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科研究进展及当前研究热点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研究进展论文,学科论文,领域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旅游产业走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壮大,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与此同时,旅游研究成果和学者数量急剧扩大,以期刊数量为例,20世纪60年代仅有一两份旅游期刊,目前,全球公开出版的英语旅游学术期刊已超过60份[1]。在英国,与旅游相关的博士论文数量从1990年到2002年增长了8倍[2]。可以说,旅游研究已成为学术领域的一门“显学”,受到来自政府部门、学界、业界以及普通民众的重视。
实际上,旅游研究最初受到重视,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并且是由政府部门对旅游业重视开始的。由于二战后大众旅游广泛兴起,给欧洲各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使英国、法国等国从国家决策层面出台推进和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因此,对旅游产业的研究是从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的,而且是以定性的方法来分析旅游产业。随着人们对旅游经济效应的认识逐步加深,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旅游研究领域,最早引入的经济理论是质量控制,即旅游产品的质量控制。此后,经济学在旅游学科的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随着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其对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并引起广泛重视,但经济学在旅游研究领域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据(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原主编贾法瑞(Jafari)在1988年对美国博士论文选题的分析结果,按照学科重要性排序,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学,其余依次为人类学、地理学和社会学[3]。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综合影响越发重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旅游业的影响愈加显著,但是包特瑞等人(Botterill,et al.)于2003年对英国博士论文选题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学依然占最大比例,不过所占比重下降,其次分别为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商业研究和环境科学[4]。根据揣博(Tribe)的观点,目前,旅游学科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经济、管理为主;二是从文化、社会角度以及其他非经济类视角分析旅游产业,其中,前者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核心,而后者更多的以定性分析为主[5]。
本文将从旅游学科发展的几个阶段、研究方法、学科范围、理论范式和当前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深入阐述,并对我国旅游研究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
一、旅游研究的发展进程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贾法瑞按照年代划分的5个阶段[6,7]:
(一)倡导阶段——20世纪60年代,强调旅游业的正面经济效应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公共机构以及其他组织都十分关注旅游业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旅游业的正面看法大行其道,认为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可以使其他产业受益;旅游业对许多国家是可行的经济替代产业;旅游业能够为接待国提供所需外汇等。为了更加突出发展旅游业的好处,有学者还提出其他观点:旅游可以保护自然和现有环境;能够复兴传统文化,积极地推进文化活动,以及有助于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全球和平等。这些观点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大大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二)警示阶段——20世纪70年代,强调旅游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问题,并带来了不利影响,从而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挑战拥护者的立场。这种新的声音,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听不到,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这些学者既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也有从事自然和文化保护研究的学者,代表性观点为:旅游业提供的就业绝大部分是季节性和低技能岗位;只能给公司和大企业带来收益;旅游破坏了自然和风景资源;使接待地社区及其文化商品化;破坏了接待地社会结构等。两个阶段截然相反的观点,使研究者相互之间的攻击不可避免,包括相互交换意见、提出反对意见以及尖锐批评对方的立场等。
(三)适应阶段——20世纪80年代,强调改进旅游方式,减少负面效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改进旅游方式,通过科学规划,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建议以接待地社区为中心,利用当地社会文化和现有的自然环境,为旅游者提供有益的活动,降低旅游活动对当地资源和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促进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彼此之间的交流。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适度旅游、社区旅游、控制性旅游、农家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场旅游、绿色旅游、原住民旅游、体验旅游、自然旅游、负责任旅游、乡村旅游、合理旅游、小规模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等。这些经过改进的旅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业界、当地居民以及研究者的认可,但是在实践中,过分商业化以及失去控制的旅游活动也比比皆是,许多经营者换汤不换药地利用以前的手段开发新的旅游形式,也是这一阶段乃至到现在一直未能完全解决的难题。
(四)知识更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旅游学科逐渐成熟,全方位分析旅游产业
前面3个阶段的总的立场是在考虑培育旅游产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发展条件和动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并且成为一个巨大的全球产业,其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产业内部,而是与社会经济体系紧密关联,因此第4个阶段以知识更新为基础,学界的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讨论旅游产业的科学定位,而是系统研究旅游产业结构,并与其他学科领域相融合,在更广泛的多学科领域中定位自身的位置;从个人、团体、企业、政府和系统层面探讨旅游产业功能;确定其影响因素和受其影响的方面,旨在更精确和全面地定义旅游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为形成旅游产业科学的知识体系而努力。
(五)公共阶段——21世纪前10年,旅游成为社会现象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增长,使其获得了产业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经历了“9·11”、伊拉克战争和SARS等突发事件,但是“短期的伤痛带来了长期的收益”[7],并未阻挡住旅游业大步前行的脚步。目前,政府部门、决策者和民众对旅游的关注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而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和看待。旅游研究成为“没有哪一个单独学科可以囊括、研究或理解(旅游);只能通过学科的边界交叉来研究,应当寻求并形成多学科的视角”[7]。这种趋势不仅在产业层面体现出来,而且从研究成果的主题变化也明显表现出来,根据肖和史密斯(Xiao & Smith)于2006年对过去30年《旅游研究纪事》发表的论文主题所做的统计,研究主题所涉及领域由传统的经济学、旅游、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休闲等领域,逐渐拓展到心理学、管理学、文化、艺术、历史、法律、宗教、环境、政治、伦理等其他学科,显示出旅游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8]。
