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探索论文_冯晶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探索论文_冯晶

吉林省洮南市瓦房镇中心小学 吉林 白城 137100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这一生活教育理论问世以来,一直以鲜明的观点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借着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教育与生活的无痕对接再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本文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系及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出发,依托教学实际,从“走近生活,立足文本;亲临生活,开放课堂;描绘生活,感悟生命”等三个方面阐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重建,努力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

关键词:重建 语文教学 生活化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的一种综合素养,它具有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这样一些特点。而人的生活体验恰恰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培养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语文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无缝对接,重建语文教学生活。

一、立足文本,走近生活

1.紧扣文本,体察生活。如《雷雨》一文,可以借助影像资料,指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各方面去观察、感受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加深对生活的印象,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使得文本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2.演示文本,再现生活。在教学课文《葡萄沟》时,为了让学生在研读课文时能进一步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老师带几位学生扮演“客人”,请其余学生当老乡。客人说:“我是来自浙江的客人,听说你们这儿的葡萄很有名。”几位“老乡”说:“你好呀,欢迎,欢迎,快坐会儿,来尝尝我们这儿的葡萄吧!”(师做吃状)师说:“哦!吃饱了,谢谢!”老乡说:“再坐会儿吧!这儿还有葡萄带些回去吃吧……”全班学生都赶着上来尝葡萄,场面相当热闹。毫无疑问,学生结合了实际生活中“招呼客人”并与课文的一些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才有了这样的表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些地方能看出老乡热情?”在目睹了实践操练后,学生纷纷举手,畅所欲言。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表演,其效果无疑会远胜于教师抽象的讲解,从而使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应用。

3.品位文本,体验生活。如教学《说茶》一文中,请学生边品味文本内容,边亲自品茶,文本文字与生活情趣悄然结合,学生感受颇深。

二、亲临生活,开放课堂

1.亲临校园,开放课堂。校园是个大课堂,校园语文学习因素随处可见,告示牌上的文字、橱窗里的标语、学校的通知、校务公告栏的文件等。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在课堂上交流,让语文教学面向校园。同时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个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激烈的运动会、快乐的六一节、有意义的少年税校活动、为灾区人民、身患疾病的伙伴捐款等等,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好素材。

2.亲临家庭,开放课堂。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经营烟酒商行的家庭,请家长配合孩子分析烟酒的利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有的家长是经营服装生意的,则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下服装广告;还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孩子对于介绍水果方面的文章拿捏得就会比较到位。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3.亲临社会,开放课堂。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小学生经常会跟随大人去超市、酒店、游乐园等地方消费和游玩,这些无时无刻地不在向学生展示着语文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收集各种商标、小包装袋,摘录广告上的精彩语句等,让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成就感得到满足。

4.亲临网络,开放课堂。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老师们早已不再是“一心埋头教参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亲临网络,我们节约更多时间;亲临网络,我们获取更多知识;亲临网络,我们方可居高临下,有的放矢,深入浅出。科学合理利用网络,我们能给缺氧的课堂带来新鲜的空气,使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三、描绘生活,感悟生命

1.描绘生活,放飞心灵。如在创建花园式学校的过程中,让学生写写“请为学校添份绿”“美化校园你我他”等标语和倡议书,既得到了学校的肯定与支持,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的情感都在加强,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通信活动。班级开设“心灵信箱”,让学生给老师写信,与远方的某个班级结成友谊班,进行“鸿雁往来”,增进彼此的交流。还可以引导学生写推销语、解说词、自荐书等,让他们在描绘生活中放飞心灵。

2.创造生活,感悟生命。新课标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体验成长,享受生命的快乐。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确立大语文观,坚持“以世界为教材,以生活为课堂”,走近生活,立足文本;亲临生活,开放课堂;描绘生活,感悟生命,实现生活与语文的无痕对接、语文与生活的高度统一,将不再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论文作者:冯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探索论文_冯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