之意。从选题到营销,这个市场的硝烟味浓了起来。
尤其在今年,在总体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电脑图书仍然坚挺甚至稳步上升,于一片冷清中来了个“热启动”。据悉许多省市批销中心今年的发货中电脑图书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量,而出版社的码洋也因此得到了保证,如人民邮电出版社今年1-8月电脑图书的销货码洋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今年5月在昆明科技社订货会上,7000多万元的订货码洋令人振奋,尤其是电脑书作为科技书中辐射面最广、最具活力的一种更是让许多人青睐有加。
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言,电脑图书从理论上说不仅形势大好,前景也应无限美好,因为图书与应用市场的发展应是同步的,我国的电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则电脑图书也应有相应大的拓展空间,即所谓技术带动市场。美好的前景不只出现在专家的眼中,也出现在所有人的眼中,于是这就成为了若干出版社抢滩电脑图书市场的最好解释——据说全国所有的科技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几乎都多多少少涉及到了这个领域。有关电脑书能赚钱的意识正无声地膨胀,成了一帖兴奋剂。
然而,就在同时,一些暗示性的信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今年国外的电脑图书有所下滑,这对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的电脑图书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再如虽然总体调拨量回款量仍保持增长势头,但部分城市店已发出不太乐观的信号。美味的蛋糕大家都可以吃,但如果吃得不得法,蛋糕也许就变成一锅玉米粥了。
对系列化制作的反思
我们有句老话叫作“人多力量大”,让人不禁联想起另一句话“书多力量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谁都想在拥挤的书店里占据最大的空间,最大范围地冲击读者的视野,于是越来越多的品种被制作出来,成套的大系列不断出笼,摆上书架,但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这当中有多少书真正被读者带回了家,又有多少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呢?或许微软的例子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微软的图书品种其实并不多,但它却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并带来丰厚的利润率。当然微软作为世界软件业的先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至少我们知道了市场份额和品种并非成正比,最终取胜的内在法宝还是品质。现在不少出版社都在提精品战略,但在一味扩充品种的同时还有多少精力来把书做深、做透呢?比如Windows98软件推出后市场反映褒贬不一,出版社是否做到了深入调查,分析原因,进行深层开发,出版一些有的放矢的书,而不仅仅是把现成的书拿来翻译呢?有一些出书规模并不起眼的出版社,如西安电子、成都电子、北航等都有一些很好的电脑书,如能保持一定品种的同时把自己的特色做足的话应该是有一席之地的。相反,也有的出版社在以前并无太大优势的情况下一下子推出上百种电脑书,且首印2万册,冲入这个已经白热化的市场,让一些先行一步的出版社不禁为他们捏一把汗。
另外在系列化的问题上似乎也有可商榷的地方。现在出版社做书系列化已成风气,有的出版社系列化程度高达90%。系列化本身对读者来说是好事,因为它有完整性,但对出版社来说却必须兼顾畅销和不畅销品种,而且目前的系列都较大,动辄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所以有一定风险。在系列的安排上出版社的主观性太强,往往认为我给读者的是最好的,但实际读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出版社并不十分明了,多是在书出来以后才知道对不对读者胃口。这与出版社的尚不发达的信息监控有关。如果出版社能做到像可口可乐公司知道顾客将往饮料里加几块冰一样了解读者的预期,那么针对性会大大加强,在系列的安排上也就可以弱化一些,比如说把系列做小一些,以便及时调整。
社店关系:从“背靠背”到“面对面”
卖书人不懂书,这一直是一个影响流通的问题,这个问题放在电脑书上来看就尤为严重了。因为不懂,所以不知道该介绍什么样的书,只能人云亦云,也就不能和顾客交流,得到反馈信息,出版社最重要的信息监控渠道也就落空了,故而形成你只管做书,我只管卖书,没有沟通的“背靠背”局面。机工社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在5月科技图书订货会上做了一次尝试,为书店的人举办讲座,从本社的出书思路讲起,详细分析了电脑市场的流行产品、市场动态以及相关的基本常识后,再来介绍自己的书,结果非常成功,令人羡慕的2000万订货码洋不能不说与之相关。之后清华、邮电、电子等出版社都举办过类似的讲座。但这仅仅是从“背靠背”迈出的第一步,要做到真正的“脸对脸”不是一年举办一两次讲座就能解决的,而应靠常年不间断的联络和沟通。以往出版社更多的是码洋管理,注重的是一本书的利润,以为这就是市场反馈,实际上更准确的信息应该来自品种管理,也就是具体分析某一本书的流向,即书流向什么地区,流向什么读者群,量有多大等。一些先进的手段,比如店社联网是完成这个工作的重要保证。
大市场呼唤大竞争,电脑图书市场广阔的前景充满诱惑,但正如电脑这种聪明而又古怪的机器一样,热启动之后如没有正常的程序,那它完全有可能把你的工作搅得一团糟,所以我们的电脑图书市场需要的是清醒的认识和有规律的操作,而不是盲目冒进与躁动。
标签:电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