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分析论文_赵丹丹

赵丹丹

【摘 要】 目的 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普罗帕酮组)50例和对照组(维拉帕米组)50组,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平均复律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律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窦性心律恢复正常快,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普罗帕酮; 维拉帕米;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病突然,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率失常疾病。可突然发病、突然终止,且持续的时间不一,心率常在150~250次/min,节律规整,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心绞痛、眩晕、心悸、焦虑不安,部分患者可出现晕厥、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目前,对疾病的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导管介入或器械治疗,但用药物恢复患者的正常心律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在临床上被应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上的治疗[2]。本文以100例PSVT 患者为观察对象,以期探讨对比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PSVT的疗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纳入本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维拉帕米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3-75岁,平均(51.33±5.75) 岁;心率(190.16±17.99)次/min;合并高血压15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患者8例。治疗组(普罗帕酮组)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1-76岁,平均(50.49±6.11)岁;心率(194.48±16.11)次/min;合并高血压14例,冠心病10例, 糖尿病患者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率、合并症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纳入与排除标准[3]

2.1 纳入标准 均符合诊断标准且经十二导联心电图确诊。

2.2 排除标准 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差或有出血倾向者、甲状腺疾病者、哺乳及妊娠期妇女、1周内使用过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糖尿病病史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等。

3.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都在心电监护下进行药物治疗,并详细记录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改变情况及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血压下降,胸痛、晕厥等不适时停止用药,改用电复律。对照组给予维拉帕米注射液5 mg加葡萄糖注射液20mL 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5~10 min,无转律者15min后按上述剂量重复1 次,总量不超过15 mg。治疗组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加葡萄糖注射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5~10 min,无转律者15min后按上述剂量重复1次,总量不超210mg。

4.观察指标[4-5]

4.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①显效:注射药物后30min内PSVT消失,恢复窦性心律,症状缓解;②有效:注射药物后30min,PSVT心室率减慢,但未中止,未转成窦性;③无效:注射药物30min后PSVT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4.2 两组患者的平均复律时间。

4.3 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心动过缓和头昏,房室传导阻滞,头昏和胸闷)。

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两组患者平均复律时间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复律时间分别为(4.86±0.38)min和(8.99±0.66)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率失常疾病,发病突然。疾病多发于房室结或房室交界区,发病原因多为房室结或房室交界区折返机制引起,冲动起源和触发激动异常亦可引起PSVT[6]。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是治疗阵发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方法。普罗帕酮作为I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可通过钠通道阻滞作用, 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和延长心房、房室结和心室的有效不应期,从而产生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普罗帕酮临床使用中要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由于该药具有线性量效关系,超量使用会引发心动过缓、头昏等不良反应[7]。维拉帕米为Ca2+阻滞类抗心律失常药, 可通过抑制房室及窦房传导, 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及功能不应期,对房室交界区心动过速疗效较好,曾是临床治疗PSTV的首选药物。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普罗帕酮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维拉帕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维拉帕米组,复率时间低于维拉帕米组。综上所述,普罗帕酮相对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复率时间低的特点,在确诊患者没有心脏器质性损害的前提下[8],普罗帕酮可替代维拉帕米作为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欧杰.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102-122.

[2]蔡自力,亓令志,孙理社,等.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对比研究[J]. 中原医刊,2008,35(8):21-22.

[3]郑华,郭娇云.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J].中国药业,2013,22(10):28-29.

[4]魏承发.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828-829.

[5]王静,乔燕燕,鞠伟伟,等.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7):160-161.

[6]周春飞,陆备军,赵宇程,等.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27(4):229-230.

[7]Seiichiro Matsuo MD, Teiichi Yamane MD. Acute progression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during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a patient Without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J].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es, 2010,1(2):133-136.

[8]马宇凌,蔡洪波.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3,8(8):31-32.

论文作者:赵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分析论文_赵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