二、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的是与非
自从经济学在旅游学科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实证研究一直居于领导和统治地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旅游学科期刊《旅游研究纪事》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都对论文范式提出具体要求,所有论文都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发现与讨论和结论。研究工具一般包括:离散选择模型、社会核算矩阵、数据包络分析、影响评估模型或部分可计算均衡模型等。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学者越来越多地质疑定量分析方法,认为实证研究有很大局限性,任何实证研究都有许多限制条件,结论也不具有一般性。而且认为,定量分析不能完全反映问题本质和意义[9]。一些学者开始探索实证研究之外的范式,这种范式的转变使定性分析方法在一些领域得到认可。尽管如此,根据瑞利和拉夫(Riley & Love)[10]对《旅游研究纪事》、《旅游管理》、《旅行研究》(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和《休闲研究》(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4种期刊所发文章使用的分析方法进行的调查显示,上述4份期刊从创刊到200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中,实证研究方法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定量分析方法仍然在旅游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度经济影响、评价游客流动、创造细分市场战略和确立游客心理测量标准等方面[11]。
(二)定性研究的功与过
正如提出旅游产品“原真性”概念的学者科恩(Cohen)所说,旅游研究中的许多开创性工作都是从定性研究入手的,定性分析方法在旅游学的初始研究阶段比较受重视,为奠定学科基础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12]。但是,这些成果通常都发表在非旅游期刊上,如著名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初发表在地理学期刊,麦克康奈尔(MacCannell)提出的“舞台真实性”发表在《美国社会学》[13]。由于定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被学界所质疑,阻碍了其在旅游经济领域的应用。目前,定性研究主要应用在与旅游相关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研究范式以案例研究为主,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主/客关系、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旅游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已由单纯的经济产业转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定性研究有逐渐受到重视的趋势。贾法瑞认为,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帮助学者从单纯的实证主义以不同范式来解释和理解现象[7]。根据包特瑞在2003年对英国与旅游有关的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所做的调查结果,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的博士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4]。揣博在2006年发表的文章认为,旅游学研究总体上已经走出了应用经济领域的狭窄范畴,具备了后现代研究方法的雏形[5]。目前学界的普遍看法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将更适合研究和分析日益复杂的旅游问题。
三、学科范围与理论范式
(一)学科范围
旅游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新兴学科,40多年来从其他学科借鉴了理论范式、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为其他传统学科拓展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尽管迄今为止旅游学科尚未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但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涉及的相关学科包括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18个相关学科[6],见图1。
图1 旅游研究的多学科基础
资料来源:根据贾法瑞《旅游的科学性》整理[6]。
在各学科对旅游研究的影响中,根据揣博于2006年对主要旅游期刊总引用率涉及的学科分析结果,依次分别为:经济学38%,社会学7%,地理学6%,心理学3%,哲学和人类学1%[5],也就是说,经济学依然是对旅游学科影响最大的。
(二)理论范式
理论范式是奠定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石,更是构建学科体系过程中的里程碑。旅游学科的理论范式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旅游经济/管理范式,多来自经济学/管理学领域,主要运用一些分析方法,对旅游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具体解析和阐述,在旅游的经济影响和经济预测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另一个是以社会学、人类学和地理学为基础建立的旅游范式,为旅游学科独有,对推动旅游研究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旅游经济/管理学范式
旅游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包含7个理论范式[14],由于这些理论范式来源于其他学科,并不为旅游学科独有,所以仅作简单介绍。
实证主义: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研究社会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由法国哲学家孔德(Comte)最早提出。混沌理论/复合理论:由劳伦斯(Lorenz)、海侬(Henon)、梅(May)等人提出。混沌理论将世界视为非线性和流动的,认为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变动的结果。解释性社会科学范式:由托马斯(Thomas)、斯库(Schutz)等人提出,与社会构成主义和现象学相关。参与范式:由莱文(Lewin)最先提出,以释放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地方发展为基础。批判理论的方法: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主客观问题。女性主义观点:与西方的三次女权运动相关,从女权主义角度强调妇女的生存体验,打破世界固有的男权统治的思维框架。后现代方法:由劳埃德(Lyotard)、保德拉德(Baudrillard)以及雷坎(Lacan)等提出,将世界看做多元现实构建的,并且现实元素之间互不支持。
2.旅游范式
属于旅游学科的4个理论范式[15],分别为:
原真性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性和文化商品化,这个范式由社会学者麦克康奈尔于1972年最先提出,科恩于1988年提出“舞台真实性”加以完善,成为文化旅游、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影响至今[12]。
