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_大学论文

关于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_大学论文

对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若干问题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0)08-0001-08

教育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融于家庭、同伴群体、学校、社会等不同群体和领域之中。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关系群体中的教育现象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这些规律和特征的把握则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维与哲学理论的指导。正如叶澜教授所言:“哲学在理论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对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高等教育的理解,我们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对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实践的内在基础进行探究,把握教育的目的与价值,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实践的品质。笔者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对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哲学思考,曾提出过一些观点。例如,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整体的、潜移默化的、偶然的;大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大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优秀大学生成长的关键,大学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加温、淬火”的作用;大学教育应起于知识、止于境界;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不能用无知去研究未知,有多少资料做多少东西,结论是“长”出来的,“通”是学问的最高境界,读自己这本书等。本文运用哲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中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纠缠不清,既对立又统一、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辨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共同讨论和思考。

一、教育与办学

教育与办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办学是为了教育,但不等于教育。在处理教育与办学关系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高等学校领导者往往考虑比较多的是办学,如学校的稳定、改革、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校资源的获取、教师的引进,学校的招生、毕业生就业等,这是必要的,但容易忽视教育自身,忘记教育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在对教育的评价中,容易将办学中的问题与教育中的问题混为一谈,以办学中出现的问题来否定教育。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也往往研究办学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研究教育自身的问题相对较少。

学校可以兴教育,也可以灭教育;学校可以培养人才,也可能毁灭人才,关键在于其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成长、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不断地对教育进行哲学思考以把握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我国的孔子、孟子等先贤以及《学记》、《大学》对教育都有深刻的论述。西方的哲学家、教育家对教育的论述是逐步深入的。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把人们从天上带到人间,认为教育目的是把人的心灵引向卓越与崇高,提出“教育即回忆”的主张[1],但是他提出的教育对象仅仅局限于“自由人”。夸美纽斯将教育的首要问题归结为“平等”,认为教育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2],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斯宾塞将教育的目的归结为“为完美生活做准备”[3],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从而以科学教育取代古典教育。杜威则进一步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教育要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教育即经验。[4]这些思想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活动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哲学问题是:教育如何回归生活又超越生活,追求现代化又不失古典情怀?

由于大众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导致办学者在教育中忽视了人,特别是忽视了对人的思想、智慧、灵魂的塑造。学生认为自己到大学来是学知识的、学专业的;教师则认为自己是教知识、教专业的,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教学成为大学教育技术化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正如布鲁姆所提出的“大学里所有的是一堆互不相关的系,各自教授的是专业学科,这些学科……它们之间殊少一致,既不能从任何单独的学科也不能从所有的学科中明显地看到某种人生观和和世界观。最重要的问题始终被遗忘,甚至对大学整全性或生活整全性的理性讨论的手段似乎都已经消失了”[5]。学科专业、课程的统领靠什么?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靠什么?靠哲学。“教育的一切主要问题,在实质上都是富于哲理性问题”(奈勒),“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史密斯),“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杜威),“夫哲学,教育学之母也”(王国维)。从教育目标看,教育的目标是从人的自我认识开始的。提高人的自我认识靠哲学。教育的哲学本性意味着让人们超越具体的感性经验,达到对世界整全的把握,让人不断地敞开自己,由此而启发并扩展人的主体性存在,提升人自觉的主体意识,启迪自我人生在世的审慎德性。[6]从人的生命过程看,生命哲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过程,生命是在不断形成的状态下进行的,人们需要不断追寻生命的含义。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将伴随人的一生。

  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学校教育,为了教育,需要办学。首先,必须十分明确,办学是为了教育。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第一,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的。例如,一所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本校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的,但在工作中,办学者往往忘记了这一点,如招聘教师的条件中仅仅列举“211”、“985”大学毕业,博士,科研成果水平等方面,而关于学生成长方面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极少。这一方面,蔡元培先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出任校长半月不久的1917年1月18日,蔡元培即致函吴稚晖,申明了他的用人方针:“大约大学之所以不满人意者,一在学课之凌杂,二在风纪之败坏。救第一弊,在延聘纯粹之学问家,一面教授,一面与学生共同研究,以改革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救第二弊,在延聘纯粹学生之模范人物,以整饬学风。”[7]第二,学校制度要有利于学生成长。制度决定和限制了人的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激励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学校制度的制定中,要将激励和推动学生成长、发展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第三,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成长依靠学生个体与学校文化氛围的相互作用。在办学中,要通过物质环境的建设,学术、人际氛围的营造,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

