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凯 缪涛瀚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517000)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炎症因子和危重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诊断的患儿7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危重评分法将全部入选患儿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对入选患儿进行炎症因子检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炎症因子和危重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经研究显示,WBC计数及PCT随病情加重升高,差异显著,P<0.05;PLT计数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降低,非危重组合和危重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RP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升高,非危重组和危重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PCT和WBC计数与危重评分呈正相关,而PLT计数与危重症评分则呈负相关,CRP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炎症因子指标中WBC计数、PCT及PLT计数水平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重症肺炎 脓毒症 危重评分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21-01
重症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是儿科常见疾病,其病死率占我国婴幼儿死亡原因首位。已有研究对CPR、PCT及危重评分在脓毒症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也可应用于对病情轻重程度的判断[1]。本研究针对就诊于本院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进行危重评分分组,通过检测炎症因子和危重症评分相关性,探索对病情评估的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78例,其中男38例,女40例,诊断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07版试行)中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同时符合国际儿科脓毒症共识会议(2005年)制定的儿童脓毒症的诊断[2]。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入院时进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及严重心律失常患儿。
1.2方法 患儿入院24小时内进行实验室检查,同时进行小儿危重评分,获取入选患儿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危重症评分、入院24小时内检测炎症因子指标,包括WBC计数、PLT计数、CRP及PCT。根据患儿危险评分进行分组:小于70分评定为极危重组,70至80分评定为危重组,大于80分评定为非危重组。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炎症因子和危重症评分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极危重组赋值3,危重组赋值2,非危重组赋值1。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检验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纳入患儿中极危重组共5例,危重组29例,非危重组44例。
2.1危重评分炎性因子指标情况 经研究显示,WBC计数随危重症评分升高而升高,差异显著性,P<0.05;PLT计数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降低,非危重组合和危重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危重程度的不断升高,PCT水平逐渐增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CRP随危重症评分降低而升高,非危重组和危重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不同危重症评分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2.2炎症因子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PCT、WBC与危重评分呈正相关,而PLT计数与危重症评分则呈负相关,CRP则无明显相关性,见表2:
表2 炎症因子指标与危重症评分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目前,感染性疾病仍然是全球人口死亡原因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以重症肺炎为主,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威胁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患病人数在250万以上,死亡人数达到12.5万人每年,因此,重症肺炎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讨论的热点课题之一。当呼吸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时,首先发生的变化就是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在支气管内黏液中聚集,继而在病原微生物抗原成分如脂多糖、内毒素等刺激下,局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激活产生细胞因子,其趋化性引起多种炎症细胞活化反应,因此PCT等的变化均提示了感染的变化状况。而CPR为肝脏合成的一种正性急性时相蛋白,其在感染发生时反应快于外周白细胞等,感染控制后则CRP水平迅速降低[3]。
本研究采用危重症评分将入选的78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分组,通过对患儿临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其炎症因子指标情况,析结果显示,WBC计数与危重症评分呈正相关;CRP在感染发生时发生明显增高,研究表明其水平与疾病危重程度有一定关联,在非危重组合危重组比差异显著,说明CR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严重程度,但在极危重症和危重症比较中则无明显差异,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其与危重症评分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提示PCT和WBC计数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相关,随着病情危重程度提高明显升高,呈正相关,其检测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应了感染进展情况;PLT计数在严重的脓毒症患儿中可以发生减少,本研究提示PLT计数随着危重症评分降低而减低,与危重症评分呈负相关,但本研究存在危急重症组样本含量较少等缺陷,临床尚需要更多大样本含量研究对本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胡梦平,刘巧刿.肿瘤坏死因子-α在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864.
[2] 徐东,肖伟,孙明祥,等.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在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中的变化[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5):346.
[3] 马晓蓉,潘磊.老年肺炎患者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2):1507.
论文作者:何凯,缪涛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6
标签:危重论文; 评分论文; 肺炎论文; 因子论文; 患儿论文; 炎症论文; 危重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4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