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要点,搞好语文教学论文_徐曼莉

把握要点,搞好语文教学论文_徐曼莉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 138000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具有丰厚的积淀。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教,课怎样上才有好的教学效果,历史其实已经形成了很好的路径。但是,我们教学一线的一些同志对语文教学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语文学科的特质缺乏准确的把握,对语文教学的传统缺乏继承的意识,对语文教学的路径缺乏探究的行动,加之本身教学态度、教学素养的缺失,造成语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不能教出语文的滋味,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效益,不能尽展祖国优美文字内在的魅力。做好语文教学极其重要,要想做好语文的教学,必须把握以下要点: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它涵盖着教学过程的基本走向和终极点。教学之初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因为它在导引教学课堂。在教学目标的明确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要在保护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给学生充分表达观点、表露情感的自由,要鼓励学生进行新颖的想象、设计和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教师应因人而异,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各自创造才能。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这也是创新的基础。教学中要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和想象等。把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在鼓励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大胆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同时倡导对他人的见解发表意见,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在教学目标的明确上,要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着点拨启发和解惑的作用。教师须从方便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师的教,教为学服务。既然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那么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从于主体。要激发学生的活力、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体现教学思路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等形式,不断地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的欲望、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从而广泛和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那些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见解往往突然产生。既宽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又滋长了学生创作潜能。要重视目标所达到的凭借条件,力争情感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正确把握教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这个例子的把握要掌握住一个“度”。由于教师对教材缺少深入的研究,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对枝节问题进行追问纠缠,简单问题复杂化;提问从内容到内容,前后重复叠加,缺少思维的容量;无法应对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想法和比较深入的质疑;师生间的交流停留在表面,无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观点。要把握住新教材的特点和要求,与同事作专题的讨论,正确把握新教材的要求。要深入宣传多识字、快识字的目的,现阶段对生字不抄不默的原因和意义;要深入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使学生乐意接受评价,使评价促进他们进一步地发展。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教研组应增加“读”教材的教研内容,从根本上摆脱教学参考的束缚。语文学习的内容庞杂、广泛,只靠语文教材学不好语文,所以对语文教材不能完全依赖。但我们拿出这个“例子”,又不可完全放弃,目的在于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养成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可以在离开学校、离开教师的情况下继续学习语文,丰富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开阔语文视野。达到“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目的。

三、有效指导阅读

读:读正确、读通顺、读有感情。教:学生哪些是不会的,哪些是会的,到底“教什么”等。教师思考要深入。不可匆匆读后,甚至有的还没有读完就进入分析状态,在理解、感悟、交流的过程中,要做到读议结合,不可只是在师生分析结束后齐读一遍,就算完事。学生读时,没进入状态或读不出感情,教师要作引导,引导要渗透方法的指导。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后,老师要随机指导他们如何有感情地读,不可在几句话学完之后再要求学生用怎样的语气读这段话,教师要明确一段话、一篇课文的朗读好是建立在一句句、一段段朗读好的基础上的。

四、科学进行评价

教师要有课堂即时评价能力、调控能力和课后的反思能力。当学生发言出彩时,教师表扬的语言要丰富,不可单纯的“好”“很好”等,要力求对学生有激励、激发的作用,不可单一,要让学生随时体会出新鲜;学生发言不到位时,教师也要及时地启发、点拨、引导,不可用语言进行排斥、贬低,更不可完全否定,要保留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说话训练时,学生说的并不见得一个比一个好,有时后面说的远不如前面同学说的。这关键在于老师在一旁要及时点拨、引导、归纳、提升。老师们在课后反思时,要思出成效,思出长短,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

语文教学承载着重要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无论如何马虎不得。很多人批评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我听了大量的课以后,深有同感。我想,语文老师不能怠慢了语文课,他应该有一种自觉,保证日常的语文教学要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保住了语文教学的“底线”,才能保证语文教学的基本质量,才能为语文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徐曼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把握要点,搞好语文教学论文_徐曼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