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给中国书业带来了什么?_金融风暴论文

金融危机给中国书业带来了什么?_金融风暴论文

金融危机会给中国书业带来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书论文,会给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毫无疑问,当前全球正面临着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于图书业而言,似乎离风暴中心还很远。然而,果真如此吗?金融危机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虽然在时间和程度上有所差别,但是一旦危机继续深入发展,长期持续,哪一个行业都无法独善其身。

英国《卫报》10月8日发表文章称,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图书业,这种影响将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越来越明显。另据英国《书商》杂志报道,前不久,斯格拉斯蒂克出版社为了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推行了110名员工“自愿退休”的计划;此外,哈珀·柯林斯英国公司等多家出版社推迟了招聘计划。也是在不久前,英国第二大图书批发商贝特拉姆陷入了信用危机。10月3日,信用保险公司宣布停止对贝特拉姆的母公司提供信用担保。在消息发布后一周内,伍尔沃斯的股票暴跌1/4。

再看美国,从2007年12月3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半年中,出版商周刊股指受到整体经济下挫的影响,下跌了17个百分点,尤其是书业零售企业的股指下滑惨重。而在经济震荡最为猛烈的9月,美国出版商周刊股指又下跌近11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欧美图书业的影响已经很明显。那么,离金融风暴中心更远的中国图书业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里我们盘点一下金融危机对中国图书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图书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1.从需求方面来看,金融危机可能导致图书市场总体需求偏软,直接反映为图书总体销量下降

对于中国普通大众而言,图书并非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生活必需品,在当前面临物价(特别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和金融危机双重压力下,处于较高层次的阅读需求自然容易成为居民消费开支缩减的对象。

由于中国图书业受危机影响的滞后性,目前阶段中国图书市场需求可能还未表现出下降,这一趋势也许我们在几个月或半年后才能看清。事实上,在比我们更早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欧美等国的图书业,这一可能性已经成为现实。据尼尔森图书公司的数据,如果不排除“哈利·波特”的因素,截至今年10月,英国图书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滑1%;日本出版物研究所预测,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预计2008年日本书业全年的销售额和2007年相比将下降3%;美国书业研究集团的迈克尔·黑利也表示,美国的图书市场情况也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大众图书市场。

2.图书退货率上升、账期延长的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并且资金压力会向上游产业传导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方都在收紧流动性,资金短缺现象将变得突出。对于出版社而言,可能会要求发行流通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型发行流通企业,加大现金采购的比重,在主发模式下则要求缩短账期。但是,如我们所知的,发行流通企业退货率上升、账期延长,早已经成为近年来图书业不争的事实。对于资金周转量较大的发行流通企业而言,在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其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大,出版社上述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可能流于形式(当然少数强势出版社或者强势图书品种可能例外),图书退货率上升、账期延长的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出版社的资金压力还会沿着产业链继续向上游产业传导,影响到大批印刷、装订、原材料生产企业。如果金融危机继续发展,长期持续,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较严重的影响,不排除大批民营出版、发行、印刷、原材料生产企业面临严重困境乃至倒闭。

3.出版社压缩选题、出书品种,削减营销宣传投入

虽然当前大多数出版社转企还不彻底,这使得它们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所受的影响相对于上下游产业要小。但是仍然会感受到来自市场和上下游产业的压力,出版社自然的反映就是控制成本和压缩产品线,具体就会表现为压缩选题、出书品种,削减营销宣传投入。

4.出版、发行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受影响,暂停或推迟

近年来,出版、发行单位的企业化、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大批出版、发行单位通过改制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经营主体,部分企业还成功实现上市。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全球资本市场普遍不景气,一方面已经上市的企业面临巨大的业绩压力,另一方面大量企业暂停或者推迟上市计划,这在图书业也不例外。

以上几方面可以说是金融危机对中国图书业可能带来的主要负面影响。此外,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图书出口大受影响这已经是事实,但图书出口在我国整个图书出版产业中所占比重十分有限,因此对整个书业的影响不大。再有,虽然目前还未大面积出现,不排除部分出版、发行单位可能会采取降薪、裁员方式来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图书业的正面影响

虽然上面列举了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图书出版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影响目前大多还只是可能性。不过,金融危机给中国出版业带来的正面影响,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开始显现了。

1.关注金融危机,多角度追踪经济热点的图书大量出版、热销

去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市场上关注金融危机,从各种角度追踪当前经济热点的图书大量出版,并且许多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目前,这方面的图书选题正延伸到从普通老百姓角度,关注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可以说,受金融危机的拖累,在股票、基金等投资理财书整体市场下滑情况下,危机主题已成为今年财经书市场的新热点,也让许多出版社找到了财经书弱市突围的方向。

2.金融危机带来危机意识和心理慰藉需求上升,带动相关图书销售看涨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除了关注金融危机类热点图书,更多的人还希望强化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以应对危机,这就会使自我教育、技能培训、考试、求职类图书有不错的市场,同时励志、成功类图书也会很受欢迎。

此外,人们在经济危机时期更容易去寻求精神方面的寄托,获得心理的慰藉,例如阅读轻松的小说或者心理自助方面的图书。同时,人们在经济危机时期往往削减奢侈的消费娱乐代之以花费相对少的休闲娱乐,图书正好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欧美的历史经验也证明,包括图书在内的娱乐休闲类产品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经济萧条的受益者。一大批当今著名的出版社如西蒙·舒斯特、兰登书屋、企鹅出版社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或者大萧条期间成立并发展壮大起来的。

3.严峻的市场形势挤压泡沫,低质重复图书会减少,图书过度包装现象会减少。同时,可能促进图书业升级转型

除了前面分析的几类图书可能因为金融危机而热销或者市场向好,大多数图书,尤其是一般的大众图书会面临较为严峻的市场形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出版社将趋于谨慎,不再轻易跟风出版大量低质口水书、仿制书;另一方面,出版社处于成本以及定价策略考虑,图书过度包装现象也会减少,平装、简装书会大量回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书价上涨趋势。

另外,面对危机带来的成本、营销等方面的压力,按需印制、电子出版、网络出版、跨媒体合作出版、网络营销等新技术、新模式将会更受图书业重视,从而带动整个图书业的升级转型。

4.扩大版权交流,推动版权贸易发展

危机也给图书业市场扩展带来动力和良机,在国内市场有限或者饱和的情况下,扩大版权交流,积极开展版权贸易,无疑是带动图书销售的一条便捷之路。事实上,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要货币汇率疲软、版权费用降低,这都构成了促进版权贸易发展的好消息。

通过上面的盘点,我们可以认为,虽然金融危机“寒流”来袭无可避免,但是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冬天”还没有来临。正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近日表示,消耗型的传统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纯粹依赖知识创新和智力成本为支撑的新型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因此,中国图书业还可以保持谨慎的乐观。但是,中国图书业更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化解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变“危机”为行业发展的“机遇”。

标签:;  ;  

金融危机给中国书业带来了什么?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