其次,办学要体现教育性,但不是教育自身,办学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用办学中必须做的事来否定教育。例如,管理万人大学,除专业组织外,还需要科层组织,大学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权力并存,大学不能行政化,但也不可能取消行政。这是因为,大学组织的基本特征是矩阵式的网络结构。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大学基层组织是围绕学科、专业建立的。早期的近代大学,内部职权运行模式是以“讲座制”为载体的行会制。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各个系统的逐步开放,预算、财务、人事、设备、招生、就业、对外联系等学校日常事务逐步从“讲座制”中分离出来,由拥有专门知识的行政职能部门的人员来承担。高校内部职权运行模式从行会制走向科层制。现在高校中存在科层组织和专业组织两类不同性质的组织,高校组织形成一种矩阵结构。这两类组织的性质和游戏规则不同,科层组织比较严密,讲究下级服从上级,重视效益和效率;专业组织比较松散,讲学术自由、不太重视效益和效率。[8]又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中的很多方面,都应按市场规律办事,但这不等于教育市场化。这是因为,办学涉及资源、设施、人才等方面,这些都与市场息息相关。在资源配置上,政府对学校经费资助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政府拨款方式从直接拨款为主转变为以竞争拨款为主(如招收学生的多少,争取项目的多少等),导致高校之间的资源竞争日益激烈。外部资源的市场化又促进校内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竞争机制也引入高校内部。表现在人才市场上,人流是物流的基础,人才的市场流动,改变了“人才单位所有”的状况,教师选择学校,往往要看个人才能发挥的程度,物质利益的高低以及对学校的满意度等因素。学生交费上学、自主择业使得学生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校办学的投资者、消费者。因此,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否则将导致教育的失败;办学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不违背市场规律,否则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教育的中心是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是对人进行的教育,因而涉及对人的价值、意义、人生目的等的追问与终极思考。哲学无所不包,教育要体现着哲学精神,融入哲学理念。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即教育的哲学,或者教育的形而上学。教育是目的,办学是手段。教育指导着办学,是方向和灵魂。办学要体现教育性,是方法和途径,对教育和办学都需要不断地反思、建构。

二、教育与成才

成才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国家中是不相同的。现阶段,我国对人才的要求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爱国情怀,能够服务社会的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大学是生产和传播知识,研究高深学问,并服务于社会的机构。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是追求理想、坚守社会道德伦理的地方,大学是社会的服务站。

教育与成才的关系十分密切,“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规划纲要》),“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培养人才需要教育,教育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有利于成才;教育要对人才成长负主要责任,但不是无限责任。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时说:“要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育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人才培养制度是高等学校制度的核心。《教育规划纲要》在阐述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由于人才培养制度方面的缺陷,难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从人才培养的总体过程看,我国人才培养走的是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反的路。西方发达国家从小学到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中小学阶段比较宽松。但这种宽松不是放任,而是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到博物馆、到社会多看看,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让人的天性自由成长、发展。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阶段,则越来越紧,越来越严,让学生既接受通识教育,又加强专业教育,在严格的学科训练中培育创新能力。我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中小学紧,本科以后则越来越松。

笔者曾考察过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的中小学教育,美国小学的课堂比较松散、自由;法国小学生上课,课前将课本发给大家,课后收回;英国小学则是学期初将课本发给大家,学期结束时收回,都不留课外作业。笔者也曾考察过西方发达国家的本科生、博士生教育,其要求则普遍比我国的本科生、博士生教育高。我国的中小学的学习状况,正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小学生课程内容多,课外作业多,为此,四川省某地教育局不得不发出通知,“小学生书包重量不得超过其体重的1/10”。不仅如此,家长还要求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中学生,特别是接近高考的中学生,更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课业学习上,家长、老师们常说:“你们现在累一点不要紧,上了大学就好了。”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影响了孩子天性的发挥,兴趣的培养与想象力的形成,从而影响创造力的培养;二是由于课业负担过重,成天埋头学习,使得不少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失去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严重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首先,要提高教师水平,高水平的教师既可以使学生有应试能力,又可以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其次,要创新培养机制,例如,美国的博士生淘汰率高,他们录取的方式是多次录取;再次,要逐步去改变文化,保持好的,去掉不好的,学习先进的,创造美好的。

