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

于芳荣 苗翠芝 李 媛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科技产品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营造的新媒体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工作和娱乐的方式。尤其是对于年轻群体来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他们产生了更大范围的影响,不仅是学习和娱乐方式,更多是在思维逻辑和价值理念上的改变。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的组成,学生群体既有社会普遍的特征,也有其特殊的形式。通过对新媒体与大学生的关系和影响的研究,试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当下大学生几乎都是人均一部智能手机,大家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互联网,获取网络上的相关信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来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同时也能通过智能设备来制造和传播信息。这在极大地促进人们之间交流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创新了思路和模式。大学生处在一个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心理活动比较丰富,同时在大学期间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和比较深入的社会参与程度,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对新媒体环境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还有所欠缺。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新的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问题分析

1.部分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产生自卑心理

部分学生在高考中,成绩与预想的有一定差距,没能进入预期的学校,在心理上感觉与他人有一定的差距,对学校的学习和未来的人生失去了信心,产生自卑心理。然而,过去的已成历史,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全面认识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发展自己。首先,大学生需要肯定自己的价值,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其次,建立符合自己现实条件的目标,确定合适的理想自我,把远大理想划分为一个个小阶段目标,一步步提高自己,克服自卑心理。

2.部分学生局限于自己的世界,不能融入新的环境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一直是处在一个十分熟悉又相对封闭的场所,而且在高中时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很少有其他形式的社会活动。在进入大学之后,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课余的活动也十分丰富,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环境,而且缺乏与其他人交流的能力,导致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比较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其他人看来,就显得比较孤僻和怪异。存在这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不在大学期间及时调整自己,那么在参加工作之后也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新环境,最终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3.部分学生接受不良的信息,思想价值观念歪曲

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学生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总是喜欢挖掘和尝试新鲜的东西。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十分快速地在学生中间传播。一些辨别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诱惑,长此以往,自己的价值理念就会歪曲。产生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道德观。同时,一旦这些学生出现不符合当下价值观的行为,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就会严重破坏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其本人的名誉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进一步引发其心理上的二次伤害。

(2)分析:63版棱柱教材的结构体系:概念—(基本)性质—表示—分类—直棱柱的性质、正棱柱的性质;平行六面体及其分类(斜、直)与性质—长方体—立方体,长方体的性质(对角线定理);棱柱的截面;直棱柱的画法.这是一个典型的公理化体系,大致按照“概念—表示—分类—性质”的路径,从一般到特殊(逐步增加条件)展开研究.几何体的内容放在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之后,逻辑严谨,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内容选择做到重点突出.一如既往地,直接呈现结论,没有任何“闲言碎语”.

二、新媒体的特点

1.新媒体的即时性

新媒体传输信息十分迅速,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延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智能网络设备即时传递和接收信息,这种对信息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规律,形成了无时间限制、无地域限制的传播。

新媒体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具有十分强的交互性。新媒体技术发展至今,每个用户既是受众,同时也是信息制造者。每个用户都能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接受和制造信息,也能够对其他的信息进行反馈,这样每个用户通过互联网交织在一起,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深远。

2.新媒体的交互性

传统课堂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仅仅出现在课堂内,下课之后基本上学生都是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但是这个过程基本处于教学真空状态,如果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教学过程也仅仅停留于课堂之中。

3.新媒体的超时空性

新媒体利用通信卫星和互联网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输,与传统的有线输送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通信方式不再受限于国家行政区域和特殊地形的阻碍,能够与地球上的任意地方进行通信传输。同时,互联网数据库十分庞大,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在新媒体中传播的信息,无论过多久,都能够通过搜索来重新获取。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1.利于新媒体社交平台,推广心理健康教育信息

1.虽然近十年我国教育、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均等化供给程度较高,但城镇化进程并没有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程度。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城镇化对教育和社会保障领域系数为正,但影响的显著程度不高,因此未显著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程度。

目前市场上开发的新媒体平台多种多样,有许多时尚的新媒体平台也得到了学生用户的青睐,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接受和传递信息。教师应该积极了解和调查学生所使用的新媒体平台的形式和种类,并且能够积极融入和参与其中。教师与学生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互动,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能够了解到其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定期在平台上发布一些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办法,吸引学生关注这些问题,自身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或者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

2.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心理健康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但是传统模式下的说教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处在心理发育期的学生有一些叛逆的思想,会对教师的谆谆教导产生一种本能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当下新媒体的环境,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心理健康教学的层次感。比如,可以采用“微课”“慕课”等形式,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能够直接观看教师或者其他社会学者的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互联网上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真实案例,通过视频剪辑处理,作出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受到这些内容吸引的同时,自然会对心理健康问题加以重视。

3.开展多种形式的关于心理健康的线上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职院校十分重要的一种课外教育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活动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线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线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很大的优势,基本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仅本校的学生可以参加,还可以通过同学和校友关系,邀请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与。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同时也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涌现,不能单纯地把这种现象归因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教师应该看到新媒体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积极的一面,不断学习新媒体技能,能够通过新媒体来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和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杨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化途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2):19-24.

[2]李奎刚.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100-101.

[3]李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及优化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27(2):59-60.

[4]马俊云,牟玉荣,石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究与应对[J].高等农业教育,2017(5):93-95.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9—0156—02

[作者简介] 于芳荣,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苗翠芝,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李媛,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辑:赵慧敏

标签:;  ;  ;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