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安县智华中学 宋龙平
【摘 要】高中生在知识的领悟与掌握方面是参差不齐的,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客观差异。这些都会造成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给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生物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这样才能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助于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关键词】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分层次教学法,是教育界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高效教学方法,以一种分层教学的形式,帮助不同性格、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本文就从课题研究方面及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发方式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上好高中生物课。
一、教学备课分层
在同一个班级里进行分层教学,任务非常艰巨,那么分层备课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在依据大纲、教材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学困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这就要求教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能够让优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了,各获得各自的益处。各自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但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高,备课配备资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比如,中等生对所学知识能用并有知识迁移能力即可,而优生则要求将知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针对学困生来说要求就更低了,这些都学要教师去把关。因此,依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提问血红蛋白的提取知识时,教师就要有意向的引导那些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水平,难度较大的理论尽量找优生回答,然后加以点拨。而对基础知识要找一些学困生来解决,同时还要加以鼓励。再如,我们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可以故意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一组去,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动手、动脑、动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学生兴趣分层
学生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对学习的兴趣必然是不同的。将学生依据兴趣的需要分为若干小组,对不同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使学生在原有层次上逐步提高。例如我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学时,我首先下发一个调查表,根据自愿的原则,将学生按知识结构、实验操作能力的不同,分成2个实验小组来进行准备。实验开始前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交流,如知识结构小组讲解本节的知识要点,实验小组进行具体实验示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再由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取材、制片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学生制作精美的装片进行现场展示。然后由每个小组讨论归纳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原因。最后由每个组选派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进行串讲和归纳总结。通过这一分层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沉浸在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知识的喜悦之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提问(讨论质疑)分层
课堂活动中展示、交流小组的学习成果,讨论质疑能使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分层质疑模式:先从最差的组(其中的一组)提问1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表对易等教学目标的认知,两个差组之间针对不同的见解进行讨论和辩论,从而形成较合理较一致的认知,鼓励其他组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两个差组提出质疑,要求其解答。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组内活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感受交,达到知识的提炼提升。其次再从中等组中的一组提问1名学生,代表本组发表对中等教学目标的认知,两差组组之间针对不同的见解进行讨论和辩论。最后是最好的组。对三个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做到分类,不能做统一要求。但是,考虑到学生的面子问题,老师要注意方式、方法。
四、对评价进行分层
为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导向激励作用,教师应注意把握好评价的层次性、发展性和科学性。评价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是最好的动力。教师应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此类学生热衷挑战,教师应该采取让其竞争的方式,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让学生们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我。而对于中等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鼓励是最好的良药。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表扬。比如可以采用表扬法,寻找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但是也要发现他们的不足,委婉地指出来,使他们在内心积极的态度前提下,不断前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提出问题:水在细胞内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这种难度较小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让C层次的同学回答,并在其回答完之后进行合理的评价,例如这道题你已经掌握了,不错,下次还要继续加油哦!就是让学生在自我满足的同时激励他们更进一步。“将学生差异当作教育资源”的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教学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学生需要,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的目的, 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实践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走出生物教学误区,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兴趣、教学目标、作业和考核评价等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内容进行合理适当的分层,最终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从而实现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钧、王芳. 分层合作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2013(5).
[2] 刘洋. 分层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科学:引文版,2014 (10).
[3] 刘艳丽.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3(10).
论文作者:宋龙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层次论文; 他们的论文; 高中生物论文; 差异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