从高等教育自身的情况看,每个学科、专业都应认真思考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创新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从高等学校现有人才培养状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思想观念方面,学术自由(即教师教的自由和学生学习的自由)的思想没有生根,教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发挥;在课程结构方面,重视专业性的实用课程,忽视人文、科学课程,特别是哲学课程;在教学环节方面,不重视实践,往往“在黑板上做实验,在黑板上种地”,缺少自主实践环节;在教学方法方面,大多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缺少双向交流、共同探讨和研究性学习等。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创新人才,当前特别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改变我国“一本书大学”(即一门课程仅仅阅读一本教材)的状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知识面,实现多学科交叉,重视基础训练;改革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挑战权威;加强自主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探索、成长。

人才的成长,教育应负主要责任,但不是无限责任。现在社会质疑: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教育的失败;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原创性成果——教育的失败;现在社会风气不好,贪官太多——教育的失败。如何面对这些责问?应该承认,这些问题的产生,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很多,除教育之外,还有遗传、环境(如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首先是文化,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影响我国现在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主要因素是高考。但高考不可能取消,改革的难度也很大,因为高考事关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为什么现在我们不能采用西方式的高考制度?文化的制约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诚信,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讲诚信,但现在社会诚信非常差。因为中国传统的诚信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现代诚信基础,除了道德,还有契约,我们缺少契约基础上的诚信意识。一旦改变现在高考的方式,各种“走后门”、找关系的现象将会让人无法招架。又如“面子”,中国人非常讲“面子”,现在的高考方式,避免了讲“面子”,你考不上,或考上了层次较低的学校,谁也怨不了。其次是经济。人才也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成长的,而现代科学研究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一项大科学工程需要国家投入几十亿,几百亿美元。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落后,国家把重点放在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上。真正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则是近10多年的事。这一点我们也要看到。再次是国家教育、科研体制。西方发达国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数在大学,因为大学有一批年轻的学生,他们的创新力、活力可以激发教授们的思维,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科研机构、重大科研项目在大学,教授们具有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我国在体制上,教育、科研是分离的。中国科学院在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和天文领域拥有16个研究机构,9000人的科研和管理队伍。国家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大的科学工程项目大多在中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有31个研究所、45个研究中心,科研业务人员达3200多人。这种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分离,制约了拔尖人才的成长。

教育与成才的关系密切。教育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表现为一系列的连续的过程。成才是教育的结果与体现。才的标准因时代和民族的差异而不同,成才是教育过程的最终体现,具有阶段性和超越性。一方面,我们要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师资水平,另一方面要发展经济,改革制度、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人才成长,使人人都能成才。

三、层次与水平

一般而言,层次与水平是一致的,层次越高,水平越高。世界著名大学都是通过学术积累,逐步发展的。如牛津大学、哈佛大学从文理学院发展到世界一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从技术学院发展到世界一流大学。大学的本性决定其追求卓越是无限的,发展是永远的。这是因为,大学的功能在于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知识的创造、发展是无限的,传播知识也应根据知识的形态和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人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因而人才的培养也应不断改变方式和内容。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其对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政府拨款、学生上学、社会捐赠都倾向于流向高水平的大学。因此,大学发展永无止境,追求卓越是无限的。

但是,层次又不等于水平。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十分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高校都在盲目追求高层次,忽视内涵建设。例如,专科学校想升为本科学校,本科学校想获得硕士授予权,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想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然后不断争取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一般普通高校想进入“211工程”,“211”高校又想进入“985”大学行列,“985”大学又分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三个层次,这些“985”大学仍然要为层次而苦恼。教学型大学想进入教学研究型大学行列,教学研究型大学想进入研究型大学行列。以“学院”冠名的学校千方百计想更名为“大学”。高校都在为层次的上升而费尽心思,往一条路上挤,导致学校趋同,没有特色。

导致高校盲目追求高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是复杂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型人才。大学是“服务于不同的顾客、拥有不同的目的、接获不同方式的补助、具有不同质量与成就水平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集合体”[9],突出表现在教育层次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和对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多样化方面。但我们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不够,研究不够,从本科教学评估中学校的定位来看,很多学校往往只是从上级文件出发,没有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停留在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或应用型、实用型等层次。其次,社会对高校的评价机制有失偏颇。社会对高校评价往往是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而且归结到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量,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多少,科研经费、科研奖励的状况等,将高等教育数量化。再次,中国文化中“重名”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本来不需要博士岗位,但为了装点门面,也要招聘博士。更有甚者,不仅看你是不博士,而且要看你本科毕业的学校是否是“211”大学或“985”大学。学生报考学校,要看你是学院,还是大学,如果是大学,报考的积极性就要高一些。申请科研课题、评奖、发表论文,往往也要看学校的层次,一些地方高校的教师在获得科研项目、评奖、发表论文方面十分困难。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高等教育难以健康发展。

