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和措施论文_徐世东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和措施论文_徐世东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环保;管理与措施

1 前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也取得越来越大的发展与进步。公路运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方式的形式之一,它的发展也十分受到国家的重视。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条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公路交通事业与环境发展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环境保护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公路工程建设周期比较长,在施工阶段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环境保护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处理,则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为以后的交通运输留下隐患。

2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公路工程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公路工程具有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环境影响范围大,涉及面广,而且贯穿于公路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

2.1公路工程施工阶段产生噪声和扬尘污染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工期较长、规模大,往往持续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噪声污染。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材料,运输相关原材料的车辆会在路段上反复的来往,再加上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种土石方、路面施工机器设备,对周边的村庄与城市居民区造成极大的噪音污染。公路工程施工在野外进行,大型的机器设备与往来的车辆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噪音[1]。

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进行土石方作业,会产生大量扬尘,对周边居民和植被产生影响,造成污染环境。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2.2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造成周边生态环境污染

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对施工路线实行大规模的基面清理工程,就会对当地的自然植被造成破坏[2],对施工周围的生态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施工路线的自然植被被破坏后,导致生物链有所破坏,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施工路线的地表环境遭到破坏后,长时间未得到相应的保护,就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部分地表土层被雨水、废水等带走,极容易对周边的水源造成污染,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对自然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后,就极易引起当地的水土流失,严重的甚至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的是在山区施工公路,需要对山路进行大面积的挖方,对于产生的废土与废石,若遇到暴雨天气,就极容易发生泥石流或者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固体废弃物、建筑废渣等处置不当,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工作要提前策划,建立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确保环保规划的实施。设计阶段通过优化路线布局,施工阶段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防止环境污染。

3.1加强监督力度,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公路工程施工标准规范,加强过程控制,减少噪声排放,保护周边绿色植被,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置;做好对对周边环境的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固废污染等相关问题的检测力度,一旦发现相应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3.2针对噪声、扬尘等污染采取的相应措施

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污染,要通过调整工作时间,尽量在周边居民的上班和工作时间进行施工,避免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休息时间。严格规范施工时间,在夜间尽量减少施工;确实需要施工的,可能会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的,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要合理配置施工现场的机器设备,尽量使多项工作同时进行,避免机器设备产生多次噪音污染。对施工现场裸土进行覆盖,加强洒水,减少土石方作业产生的扬尘。

3.3针对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土石方挖掘、填筑工程,为避免对当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采取以下的相应措施。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施工几天来的天气状况,充分完善排水系统,避免雨季雨水对施工现场土方的冲刷。做好土方调配工作,通过土方平衡,采用开挖的土方进行填筑回填,减少土方多次倒运和长时间堆积。针对施工路段的水土流失现象,保护周边绿色植被和水资源,不被破坏和污染,采取施工现场绿化植被的覆盖,及时做好绿化处置,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程度。

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进行土方明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不得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施工活动中严格按合同要求采取设置截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造成水土流失;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3.4加强对技术、作业人员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

通过组织环境保护教育培训会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工程措施的培训,提高施工技术、作业人员环境保护的意识,进而促进公路工程施工的有效开展。工程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辨识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及时收集潜在环境污染源,对施工做出相应的措施。开展施工人员学习会议,交流施工技巧和环境保护措施,促进公路工程顺利开展[4]。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是环境保护的关键阶段,要加强环保管理,制止野蛮施工,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降低施工噪音、扬尘,合理选用取料场和弃料场,合理用水和弃水,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废渣要按设计中指定的地方堆放,减少临时用地和对路域绿地的破坏。

4 总结

公路工程建成后要加强植被恢复和全面绿化,建设良好的公路生态系统。施工临时用地的植被恢复、取料场的复耕或造田还耕。减少公路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全面公路绿化,达到保护路基、美化路容、改善景观,降低噪音干扰、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公路工程施工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尽量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强公路工程施工实施阶段过程监管,高度重视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促进国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涛,陈大杰,张连福.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和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06)

[2]徐虎南.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及有效措施[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05)

[3]车红卫.加强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之我见[J].山西交通科技2003(S1)

[4]陆伟明.开展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05)

论文作者:徐世东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和措施论文_徐世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