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善县中医医院 妇产科
【摘 要】目的探讨影响低龄孕妇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分娩的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流动人口中(依据患者病例首页显示为非本地户口)的低龄初产孕妇(<20岁)100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年龄在25~30岁最佳生育年龄的初产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孕妇的体质状况、不良事件接触史及产检次数,对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孕妇较对照组孕妇营养状况差,在妊娠期有较多的不良接触史,如服用药物史和饮酒史等,而其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研究组孕妇更容易出现早产、剖宫产,而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龄孕妇的关注,应强调低龄孕妇适当延后妊娠年龄,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健康筛查及孕期知识宣传,同时做好低龄孕妇的产后保健工作。
【关键词】妊娠;低龄;结局;影响因素
妊娠是女性面临的重大生活事件,要求女性具有较强的角色认同感和生活压力承受能力。妊娠女性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会直接影响妊娠结局,包括自身和胎儿的健康[1]。低龄孕妇(<20岁)作为一个群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往往缺乏足够的产前健康筛查、产前诊断,而对于流动人口中的低龄孕妇,由于缺少父母及亲属的关怀,发生性行为时间早,避孕方式欠佳,导致意外妊娠者较多,文化程度偏低,对于产前健康筛查等知识欠认识,致使在孕妇与胎儿之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本文对低龄孕妇的妊娠进行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低龄初产孕妇(<20岁)100例为研究组,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年龄在25~30岁最佳生育年龄的150例初产孕妇作为对照组。低龄组孕妇分娩时实足年龄为16~20岁,平均17.9岁。对照组孕妇分娩时实足年龄为25~30岁,平均27.8岁。两组孕妇在就医环境、既往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评估两组孕妇体质状况、是否有孕期口服避孕药、感冒药、抽烟、饮酒等。体质状况调查是否有过度减肥、偏食挑食、营养不良等,采用体质量指数(BMI)公式计算:BMI=体质量(kg)/身高2(m2)。
1.2.2比较两组孕妇在早产、宫缩乏力、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方面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包。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孕前体质量比较,研究组孕妇孕期BMI小于l9,58例占总人群的58%,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孕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服药史,两组相比,对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前检查次数与对照组相比,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 论
低龄孕妇一般指分娩时实足年龄低于20岁的孕妇,为高龄孕妇(≥35岁)的相对概念。社会的发展催生了孕妇年龄段的两极分化:高龄与低龄孕妇。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加,以及女性性早熟的发生,低龄孕妇的出现有日渐上升的趋势。多项研究表明,高龄孕妇面临着诸如高胚胎畸形、高流产率、高妊娠并发症等高风险[2]。有研究报道[3]低龄产妇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高趋势,低龄产妇的高出生缺陷率与孕妇早期不良接触史等有关。而本地人口中流动人口占有极大的比例,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增加了日常对于流动人口中的孕妇群体的管理难度,其分娩问题就凸显出来。研究显示,多数流动人口孕妇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手册和办理准生证明,而且其居住环境也对其身体健康存在不良影响,致使多数流动人口孕妇的分娩结局质量较差,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出生结局[4]。此类孕妇往往具有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以及技术职业低等影响其生理与心理健康的人群特点。本组临床观察中,研究组即低龄孕妇,在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适龄生育孕妇。研究组孕妇部分缺乏妊娠健康知识教育,生活中存在偏食挑食、过度减肥、营养状况差,在孕后可能服用紧急避孕药及“感冒药”等,一定程度影响了胚胎的形成与发育,导致出生缺陷率的提高。在生育背景方面,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
低龄孕妇在妊娠与产后均面临着社会舆论压力与经济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压力,流动人口中表现尤为突出。妊娠作为低龄孕妇遭遇的重大生活事件,其压力形成往往表现为担忧孕期体型或身材的改变、父母角色的认同感、分娩过程中自身与孩子的安全性、自己的疼痛感、孩子缺陷与否以及剖宫产等事件[5-8]。这些压力性生活事件导致低龄孕妇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可能会导致孕妇自身与胎儿健康和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综上所述,应强调低龄孕妇适当延后妊娠年龄,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健康筛查及孕期知识宣教,同时做好低龄孕妇的产后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艳蕊.孕妇心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5(7):43—45.
[2]王引妮,张莉.高龄孕妇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EJ].中外医疗,2012,31(17):184—184.
[3]Austin M,Highet N.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Depression and related disorders-anxiety,bipolar disorder and puerperal psychosis-in the perinatal period.A guideline for primary care health professional[J].Melbourne:beyondblue,2013,26(1):2-9.
[4]张晓华,肖丽萍,朱昊平.流动人口产前保健系统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
[5]边文玲,任太芳,牛慧军.低龄孕妇产前子痫4例[J].中国乡村医药,20008,15(11):55—55.
[6]张清华.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2011,6(1):178—179.
[7]李晓梅,王爱华,杜绍美,等.生活事件对孕妇情绪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03—1305.
[8]谢钱茹,宋娟,朱嫒媛,等.孕期负性生活事件与不良心理的中介/调节因素[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12):593—596.
论文作者:张红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孕妇论文; 低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流动人口论文; 孕期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