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论文_姬光明

分析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论文_姬光明

姬光明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国土资源局 山东省临沂市 273300

摘要: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工程测绘技术不断进步。工程数据测绘精度不断提高,不仅保证了工程施工建设质量,且为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近年来,我国工程地质灾害频发,灾害影响程度及发生成因、地域分布等情况难以掌控,因此,新形势下,需要采用测绘新技术,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成因进行分析、处理,以采取有效对策,减少和防范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

关键词:测绘技术;地质灾害;作用

导言:近年来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工作在我国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和次生灾害监测等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它的主要类型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沉降、地裂缝、土地沙漠化、煤岩和瓦斯突出、火山活动等。地壳运动的自然现象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可避免的在全球范围内经常产生各种规模,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针对各种地质灾害带来的对人类的破坏性影响,利用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对灾害进行预警、预防、减轻及灾后恢复重建等,是人类生存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而通过对地质灾害进行全程的卫星定位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编制各种有关的地形、地质地图等工作是应对各种地质灾害必不可少的,贯穿整个过程的重要任务。

1概述

近些年以来,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测绘工作已经逐渐在我国的地质灾害评估和次生灾害监测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所谓地质灾害,指的是因为人为或者自然因素的作用之下所形成的,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导致环境破坏的地质作用,其主要的类型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地表裂缝、地面塌陷、土壤沙漠化以及火山活动等。受到地壳运动等自然现象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全球范围内经常出现规模和级别不同的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运用现阶段所具备的科技针对各种灾害加以预警、监测以及灾后恢复等,是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利用对地质灾害实施卫星定位测量和摄影测量等,同时对GIS地理信息体系加以构建,设置各种关于地形和地质地图等对地质灾害加以应对,贯穿于整个地质灾害的处理工作当中。

2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当中的作用

国家相关测绘部门组织大量科研人员针对大型地质灾害前后地形地貌等出现的变化做出了监测、解析以及统计分析,制作出灾区范围内的遥感影像图,继而满足国家各部门对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加以检测与防控方面的需求。在大型地质灾害出现之后,国家测绘局通过对测绘应急服务预案的紧急启动,有效的展开了救灾的相关测绘保障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成效。国家测绘局需要给各单位提供地形数据和高程数据等基础性地理信息,协助参与救灾的各个部门设置灾后重建以及灾后测绘实施的相关方案。各级测绘局积极推动市政工程变形监测,逐步针对受灾地区的公路、滑坡区域覆盖的公共设置等做出灾后的变形监测。地理信息中心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制作出了受灾地区覆盖范围地形地貌图,保证救援队伍能够准确的进驻到灾区进行救援。为了更加精确的了解大型地质灾害给灾区范围以及地区板块形成的影响,测绘局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等相关技术,针对灾区以及周边地区做出了地形变化的监测以及分析工作。

3基于测绘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3.1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成因

地质灾害一般是指在人类活动与自然运动双重作用下导致地质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一种地质破坏活动。其基本表现形式为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滑坡、崩塌和沙漠化及火山喷发等。(1)地震:在地质学中又称“地动”,由地壳剧烈运动引起,可释放巨大地震波能量,从而会对地表局部产生极强的震动影响。(2)泥石流:“泥石流”是在丘陵及山区等地区,在暴雪或暴雨冲刷下携带大量碎石与泥沙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洪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水土流失:在风力及水力等外力作用影响下,泥沙与砂土混合,在降雨冲刷下,土壤与水资源流失,由此导致地表水土流失。(4)滑坡:斜坡中的岩石土体在地下水活动及雨水、河流冲刷、地震、人类活动等共同作用下,引发的一种土质湿软面整体下滑的自然现象。 (5)崩塌:在土体自身重力作用下,于60° ~70°左右的斜坡中形成的一种土块突发倾落运动,崩塌也称“山崩”。 (6)荒漠化:长时间干旱导致植被死亡,土壤蓄水能力下降,再加上外力搬运及风力侵蚀作用,导致地表土体土质生产能力下降,由此引发荒漠化灾害。(7)火山喷发: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地质灾害现象,但其爆发能力极强。随着地下能量集聚,其内部岩浆会通过火山口向地表释放,当岩浆上升至地表时,受内、外力压力差异影响,就会爆发岩浆。

3.2 常见地质灾害防治

以上地质灾害的产生,除了受地质结构本身影响之外,主要由人类不合理的外部作业活动所导致。比如,常见的采矿活动及公路开凿、树木种植、房屋建设和山体坡脚挖掘等,同时,在山区水渠及水库建设过程中,也会受爆破及采石、大型机械振动作用影响,从而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

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要结合其成因,采用测绘新技术进行防治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1)要加强对生活自然环境中的异常变化征兆进行观测,处于灾害频发区的群众要及时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预警消息;政府机构要综合采用 GPS 技术及遥感技术及 GIS 技术进行大范围地质监测,及时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储备药品及日常生活必需品,制定科学的灾害防治应急预案。

(2)要基于新型数字测绘技术及 RTK 技术等进行GPS 观测,实时对野外工程地质区域进行精准测量,监测工程滑坡位移量。通过工程放样及地形图测绘等,提高测量精准度和测绘效率。

(3)也可通过 GPS 卫星系统在测绘区进行无线测绘,并将测绘结果以无线电信号和卫星信号等形式传输至信息接收端口。通过与传统全站仪进行配合,频繁建立监测站点,提高测绘精度,及时发现地质区域异常情况。

(4)除了采用以上新技术进行数据测绘监测外,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处理过程中,还可通过设置排水沟等措施,减小水流冲刷面积。

(5)对于崩塌灾害的防治,要及时对隐患区进行排查,做好人员与设备撤离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地质勘查。

(6)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要种植不同类型的草木植被,稳固土壤,也可预先挖掘泄流渠,以分流、引流,减少泥石流灾害引发的损失。

(7)此外,还需对不稳定坡面进行加固防护,尤其在不稳定的陡峭坡面进行作业时,要尽量减少对坡面的改造,减小施工扰动;同时,在施工前,需要对地质结构进行提前模拟勘测,做好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置工作。

结束语

人类有史以来,各类地质灾害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远古时代,由于科学技术和设备的落后,对于灾害的发生人们只能尽量躲避,没有什么较好的应对措施,以至于许多人只能家破人亡,背井离乡,对于突如其来的灾难束手无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灾害的了解越来越深,应对灾害的办法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而当今社会结合越来越先进的测绘技术,利用其精确的产品成果,对灾前至灾后重建的一系列工作任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灾难造成的损失,因为有了一定的测绘保障,被控制得越来越少;由于测绘科学还没发展到人们理想的地步,还不能完全减免和消除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但是我们相信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软件等不断地改进提升、融合,总会能最大限度的为减灾、赈灾服务,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 刚. 现代测绘技术在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地位与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2016(11):107 -108.

[2] 杨 勇,高文娟,刘遐龄,等. 生产一体化在地质灾害防治专用图测制中的应用[J]. 测绘,2017(2):90 -93.

[3] 王东仓,何景媛. 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变形监测应用技术探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17(13):293.

论文作者:姬光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  ;  ;  ;  ;  ;  ;  ;  

分析测绘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作用论文_姬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