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基桩检测工程现场管理及预控探究论文_张小丽

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201209

摘要:现如今,国民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各行各业也呈现了繁荣发展的景象。在我国建筑工程蓬勃发展的背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对施工技术以及基桩检测工程的关注上。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基桩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现场管理以及预防控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更好的为我国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基桩检测;检测工程;现场管理

前言:在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逐渐提升,让人们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的要求有了新的质量标准。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基桩检测工程也开始采取更多的有效且更为安全的措施,这能有效的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因此,加强我国基桩检测工程的技术水平不仅是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基桩检测技术及现场管理方法

(一)基桩的检测技术

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水平的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技术水平以及建筑理念的提升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水平,在这其中,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基桩检测技术更是为整体建筑质量的提升做出了较为关键的保障。当前我国基桩施工检测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钻孔桩检测质量控制技术,在进行实际施工时,桩孔的实际直径不论是较大或是较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桩质量,甚至是减弱基桩的实际承载力,但是当前我国桩孔检测控制技术的成熟已经可以更好的将桩孔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较为成熟的桩孔检测一方面可以规范桩孔控制的范围,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基桩的实际承重力[2]。其次是静荷载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当前较为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对基桩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并具有极强的精准性,静荷载检测技术凭借着极强的精准性逐渐被我国建筑行业所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该技术是一个检测程度较高的检测技术。最后是基桩检测控制技术,基桩检测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低应变动检测控制技术和波段透视检测控制技术,第一种控制技术主要是在基桩的上部进行震荡冲击,通过对震动的频率来进行检测加载,从而通过实际的冲击频率来更好的确定数值,以此来方便工作人员对其的检测,第二种技术是通常应用在混凝土的桩基施工中得到应用,并通过实际的观察来进一步检验桩基施工中是否存在质量不达标等现象的发生。

(二)基桩检测现场管理

在明确基桩检测技术后,便要进行实际基桩检测,在这一阶段为了更好的保证基桩检测水平和质量,便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现场管理,通过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审查从而进一步的规范整体的施工流程和施工细节,并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整体的桩基检测水平。因此,进行严格且科学的基桩现场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进行这项工作的实际目的以及为整个施工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对试成孔以及工程桩所要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明确,对于试成孔要核对地质资料,在进行实际的基桩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挑选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设备以及恰当的工艺,并为施工设备设置合理的参数;在确定参数后便要进行孔壁稳定性的判定,对于工程桩要根据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通过对工程桩的孔深、孔径等因素进行检测,以此来判定灌注桩的成孔质量。对于上述环节要遵循《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并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来进行现场基桩检测,如灌注桩检测系统、电动绞车以及便携式电脑等。与此同时,在提升基桩检测水平时更需要选用合理的检验工具,对基桩检测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查,在这一过程中要了解并明确建筑中桩基施工的实际情况,并带有一定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去选用合理的基桩检测工具,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基桩以往的检测水平,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进行施工现场基桩检测过程中使用检测仪检测便可以更好的进行基桩完整性的检测工程,提升检测资料的真实性。

二、基桩检测技术的应用及预控探究

(一)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

以大桥街道101街坊商品住宅项目为例,该商住楼共有5栋楼,并有1层的地下车库,项目建筑面积66956.9平方米,其基桩的设计孔径为600mm,实际孔深43.55m~47.25m之间,数量为845根。在了解该商住楼的实际情况后便对基桩进行分别的检测,选取的检测方法为成孔质量检测、静载荷检测以及低应变动测检测。首先,对于基桩的成孔质量检测控制主要是对于该商住楼的钻孔灌注桩通过孔径检测仪系统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在其过程中主要是对基桩中桩孔的孔径、深度、孔底沉淤以及实际的倾斜角度等因素进行检测,为了检测的精准度,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基桩的一系列尺寸进行测量,并通过对基桩的测量来为后续的工作进行保障,对于基桩的孔径测量主要是采用数字综合探管的孔径探管进行量测。这种测量方法主要是设备探管的几条测量臂带动连杆作做出上下移动的动作,当被测孔径大小变化时,所产生的电信号经合成转变数字信号后,再传输到地面接收仪器即可得孔径的大小。对于孔深的测量主要是相关桩基检测技术的工作人员通过安装在井口滑轮上的光电脉冲发生器进行量测。装在滑轮上的光电脉冲发生器随着滑轮一起转动,并产生深度脉冲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记录仪作深度显示记录。对于垂直度测量主要是采用无触点测量,检测人员需要选用一个感应式差动位移传感器,来更好的检测出摆锤的摆距和方向。在探管内放置两个互相垂直的顶角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两个摆锤在互为垂直方向上的摆距,进行矢量合成即可得桩孔顶角。通过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对其的一系列检查后发现桩孔的实测孔深偏差均在120mm~250mm之间,满足规范要求(-0,+300mm);实测孔径偏差均在0mm~0.12D之间,满足规范要求(-0,+0.14D);实测垂直度均在0.30%~0.40%之间,满足规范要求(≤1%桩长);实测沉渣厚度均在6cm~9cm之间,满足规范要求(≤10cm)。经检测得知,对该商住楼进行的成孔检验控制情况符合实际的施工质量标准。其次,是静载荷试验,抗压静载荷实验采用堆载法,抗拔静载荷试验采用锚桩法,试验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均符合设计要求,最后,是低应变动测的检测控制,该技术主要是应用于混凝土桩的检测中,并通过对混凝土桩的检测来更好的明确桩基质量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检测的过程中使用了传感器等专业的检测设备,将传感器设置在桩顶,并在桩顶施加低能量荷载,实测桩顶速度的响应,在了解数据的情况后对其进行采集和分析,通过显示 屏来对数据的波动变化进行读取,选取了497根桩进行检测,其中一类桩占91.3%,二类桩占8.7%,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

图1 JJC-1D系统装置外型图

(二)预控探究

为了进一步提升桩基施工的整体水平,并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便要对其桩基施工进行合理的预防控制,保证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已经对施工环节以及一些关键点进行明确,从而更为有效的进行后续的施工。因此进行预防控制是对后续基桩施工的保障。首先保证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在这一阶段要严格按照《基桩检测工作手册》中的内容来规范后续的工作,在严格按照手册中的内容进行施工后,还要对现场的实际检测情况记录,并保证现场的数据记录情况具有真实性。在保证管理工作具有一定规范化的同时还要基桩检测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纳入实际的考核过程中,以此来作为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还要依靠当前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桩基施工过程以及实际的施工数据上传到网上,通过专业的网络软件来对数据以及实际的桩基施工的精细环节进行管理,还要网络上数据的公布来加深人们对桩基施工的了解和看法,群众可以提出对进行桩基施工的建议以及对所检测的数据的看法,并通过提建议的方式来提升桩基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整个基桩检测的监督和约束,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基桩检测工程的有效开展。

结论:总而言之,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这时加强基桩检测技术更是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检测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进行基桩检测工程更需要对其进行安全管理,并进行合理的预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桩检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因此,在基桩检测前加强管理工作,并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并在检测中进行网络化管理是适应当前检测技术发展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陶文泳.房建桩基工程检测控制技术分析研究[J].科研,2017(2):00173-00173.

[2]刘春冬.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检测问题探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23):53-53.

[3]袁从方.公路工程中道路桥梁的桩基施工检测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139-00140.

论文作者:张小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钻孔灌注桩基桩检测工程现场管理及预控探究论文_张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