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淑英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淑英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探索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奥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培养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而思维导图的优势很多,能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不再将物理作为较难的学科。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物理;实践教学;应用

引言

物理是一门具有明显理科特性的学科,没有好的理解、思维能力会很难把这门学科学的出色,学习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扎实的基本知识和优秀的分析、思维能力,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培养出成熟的物理思维模式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技巧。物理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要求相对其他学科要高,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它把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综合在一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1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知道初中物理是一门比较容易的学科,其所涵盖的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物理思维给予重视,在课堂上往往只关注对课本的内容进行讲解,不断的通过各种强化记忆的方式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牢记,这样就会严重阻碍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道盲目的对书本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和灵活的思考,时间一长,学生容易将物理学科的学习理解成是一种固化的思维和观念的学习,认为学习物理是没有趣味的,逐渐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物理学科是一门考试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应试教育弊端的严重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围绕着考试的考点进行书本内容的讲解,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经常是围绕着考试进行学习,重“记忆”、“轻思考”的现象频频发生,最后造成学生们都变成了高分低能儿,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对此进行改变。物理本身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逐步发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转变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要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应用起来,教师就需要转变教学模式,摒除传统的“喂养式”教学,让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每堂课的学习脉络与思维,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找到课堂学习的重点,课前对思维导图进行分析,课后结合思维导图找到课堂的重点,在复习的时候利用思维导图回忆课堂中老师的讲解,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另外,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

2.2开展课前预习,提升学习效率

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是保障学习效率的一项重要手段,是课程学习前的充分准备,能够促使课堂内外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也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环节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旦在掌握了良好的预习方法后,便能够高效率的掌握物理知识点,及时解决所遭遇到的学习困难,对新旧知识能够做到良好的衔接,增强对新学习知识的亲近感,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在开展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促使学生能够应用思维导图方式对所学知识内容予以预习,并由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行为习惯,进而促使学生的课堂听讲效率能够得以提升,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出主体作用,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的调动起来,还可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讲授“运动的描述”这一章节时,可要求学生依据所制定出的学习目标,并进而应用思维导图来开展课前预习,将关于运动的描述写于思维导图主干上,而后于首层分支写出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运动、变速运动等相关概念,并进而再具体分析评判怎样判定静止、机械运动以及变速运动的相关概念,并进而再分析怎样判定相应运动方式的具体类型划分和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而再判断并推导出相应的公式,以此来达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2.3运用思维导图,对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在学生完成实践操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此次实践操作的方法、过程等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不仅再一次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找出此次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此加以改进。死记硬背是不能够灵活应对千变万化的题型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发现物理现象,并对此加以深入的思考,分析该物理现象的规律,并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这部分知识相互串联,以此来推导出相关的物理公式,从而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这部分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合理的构建出相关的物理知识框架。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一节时,仅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全面的掌握该章节的概念、知识、规律的。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分析并掌握,比如雾、冰、雪、雨的成因,同时可以自制雾凇、霜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思维导图对此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掌握。

2.4提高物理教师专业素质,深化实践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出现,对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更要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上,为了让思维导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要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思维导图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局限性,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谋求更大的能力发展。思维导图的出现需要教师巩固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保证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万无一失。除此之外,学校和年级组也应开展教学交流会和相应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时代在不断变化,只有教师不断吸收新的血液,课堂教学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

结束语

总之,尽管在当前所开展的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活动依然存在有大量的不足之处,然而对于此类问题教师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并同时结合以具体情况对此类问题予以分析,进而将思维导图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从而便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借助于思维导图来完成对于物理知识的有效记忆、理解及学习,从而也便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荣敏.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

[2]何学斌.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12)

论文作者:刘淑英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刘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