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恒天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由于技术架构的模糊性、城市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不少的风向。文章从技术、理念、产业和社会风险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在分析和归纳风险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从构建本土化智慧城市理论、提升核心技术安全性,以及健全智慧城市制度、构建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两方面互动等方面加以规避,进而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智慧城市;风险;防范措施;城市结构
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城镇人口比重占总人口的比重也超过50%,当前,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1]。但是同时,不少城市也面临着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比如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经济转型困难等等。而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实施,为城市控制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文章结合我国城市现状,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进行了综合探讨。
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2009年,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试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去理解和更好管理城市,优化城镇资源配置。
当前,世界各地普遍认可了智慧城市基本概念和理念,截至目前,我国上海、深圳、广州、济南等城市均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从时间上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适时引入智慧城市理念,主要是IBM战略性输入的结果,基本遵循了其所描述的智慧城市特征和架构,而这一状况将使得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外部输入性风险[2]。
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在新能源、新信息技术产业中进一步占据制高点。而恰在此时,IBM推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和理念,正好适应美国经济发展需要。那么,如果我国不加以区别地全盘接受其框架,也就意味着我国相关技术、产品和管理模式等,均要受到进一步打压,生存空间会进一步缩小。这样一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将会进一步丧失竞争力。而在另外一方面,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外生制度设计,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大量的城市问题,但是这种技术手段,未必能够解决我国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治理城市拥堵中应用智慧城市,如果依然存在机动车辆增加过快、公共交通系统落后等问题,其很难发挥较大的作用。
当前,不少城市已经形成了符合城市发展实际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这是智慧城市理念落地生根的结果。不过我国仍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制定城市规划时,不少城市仍将IBM提供的解决方案作为依据,而这种状况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出现模仿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出现趋同性。
上海、北京等地早已公布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但其产业布局、重点应用、纲要结构和支撑体系等,相似度较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会对我国城市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不良影响,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加剧城市之间的竞争,如果都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规划核心,则可能会导致行业恶性竞争、产能过剩;二是物联网将“主机与主机”的互联网发展成为“人—机—物”三元一体化系统,比如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可方便购物等[3]。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设计是一套完整类生物“神经系统”,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城市规划,如果失控,则可能为城市发展带来隐患,这时可能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
二、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一)技术风险
当前,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还存在着创新技术少、自助知识产权技术与产品不足,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依靠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比如在物联网标准上,仅有组件式传感器通用标准,但新型传感器标准空白,中高档传感器全部依赖进口,90%芯片依赖进口[4]。
根据以上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链条无完全自主性,面临着非自主性的风险。购买国外技术,会花费大量资金,使得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资金供应、产业发展商存在较大压力。同时,如果大量使用外国技术,则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大部分终端主机与互联网依赖的芯片、操作系统和路由器等,均可能存在泄露,这也是非自主性风险的表现。
而智慧城市与网络相比,对安全设备网络防护、系统加固、应用代码和关键设备冗余与灾难恢复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即便如此,系统仍然存在不可预知风险。这种也是的智慧城市存在技术风险。
根据爱立信预测,未来10年将有500亿个终端接入物联网,其年均增长高达258%。在未来,智慧城市将会出现大量数据,也就是“数据海”。当前,不少城市信息空间,智慧城市的信息要求保密性、完整性和可认证性,但是智能物体泛在布局与云计算用户接口开放,增加了信息空间的安全风险因素。
超级计算机与RFID芯片高速传输通道,可能受水灾、地震等影响,导致出现中断威胁,使得部分物体无法被感知,使得系统控制陷入瘫痪。而非授权者在传输信道上,可能存在非法接口,或通过系统漏洞植入后台程序窃取信息,出现窃听为威胁[5]。
(二)产业风险
(1)基础薄弱。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为不同阶段进行。在建设过程中,要与城市产业基础相匹配。如果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速度,超过城市目前产业支撑能力,则就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当前,我国城市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水平有待提升,结构不优化,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小;二是信息产业发展不充分,特别是信息服务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三是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智慧城市建设需求不相符合[6]。
另外,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产业链。比如以物联网为例,其上游产业包括传感器网络、RFID等,中下游产业发展速度慢,可能出现断链和断环等现象。
(2)产业结构空洞风险。根据权威预测,物联网将成为万亿元级别规模的新兴产业。在云计算上,云计算技术在医疗、金融、通信和政府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巨大的发展潜力,则促进智慧城市更好进行产业布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因为相应产业层级不完整,从业人员达不到社会需求,智慧产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发展风向,出现多类型的产业结构空洞风险。
根据城市发展的差序性格局,高技术人才、金融和资源等均向大城市聚集,这种资源与技术的聚集,容易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进而形成产业垄断。国外智慧城市这种发展势头,将会给我国智慧城市发展造成较大的压力,使得我国智慧产业面临空前的外在竞争压力。
