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论文_卢敏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论文_卢敏

潍坊华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绿植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设计,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其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结合植物的习性特征及功效、分类、颜色等合理配置植物,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园林。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 园林植物配置的含义

园林植物配置指的是依照园林设计的总体规划,并结合园林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比如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选择合适品种的植物,并合理规划植物的种植方位与配置形式,从而构建出和谐美观的园林景致。园林植物的配置主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不同种植物之间的搭配,安放位置的互相配合,包括立体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和意境等。而是考虑园林植物与周围其他岩石或水体的搭配,做到和谐统一。

2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作用

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景观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园林主体风采展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1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对于整个园林的基本情况做出了解分析,进而对于布置和造景做好构思,可以在园林内部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景观效果,这种方式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园林内部的生态环境质量。

2.2愉悦身心

身处于优美的景观环境中,可以达到愉悦观赏者身心的目的。而且可以为其营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让人们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可以放松身心,亲密接触大自然。

2.3警示作用

对于人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一个警示作用,宣传效果明显。 让人们感受生态环境的好坏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可以让人身心愉悦舒畅,进而促使大家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2.4视觉享受

供人欣赏作为其最基本的作用,带给人以视觉享受。 各种观叶植物以及观花植物的色彩搭配,通过不一样的景观类型进行展现,给人们多重的感官体验。 给远离郊区身居城市的居民带来对于美好景观的享受,并可以放松疲惫心情,缓解压力,轻松工作。

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3.1 统一和变化结合原则

自古以来,我国的园林建设就特别重视统一与和谐。虽然植物种类很多,但是在配置时需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增进不同种植物之间的协调性。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设计,需要对不同植物的形状、色彩、质地以及线条进行综合性分析,通过合理的配置构造和谐且丰富的景观。如果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和个性化,则容易导致园林景观的分裂,整个景观会杂乱无章,过多的色彩掺和到一起会让人心烦意乱,达不到良好的观景效果。但与此同时,色彩不能太单调,景致也不能过于单一与平淡,需要在统一中追求变化,提升整体景观的层次感与活力,达到协调与变化的统一。

3.2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则。在进行植物的选择时,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比如湿度,温度等,选择适宜在本地生长的植物进行种植。同时还要考虑到土壤的水肥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景观,并把不同种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促进植物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正常生长。

3.3文化性原则

植物园林建设在发挥生态建设作用的同时,也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时,不同的植物与景观也被赋予了人们的美好愿景与文化内涵。比如,梅花代表坚贞不屈,兰花代表高雅和高贵,竹子代表高风亮节,菊花代表傲岸不屈,牡丹代表富贵吉祥,桃花代表祝福和爱情等。赋予园林植物美好的文化意义可以使人们在园林中游玩时更加深切地感受自然,体会到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哲理。植物的文化属性取决于植物的美感与自古以来被赋予的特殊的文化内涵,美好的景物在吸引人们注意的同时可以促使人们产生一种独特的意向和感情。通过充分地表现园林植物的形、色、味、韵等特征,营造出寄情于景的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关于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方式

4.1突出地域特色

由于地区存在差异,环境、水文等基础特性也不尽相同,故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之前应充分考虑地域差异问题,充分了解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并结合当地文化风俗特点,来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园林。 在设计中,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需要最大程度的保留园林中原有植物;其二,选择植物的时候尽可能的多选择一些适应力强成活率较高的当地植物,当然,种类的选择是以进行科学合理评估后的结果为标准。 如此才能突出地方特色性。

4.2滨水绿化空间植物配置

水景是吸引游客景观之一,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滨水空间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公园的边岸配置植物较少,其主要结构是在湖边上使用耐水植物以及种植相关的植物营造景色的,例如旱柳、国槐、油松等植物的配置,在加上平地草坪能够形成一个柔条拂水的效果,该配置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掩盖树种的缺失,达到绿化生态的效果。