高等学校的发展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建立合理的层次结构。一所大学绝不可能满足社会的全方位要求,世界名校也未必都是旗舰型、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越是卓越的大学,越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越是名校,越安于自身的定位。美国约有3000多所大学,但每一类型的大学都有一流的高校和一流的学科,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层次分明、类型清晰、定位合理,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做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我国,解决盲目追求高层次的问题,首先,要解决高等学校的分类问题,并要通过政策、评价的导向,鼓励高校注重内涵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各个层次都需要一流的人才,但对一流的人才要求不一样,高校要在各自层次上创建一流。其次,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办出各自的特色。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也不能走同一条道路。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传统、定位、学科结构和师资水平,选择不同的路径。再次,全社会要努力克服中国文化中“重名”的影响。衡量一所大学,要看他培养人才的质量,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在科研项目审批、评奖等方面,要对各类学校一视同仁。

四、教学与科研

教学与科研同样既相互联乐,又有区别。教学、科研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如何处理两者关系是各国高校共同关心的世界性难题。透过现象,从本质上看,分析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要把握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学、科研是一个多样的概念。教学是一个多样的概念,“教学是一个多样化的领域,在规模、层次、方式、地点、技术以及学科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什么这么一个异质的活动使用了一个词汇‘教学’,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10]。从教学的实质看,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即教学包括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从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来看,有“教学是教师向学生呈现信息、知识的活动”、“教学是开启学生对学科概念间关系的理解的活动”、“教学是通过师生交流而改变学生的观念或对世界的感知的活动”等不同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从教学涉及的范围来看,有课程教学(包括备课、讲授、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考试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科研、实验、社会实践指导,资格考试、考研辅导,自学指导等,范围十分宽广。科研同样是一个多样的概念。“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和自我批判的探究,这种探究应该进入公众的批判领域”(斯腾豪斯)。从对科研的认识和理解来看,有“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探究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科研是研究者赋予现象以意义的过程”、“科研是研究者之间观点的相互评价与碰撞的过程”等不同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从科研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多种划分方式,如学术研究、教学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践开发研究;课题研究、自选研究;课题研究中又包括横向课题研究、纵向课题研究等。因此,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二是在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不同的层次,主要体现在:一所学校所面对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学、科研对其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层次上,教学与科研关系所涉及的内容不同,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不同,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方式也不同。

我国高等学校对待教学、科研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绝大多数高校重视教学,不重视科研,很少开展科学研究。一些有远见卓识战略眼光的高校领导,觉醒早,开展科学研究较早,其学校发展比其他学校快。例如,1954年,陈赓在担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时提出,“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是两体并重的工作,缺一不可”,全体教师“如果不抓紧时间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很快地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11]。由于陈赓重视科学研究,白手起家创办的哈军工,仅10年左右的时间就与北大、清华齐名,成为青年学子向往的地方。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前身为哈军工)的计算机科学更是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华中科技大学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学校重视科研立项,重视新学科研究领域的开辟。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在多数教师不知激光为何物的情况下,开始激光研究。学校将电器、电真空等专业撤销,将这些专业的老师转到激光,然后组织他们翻译资料,到国外学习、研制激光器,从而逐步建成了激光专业、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以至发展到倡导建立中国“光谷”,建立光电国家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由于较早重视科研,因而能从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进入国内高校前10名。近10多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家十分重视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普遍开始重视科研,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更大的创新辐射作用,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但由于政府评估大学,各种类型的大学排名,都以科研成果为主,并且社会衡量一所大学的水平,也往往以科研水平的高低为主,加上教学难以量化、成果影响滞后,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状况,以至于出现了不少“数量科研”、“职称科研”,其中大量成果重复、没有新意、没有“买家”,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而且败坏了学风,这种现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应肩负三种职能,并正确认识和处理三种职能之间的关系,其中教学是基础性职能,教学工作永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科研应为教学服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制度、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中,由于学校层次不同,学校性质不同,个人的经历、兴趣、特长不同,应该有不同的模式,每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有教师都应进行教学研究。每位教师都应从事教学工作。教学是一门科学,有其内在规律,只有充分掌握且不违背其规律,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教学研究既属于教学,又属于科研,是两者之间联系的桥梁。二是每位教师都应确定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研究是一个极其广泛的领域,每个人的生命有限,时间有限,不可能研究所有问题。每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集中在一个方向、一个点,只有在某一点上研究透了,才能产生出高水平成果,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与此同时,在研究中获得的新知识,新方法,又可以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三是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中的有益部分转化为科研论题。

