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量度论文,史料论文,课堂教学中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以传授现成的历史知识为主的,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较为忽略。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获取历史信息,掌握基本的史实,不应仅限于学习教材中对史实的解读,还应通过运用各种史料,通过师生共同的解读,来完成对基本史实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肤浅到深刻的认识。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在课文中引述了大量史料,这说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应该仅仅限于为教材作注脚,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课堂史料教学问题越来越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史料运用的有效性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思考与讨论的课题。
史料,主要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史实发生时所产生的、可直接作为研究历史的根据。常用的史料种类丰富,有文字类——史书、档案文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纸杂志、口述史料;有图像类——如绘画、壁画、刺绣图案;有实物类——如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等。史料是我们了解过去、形成历史知识的媒介。
一、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在促进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和发展思维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
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探究历史问题,史由证来,就是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念。
二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史料不仅是用来进行史实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运用史料大胆地建构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是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学术精神。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些结论。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了解各种学术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发展。这也必然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
这些作用已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所证明。史料运用应该成为历史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一种自觉行动,因为它充分地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问题及原因
史料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材料”,史料具有真实性。在本文中,史料运用的量度是指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不同形式的史料的数量(包含文字史料)及信息量之总和。
有学者曾做过这样一份调查:您认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最主要的问题是(可多选),结果是:A.资料难找:38.3%;B.教学时间有限:96.7%;C.学生不感兴趣:18.3%;D.不知该如何利用:5%。从该调查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影响史料教学的问题归结于教学时间的有限等客观因素方面。根据目前教学现实,“教学时间有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内容多,史料运用不可能有时间保证;二是史料数量过度,史料运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必然占取较多份额。两者之中,史料数量过度显然是重要原因。根据笔者观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数量过度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课堂可以说史料“泛滥成灾”。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史料运用的目的意义不明确。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应当为完成教学目标展开。学生解读史料,学会分析、学会思考,懂得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独立的个人思维品质,这正是我们当今历史新课程改革和历史教学目的的本质所在。史料运用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装饰,更不能为激发学生兴趣而毫无选择地运用史料,否则,课堂中会出现滥用史料的现象,结果事与愿违。
第二,把史料运用当成呈现教材各个叙述的一种引证,让学生感受历史教材叙述的真实性。这是史料运用的一种误区。史料的角色地位是附属于课文内容之下的,只是帮助学生从课本中学到“事实”的一种附属品,是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如果不是这样一种定位,那课堂教学中会不自觉地补充大量的课外史料,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
要研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要涉及史料运用问题,而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又与史料运用的量度相关。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
笔者认为,就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减少史料运用的数量,使史料运用的量恰到好处,追求史料运用实效的最大值,是史料运用的理想境界。当然,这个“适度”很难确定为一个量化的绝对值,还需根据课堂教学的任务、目标的实际而定。
1.依据教学目标,选用典型的史料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史料的选取有所侧重与取舍,以增强针对性。选取的史料与学生的学习内容之间有共同的知识要素与思维通道,有利于把握教学主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概念和知识体系,感悟历史。教师要做到这些,必须选取典型史料,这样才能防止重复性史料堆砌,导致史料数量过度。例如,新课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可以运用的史料很多,但是根据本课的教学主题“唐太宗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的需要,选取四则典型史料即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唐太宗治国的政治智慧和“贞观之治”的历史作用。这四则史料是:
(1)(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198
(2)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图画24位功臣相貌于凌烟阁,这24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李靖、秦叔宝、程知节……在这些人中有的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有的是太子李建成政治集团的人,还有一些出身少数民族。如魏征少年时做过道士,后来成为太子的谋士,秦叔宝是小军官,程知节是农民。——《盛唐气象》
(3)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华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如,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是四夷可使如一家。”——《贞观政要·论安边》
(4)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粮,取给于道路焉。——《贞观政要》
这四则史料能较全面地说明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知人善用,民族政策开明,在位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追求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史料运用讲究史料利用的最大值,切忌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看似运用史料,实则走过场。史料运用必须在追求深度思考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史料用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压缩史料的数量,真正做到适度,提升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认为,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达成。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规律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度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如《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的课堂教学,确定的主题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合作与分歧”。教师围绕这一主题运用一些史料,设计问题。
史料一:《德黑兰宣言》:我们三国表示我们的决心,我们的国家在战争方面,以及在随后的和平方面,都将共同工作。关于战争方面,我们已决定了将德军消灭的计划。……关于和平方面,我们确信:我们的协力同心将导致一种永久的和平。我们怀着希望和决心来到这里,我们作为事实上的朋友、精神上的朋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在这里分手。
史料二:斯大林关于欧洲第二战场给丘吉尔的信:“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丘吉尔坚持“地中海战略”,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发动进攻。罗斯福对他儿子说:“每当首相坚持经过巴尔干进攻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实际上想要干什么。”
史料三: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说:“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
依据史料设计的三个相关问题是:“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的这些分歧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这说明了什么?”史料和问题的设计既反映出反法西斯同盟之间的协作,也折射出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分歧,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讨论这些问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了深入的理解,看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各个侧面,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历史。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当然,还可以根据史料设计出一些带有探究性质的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些是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设计问题必须注意: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找到史料与知识的联系,重视史料解读的动态过程,层层推进,由浅入深。
3.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读史的兴趣
史料运用客观上还存在着与之相关的学生的心理与兴趣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经常看到学生因阅读史料量多或形式单调而产生疲倦的现象。其实,学生在课堂中有游戏与娱乐的心理需要。课堂教学宜多采用富有情趣、使学生感到兴奋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游戏、娱乐和教学内容融合,在教学中尽量满足学生这一需要,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敏捷,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学生的心理需要要求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史料不仅形式要多样、有趣味性,而且史料的数量与信息量要适度。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红军的长征”时,引用同学们熟悉的《七律·长征》一诗,围绕这一诗歌将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设计出相互关联的一系列历史问题,使教学过程一气呵成,学生兴趣盎然。这种文字量不多、信息量适度的史料,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由此,笔者认为,欲使史料教学富有成效,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一是减少文字形式的史料,尽量运用图、表形式的史料,这既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降低阅读史料所耗费的脑力;史料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兴奋点,要避免史料形式多样但学生不感兴趣的现象出现。二是尽量避开抽象深奥、晦涩难懂的文字史料,特别是文言文史料。比如中国古代的文献史料,如需要教师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一般不宜采用。三是一则文字史料的字数不宜太多,字数太多、篇幅太长的史料会使学生很难获取有效信息,消减学生的读史兴趣,不利于学生解读史料。一则文字史料的字数在30个左右为宜,需精短。四是对同一主题、同一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选择视角不同的史料,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