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后期,人口急剧增长,水资源贫瘠、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旱涝矛盾,有效保护水源,中国开始大力修建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不仅在泄洪、救旱等方面发挥着明显作用,还在人民生产生活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效用。生态水利工程秉持“全面开发、科学利用、优先保护、高效运用”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兼备的全新水利建设模式。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措施
引言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有利于国家、人民和社会的工程,实施科学的实验规整是保证生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对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生态保护都必须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当中进行,并且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利、建筑、哲学、工程等学科都紧密联系。从当今中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进程来看,该工程的建设可以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还可以保证生态水利的和谐,这是一种集生态绿化、建筑工程、能源开发和保护、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生态水利建设规划。
1生态水利工程特点
生态水利工程具有传统水利工程的特点,如工程建造对环境有重大影响,建造规模巨大,且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工程将生态学更好地应用在了工程建设当中。生态水利工程并非单一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前,不但需要水利工程师的计划图纸,也需要生态学家的勘测意见,综合了建筑工程师与生态学家的意见,统一规划建造水利工程,融合生态学在工程建设当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态水利工程实施原则
2.1生物群落多样性
生物群落多样性是水生态环境下自有的一种状态,水生态环境建设应该能够形成多个数量的小生态环境,并且能够涵盖更多物种,并提供适宜、健康的生存空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整个生物生存环境的自我恢复功能,完善生物系统,避免由于生物环境过于单调导致群落比例、密度不协调,出现退化、衰败的现象。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工程开始前对本地水文、地质条件与生物物种进行动态监测,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选择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技术方案,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流域范围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土壤环境等产生的不利影响。
2.2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应该尊重本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如果生态水利建设过于自我,那么也很难满足当前环境与经济发展需求,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能够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流域条件,满足当前水文地质、土壤地貌、植被物种等多方面需求,努力打造适合本地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水利项目。在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能够从长期、宏观的角度出发,保证生态系统的综合性、修复性,避免生态水利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矛盾的现象发生。
3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策略
3.1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管理力度,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但是在管理力度上还应加强,要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以及投入使用等全寿命周期进行严格管理,实现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有效保护。当前水资源保护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问题,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强调生态环境理念,为水资源的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同时要重视对生态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储备后备人才。
3.2水量保持与调节
在水资源保护中,沿河植物的蓄水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体内部存在的小型动物与微型生物可以提高土壤内部的孔隙率值,对植被蓄水作用具有增强效应。生态水利工程采用连通器原理,该原理可使土壤的短期湿润性增强,并且具有储藏水分效应。在降水量充足的情况下,生态水利工程还可将自然地表水向地下转换,具有补足地下水的效果,防止大量降雨导致的洪灾、地涝等自然灾害,达到适度调节不同所属部分水量的效果。
3.3河岸防护
生态水利工程实施后将直接影响和改变水陆连接区域的河岸防护型式,水陆连接区域往往是水生物栖息和繁衍的基础地带,也是水生物与两栖生物觅食、避难、迁徙、生活的重要场所,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基于水生物栖息地保护和生态系统维护的基础,加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设计,以保护生态景观与生物物种多样性为原则,避免硬质不透水材料等的使用,为物种的生存繁衍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的保存提供条件。河岸景观设计能够成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点睛之笔,以原有自然河岸为基础,进行水生、湿生和中生性河岸植物的搭配种植,加强园林绿化和生态绿化手法的结合运用,加强河岸绿化格局的层次性与景观性。
3.4原有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方式选择上应以大尺度景观为基础,摒弃小尺度、周期短、破坏力大的景观,充分考虑流域影响范围与实践时间长短,并从整个自然系统的功能结构出发,对各个自然要素的功能与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符合当地流域特性的生态水利工程方案,全局把控水利工程建设与原有自然系统的无缝衔接,增进原水资源系统的物种完整性进程。在一些生态水利工程项目中会设计建造一定长区域的护河林,护河林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气候,稳定水资源系统的作用。
3.4水资源内部的物种多样性
在区域内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不仅要对河流自身进行系统性抽查和全面性保护,还应将对河流邻近区域环境的影响考虑其中,对其进行高程度的保护。生态水利工程在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应进行全面多重保护,绝不可对物种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水域应进行具体分析、具体改变。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前,应进行整体性评估,缩小其建设占地面积,使其在生态效应良好的情况下,得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5掌握生态水利工程区域河流信息,构建水环境资源数据库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将“生态”二字放在重要位置,要明确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杜绝因人类抗拒自然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对水环境不可逆的破坏,避免因水利工程导致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和渠道化,尽可能使河流形态符合区域地理地貌特征,从而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群系统不被退化,让生态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实现河流生态系统以及水资源的保护。
结语
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将生态理念根植于水利工程建设之中,将环境保护意识贯彻落实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从而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区域环境的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对改善区域水文环境、增强水资源的自我恢复能力、统一管理水资源有着重要意义。生态水利工程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保护要坚持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掌握生态水利工程区域河流信息,以对水资源保护为前提,从而探索一条可行性强的生态水利工程与水环境保护的合理路径,充分发挥生态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佶琴.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7):87-88.
[2]江道买.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J].建材与装饰,2017(33):251~252.
[3]陈玉美.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6):176~177+181.
[4]德吉卓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249-250.
[5]陈晨.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7(3):77.
[6]孙路明.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No.531(22):290.
论文作者:周慧,汤贵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生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生物论文; 物种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