在大学阶段,教学、科研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美国对“大学是如何影响本科生”的这一课题进行了为期50年的调查,2005年,《大学是如何影响本科生的》(第二卷)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大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以及融入大学所提供的学术、人际关系和课外活动等氛围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为了‘教育’和‘改变’他们而所作的一切。学生从中学后教育经历中所获得任何东西,都是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这并不是说每所学校的氛围、政策和教学活动不重要。相反,如前所述,如果学生本人的努力和融入是决定大学影响的关键性因素的话,那么,为鼓励学生的融入,学校围绕这一目标而重点营造学校的学术环境、人际关系和课外活动氛围的方式,就非常重要了。”[12]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品德的形成,依靠自己个人的努力,谁也替代不了,学校、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帮助。二是学生要融入学校的氛围,这涉及到教育的规律。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融入这种氛围。教学、科研是使学生融入这种氛围的最好方式。因此,学校、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科研的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五、成绩与问题

这里谈的成绩与问题是指高等教育成绩与高等教育问题。近几年来,社会上提到的高等教育问题较多,如教育质量滑坡,大学精神衰落,教学评估劳民伤财,行政化倾向严重,治理结构不顺,重视大楼、忽视大师,学术不端行为、腐败现象漫延等。怎么看待这些问题,怎么对待这些问题,如何看待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过去我们总认为,“有了问题,工作肯定没有做好”。最近,我有一个感悟:“工作没有做好,肯定有问题;工作尽力了,做好了,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样会有问题。”我们在高等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在思考学校发展时,不要因为有了问题,受到责难,而否定成绩;同时也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危机感。

这种感悟、认识,是在回顾、思考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学科、一所学校的发展,在一个生命周期内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起步,发展,提高。我校文科已经走过了起步、发展阶段。1979年,我校率先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创建了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开始语言研究。此后,分别开始办社会学、经济学、科技哲学、新闻学等专业,到1993年,完成了文科发展的起步,文科办起来了,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办得比较好。1994年以经济学院和文学院成立为标志,步入了发展阶段。1994年,我校文科的大体状况是:没有博士点,有7个硕士点;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科研经费每年20多万元;文科基本上挤在一个楼里。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历任学校领导和全体文科教师的努力,现在文科的状况是: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6个博士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4个硕士点,28个本科专业;2008年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0多人;8栋文科大楼。这种发展的速度,应该说是不容易的,是非常好的。但是文科发展同样存在问题,而且问题很突出。例如,缺少大师级学者,高水平学者不多;学科、专业水平不高,有的学科、专业甚至在国内排名位居50名以后;重大成果、有影响力的论文不多;政府决策咨询中缺少我校学者的声音;社会知名度不高,高考高分学生报考我校文科很少;社会影响力小,文科学生就业还不理想等。我校文科发展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一个“十字路口”,文科再往前走,就必须重视以上问题,要有新的思路、重大发展举措和新的突破。

为什么工作尽力了,做好了,同样会产生问题呢?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交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每一代人只能做他所能做的事;有的问题还是先天器质性的问题。

应该充分看到我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从制度建设上,摧毁了旧中国教育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从基本任务上,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立足基本国情,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从发展阶段上,世纪之交从人口大国初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目前正朝着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迈进。高等教育在校生从1949年的11.72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2826.5万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在校生最多的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4.2%。这些成就是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结果,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只有100来年的历史,教育理念、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处于探索之中。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阿特巴赫根据前几年的数字统计指出:“中国目前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有2700多万在校生;美国有1700万在校生,居第二位;接下来是印度有1000万在校生。从世界范围来看,接受中学后教育的学生数超过了7000万。”[13]由此可见,全世界近39%的在校大学生在中国上学。同时,社会发展,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处于这种状况下,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正是面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国家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同时在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方面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领会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

现在,高等学校都在制订“十二五”规划,在制订“十二五”规划时,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找出问题,进行SWOT分析,即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的分析。通过战略分析,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开阔视野和思路,集中群体智慧,实施大手笔的措施,扎扎实实推进学校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同样走到了一个“节点”,要认真分析近30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利弊得失,找准今后努力的方向,抓住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站在哲学的高度,紧密联系实际,提出新的理论和对策建议,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而共同努力。

我们要有“在路上”的意识。学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行动的目的,找出存在的问题;修正自己原有计划,调整自己的行程。

收稿日期:2010-06-12

标签:;  ;  ;  ;  ;  

关于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