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工民建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工民建工程的主体材料为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的质量一定要控制严格。混凝土的合成材料很复杂,只要有一项不达标,都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品质。目前我国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其质量控制措施掌握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结构同时更加影响着建筑物的造价。与此同时,影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因素又有很多,所以,对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国相关领域虽然已经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方面有所突破,为我国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在施工中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
1.1 钢筋暴露的问题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起到的就是一个粘合剂的作用。没错,看起来混凝土的作用感觉挺简单的作用,但是却是最重要的,混凝土的粘性不够对于建筑物来说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钢筋是建筑的骨骼,混凝土需要把钢筋连接起来。然而,在实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钢筋暴露。导致这种问题出现最可能的原因是相关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施工质量的把握不够。
1.2 麻面问题的出现
麻面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混凝土的表面不光滑或者凹凸不平又或者小范围建筑缺浆等现象的出现都是属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麻面问题。出现麻面问题,必然会对建筑的整体有相当大的影响,还使建筑整体的美观程度下降。
1.3 裂缝问题的出现
裂缝是导致工程建造过程中出现较大问题的一个因素,直接威胁了建筑安全。裂缝现象的出现绝大部分原因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不过关,达不到相关的标准,使建筑的结构强度和质量下降,影响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整体质量,严重时会导致建筑坍塌,出现建筑安全事故。
2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简述
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广泛,比如说混凝土和钢筋配合度高,耐久性好,耐火性和抗震性强等。然而,外界的因素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比如说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没有达到工程实际的标准要求,这就在源头上出现了问题,所以建筑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会大打折扣,而且,有可能在质检时候让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不合格。再比如说混凝土的配比不合格。如果水泥、沙、石和水的配比达不到要求,那么整体的质量也会下降。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果振捣没有捣实,那么混凝土就不密实,而且模板固定性不好或者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也会导致建筑的质量不高。在混凝土养护的方面,要注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否则建筑极易产生裂纹,出现问题。
3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3.1 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强度和抗裂性能及工民建建筑实际要求等多种标准,在试配的基础上严格确定混凝土配比,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大批量的拌制并投入到施工过程中使用。在浇筑前,需将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准备齐全,详细记录、准确分类,避免出现材料供应不足或混乱不堪的情况,从而影响工期。同时,需要对施工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使其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能够稳定持续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根据工程使用所需的标准和混凝土配比的标准,严格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水泥。进场的水泥必须是资质较好的供应商提供的合格产品,按照品种、型号、出厂日期的不同进行分类存放,在检验合格后立即使用。水泥存放时,需放置在相对干燥区域并建立雨棚,以防止水泥受潮结块;同时堆放的层数不得高于15层,存放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如超过规定时间,则必须在使用前再次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第二,骨料。根据相关标准检查粗、细骨料的超逊径含泥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骨料,注意保持骨料含水率不变;如果砂子中黏土、淤泥含量超过3%,碎石卵石中黏土、淤泥含量超过2%,必须先将其清理干净、达到标准后才可投入使用。
3.3 混凝土配比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配比决定着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科学的配比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因此,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一般来说,实验所确定的混凝土配比中,骨料均是饱和面干状态,没有超逊径颗粒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骨料中通常会含有超逊径颗粒,且含水量也超过标准。这是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坍塌度会受到环境、时间和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确保混凝土原材料配比科学有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要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和施工地气候条件变化、充分考虑环境、时间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实验,确定水泥、骨料和水的最佳配比。
3.4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浇筑和振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成型。在浇筑时,如果振捣不彻底,将很容易使混凝土中产生缝隙,造成气泡、麻面问题的出现,这些都是混凝土质量不过关的表现。虽然气泡、麻面问题不会直接影响到工民建建筑质量,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即便是很小的不良细节都有可能造成今后更多问题的出现,施工过程必须“精益求精”。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水平,以保证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3.5 预防混凝土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中,预防裂缝问题的出现,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并选用相适应的水泥;第二,将混凝土加工区域选择于合适的空旷场地,防止其受到雨水、火灾等因素的影响;第三,在使用前根据工民建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再一次检验,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均为合格产品。第四,确定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和顺序。浇筑时,需利用温度测量技术明确混凝土结构中温度的分布情况,保证混凝土内、外部温度不超过25℃。
3.6 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构件长期暴露在外,其内部水分受到蒸发影响,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因干缩而出现裂缝,严重破坏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后,要采取相对应的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例如在混凝土终凝的前一天采取浇水和铺设塑料薄膜的方法对其进行保养。
3.7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监理单位负责管理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加强监督单位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保障混凝土质量。在对实际施工项目质量进行检测时,监理部门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质量检测手段,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第一时间与相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联系,迅速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定要把建筑领域专业的施工技术原理与操作手段作为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基本要领,否则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很难更好地完成。想要成功地解决工民建的混凝土质量难题,就必须要在施工中加强质量控制力。不但要更加科学化地配合混凝土,还要优化原材料,严格的检查混凝土的质量,一定要保证混凝土以最高标准进入建筑行业。
参考文献:
[1]李智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J].建筑知识,,:1.
[2]徐海洋,张纪元.浅谈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J].河南科技,2013,(14):65.
[3]汶喜林.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93-94.
论文作者:徐智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工民建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骨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