(三)社会风险
(1)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化风险。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将不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经济水平、文化教育和信息化水平等影响,各个地区和行业的人群,在享有智慧城市服务上会出现差异,“数字鸿沟”会进一步发展为“智慧鸿沟”。这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市化总体格局产生区域性真空与发展落差,不同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不同步;二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市民与农民在享有智慧服务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智慧城市逐步从设计走向实施阶段;三是智慧服务以个体为服务粒度,但由于市民智能物体数量和使用能力不均衡,同时与市民收入、文化程度密切相关[7]。
(2)伦理道德体系滞后风险。人们的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均可能因为智能城市建设而改变,且对公共空间、个体行为和社会形态产生重要的影响。与社会大环境、信息技术发展相比,道德体系和社会伦理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滞后性的表现,存在以下方面:一是在物联网世界,人、物体等均会被转化为数字,并且处于被监控状态,这将引发人们伦理的思考,是否对社会伦理构成挑战;在这种反思下,智慧城市就会出现滞后情况,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阻力;二是物联网所构建的“人—机—物”三元一体化系统,提供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接口,但是这两个世界并不对等,互联网社会具有开放性、离散性,以及匿名性、隔离性特征,可能产生较多的信息污染、信息霸权和信息欺诈等问题,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3)信息应用安全风险。智慧城市建设是与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融合的过程,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信息应用将成为核心。不过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立法进度等,均滞后于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应用领域有大量的法律空白地带。而这一现状,势必使得智慧城市信息应用安全得不到保证。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构建本土化智慧城市伦理
智慧城市建设中,首先要构建本土化智慧城市伦理:一是重塑智慧城市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在参考IBM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根据本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特征,并借鉴其他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构建符合本城市的智慧城市基本理念;二是科学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于不同城市来说,按照城市自身的结构特征,科学选择智慧城市核心组件,并科学进行顶层设计;三是丰富智慧城市建设途径,根据城市现有经济基础和信息化水平,合理确定智慧城市建设覆盖领域、阶段划分事宜等[8]。
最后,在推进智慧城市过程中,注意保护城市名片,并促进城市个性与智慧城市的融合。
(二)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核心技术安全性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综合利用核心技术。但是目前我国核心技术的安全性和自主性不够,需要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性和安全性,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应搭建支持自主创新的智慧凭条,积极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凭条,创新智慧城市建设途径,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力争取得突破;二是主动规避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空间安全风险、核心技术风险,加大、深入研究智能物体设备和数据海,以及异构网络、云计算平台安全保护关键技术;三是在进行顶层设计时,降低其复杂性,避免出现单点故障风向[9]。
(三)建设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
在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构建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对于城市规划者来说,应注重城市整体效益,以这个视角来进行设计,并以现有城市基础为约束条件,优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二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水平,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培育上游产业,提升整个产业竞争力,夯实智慧产业发展基础,拓展智慧产业发展空间;三是积极发展化工、服装和汽车等智慧城市相关的产业,体现产业优势,提升智慧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转化,推动智慧产业逐步走向成熟。
(四)健全智慧城市制度内核
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在不同建设阶段,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科学的智慧城市一体化格局,提供基本的公共信息服务,促进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立法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并强化智慧城市道德建设,健全信任机制,完善评价指标,综合评估智慧城市发展状态,及时发现不足[10]。
结语
智慧城市为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但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风险,比如社会风险、技术风险和产业风险,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可能失败。文章在分析智慧城市建设面临风险后,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包括构建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健全制度内核、提升核心技术安全性等。
参考文献:
[1]胡丽,陈友福.智慧城市建设不同阶段风险表现及防范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1:130-136.
[2]邓贤峰.“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分析[J].财经界,2011,01:106-109.
[3]魏晓燕.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的风险及其规避分析[J].图书馆,2015,03:75-78.
[4]张毅,陈友福,徐晓林.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风险因素分析[J].行政论坛,2015,04:44-47.
[5]陈友福,张毅,杨凯瑞.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风险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3,03:45-50.
[6]吴运建,孙成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及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13,23:139-140.
[7]王敏.我国城市智慧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9:41-45.
[8]施璐.智慧城市的原理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3,23:1124-1125.
[9]刘勇谋,吴林海.极权与民主:物联网的偏好与风险——以圆形监狱为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3:109-110.
[10]胡晓明,姜兰芝.浅谈“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发展——以南京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09:1278-1279.
论文作者:严文凯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6
标签:智慧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风险论文; 我国论文; 产业论文; 技术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