4.3植物季相变化

设计师在进行植物搭配的时候, 要杜绝单调和雷同,营造一种繁花似锦、花团紧凑视觉效果。 不同季节的景观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可以清晰的看到四季的变化。 根据季节不同,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植物配置,每个季节都要有应季的观叶植物或观花植物可以达到观赏效果,整个园林效果可以包含各个季节,营造一种全方面的景观体验。

4.4 园路景观空间植物配

在置园路配置上,主要采用花草、灌木、乔木等复合型植物在园路的两边进行绿化配置。在本项目中,公园路的配置主要采用垂柳、油松等大型乔木作为主干道的树木,通过该方式的配置能够实现空间分类、遮阴功能,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园路的延伸感。同时,在针对次园路的配置上,采用了灌木、小乔、山桃、紫叶李、密植丁香进行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搭配错落有致的目标。

4.5植物主景空间植物配置

竞争植物主景空间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的地势情况,科学的做好艺术布局组合,并且按照植物的材料作为主体群落以及草坪边缘群落的基础,将具备开合有致、疏密有序的林缘线建设出来。在本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的主景空间主要以开阔的草坪作为布局,且在草坪的周围配置相关的乔木,同时将零星的灌木步骤在草坪中央,该布置方式在能够提高灌木成活率的同时,还能提高草坪的空间美感以及景观层次感。对于植物空间的植物配置典型的方式有 :灌木配合草坪、乔木配合草坪与灌木、草坪与乔木等多种方式,值得注意的由于生态园林的空间面积不同,因而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

5生态园林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的生态园林景观应本着以下三个原则:创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其为全面建设生态园林提供了保障。然而,随着现代生态园林愈来愈趋于城市化,建立健全一套满足都市生活的园林景观生态体系也必不可少。

5.1基本原则

创新原则,即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应该在继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相应元素的衍生进行创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例如,在沿海城市进行相关的生态园林设计,必不可少的是大海、沙滩等元素,设计人员以此进行构思上的延伸,将二者相融合,进而在城市中设计出波浪形沙滩小路,使其成为一个标志性地点。另外,设计人员进行相应设计时,应对文化、民俗等方面更加重视,在选材上也应该尽量选用符合整体风格的生态环保材料。

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上,即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休闲、娱乐以及交流的场所,该场所应随着不同年龄段人群或者不同职业人群的使用具备不同的建筑风格。例如,古典型的园林设计中亭台楼阁等建筑具备良好的观赏性,可供游客驻足观赏。

因地制宜原则,即需要设计者在不改变原有植物生存环境下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更需要充分了解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土壤状况等指标,再合理设计规划,以较大程度上规避园林成本的错误投入引发的风险。

5.2城市园林景观生态体系

生态园林景观是组成城市的三大要素之一,相较于道路因素与建筑因素,是城市文明的主要引导因素。古代都城的园林景观主要以富丽堂皇、彰显皇家气派为主,其作用是满足贵族阶层的观赏游玩,当然,这也符合当时的历史文化状况。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过去的设计思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简约、节能这一理念已经逐步根植于人们的思想当中。

首先,简约、节能生态体系的建成需要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需求,增强城市现有的功能。以对外开放为例,建设一个生态城市能够起到吸引外资的作用,对城市发展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其次,随着象征人类文明的大都市的建成,相应的城市绿化在逐渐减少,植被被大规模破坏,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迫在眉睫。如果在发展文明都市的同时,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园林生态体系,利用植被调节城市气候,让人们身处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不但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这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需求所在。相关生态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避免或减少城市中自然灾害的发生。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因工业化发展引起的城市污染相关的案例比比皆是,正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发展生态型园林景观的重要性才尤为突显。

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植物的配置对园林景观有重要影响,有利于营造美好的景观,美化城市环境,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在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时要注重遵循合适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配置,坚持科学设计与配置的理念,不断提升园林植物的配置效果。

参考文献:

[1]祝恩勇.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134~135.

[2]许文睿.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5(14).

论文作者:卢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6

标签:;  ;  ;  ;  ;  ;  ;  ;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论文_卢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