游客凝视:由社会学者尤瑞(Urry)于1990年提出,认为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游客在看待不同景色、不同人群、不同历史和文化时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如何区分不同背景的游客的兴趣点,规划和营销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主/客关系:由人类学家史密斯(Smith)于1977年出版的《主人与客人》首先提出,并于1989年修改后再版,是旅游影响研究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经典,主要研究游客对接待地社会结构产生的诸多影响,强调游客给接待地文化带来不利影响。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由地理学家巴特勒(Butler)于1980年首先提出,此后被广泛引用、论证和质疑,但也是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核心内容是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过程,认为在不考虑内生和外生因素的条件下,旅游地的发展分为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或复苏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旅游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4个范式都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质疑和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4个范式为旅游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对研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存在诸多质疑,在学术领域中仍然是引用最多、应用最广的理论范式。
四、当前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
旅游研究内容涉及面很广,本文讨论的领域以旅游管理学为主,根据瑞安等人(Ryan,et al.)[16]的分类,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包括:
(一)旅游营销
“旅游营销”源自管理学中“服务营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旅游研究中,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旅游营销已由传统的简单分析方法转向运用模型化理论,主要使用的模型包括旅游者购买决定、定价细分策略等。研究内容大致包含6个部分:目的地营销、市场细分、游客行为、营销功能、营销研究以及IT营销[17]。其中,目的地营销管理、营销规划和营销战略功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和目标、IT营销也是比较主要的研究领域,而营销广告、授权和培训等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关于营销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属于冷门话题。总的来看,旅游营销研究还处于满足从业者需求阶段,更多的是分析游客心理,运用营销策略,实现营销目标,而对理论研究重视不够。
(二)旅游经济影响与需求预测
旅游经济研究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学科地位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学领域研究方法的不断突破,以模型为主的旅游经济研究也达到一个高潮。目前,旅游经济影响与预测包含的主要内容[18]有:
1.估计产业乘数。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回归等方法,测算国际、国内旅游支出对经济的巨大影响,进而确定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支出。
2.评估旅游影响。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社会核算矩阵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估测接待人数的上升或下降对旅游接待地产生的经济影响,从而得出一个接待地适度的接待规模。
3.旅游者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目前比较热的一个研究主题,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十分重视,采用项目合作或直接投入研发力量等方式推动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需求预测是利用时变参数模型来进行具体分析的,这一模型将在旅游需求预测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旅游规划和社区参与
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文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是从实施效果看,旅游规划与市场结合方面往往是失败的,因为规划是事先制定的,因此难以适应旅游发展和变化。很多学者认为,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旅游规划几乎涵盖旅游开发与运行的所有环节,并作为专家的指导性意见出现[19],但是在实际中,规划得以完全实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使旅游规划对实际开发与运营更具指导性,20世纪90年代旅游规划领域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0],将可持续性理念应用于旅游规划的开发原则中,并采纳了接待地空间承载力和适度规划的概念,偏重于对旅游开发实践进行科学引导。
与此同时,随着旅游活动对接待社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经常出现与社区经济社会目标相冲突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规划应注重旅游与社区之间关系,认为规划内容对接待地社区有着相应义务和责任[21],因此旅游规划者被要求应充分考虑接待社区居民的经济和社会需求。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繁多的需求变化使旅游规划难以面面俱到,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最大程度的公众参与,建立合理的参与机制,使规划者在考虑企业部门的利益之外,充分考虑旅游所依赖的接待社区的长远利益。这一点在理论上已经有诸多论述,但在实践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目前规划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规划与开发、以社区参与为导向的规划研究[22]。
(四)城市旅游
城市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由梅西森和沃尔(Mathieson & Wall)于1982年在《旅游、经济、自然和社会影响》中首次提出[23],其后皮尔斯等(Pearce,et al.)肯定了城市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24],此后一直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与城市旅游有关的论文数量持续上升。
佩基(Page)认为,最有影响的文献有3篇[16]:
1.艾斯沃斯(Ashworth)的《城市旅游:关注下的不平衡》[25]是关于城市旅游最有影响和引用最广的研究成果,作者在分析总结文献的同时,对城市环境进行了阐述,认为“因为大多数旅游者来自城市,许多人将城市作为度假目的地,旅游对城市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将旅游视为一种城市活动严重制约了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忽视了旅游者在城市功能中的重要性”。
2.詹森—沃贝克(Jallsen-Verbeke)的《休闲购物——旅游业中一个富有魔力的概念?》[26]为城市旅游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该文在总结大量零售业文献和重新归纳城市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购物概念,突出强调了旅游者的购物支出对城市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城市旅游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3.盖兹(Getz)在《旅游购物城——开发与规划战略》[27]一文中,专门对旅游购物城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将大型零售商业(如 Outlets)选址在城市周边区域可以吸引旅游者的观点,拓展了旅游购物作为城市旅游者的一个主要活动的概念。
目前,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领域:理论与概念发展;需求与供给问题;旅游者行为;管理、规划和政策;模型和预测。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城市旅游的管理、规划和政策领域,较少关注的是旅游者行为。研究方法大多以案例研究为主,或者以社会心理学范式为主。
(五)主题公园
自第一家迪斯尼公园1955年在美国加州开业以来,主题公园成为发达国家休闲、娱乐和旅游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全球主题公园产业的收入每年已经超过150亿美元,大约有超过130个主要主题公园散布世界各个角落;发达国家人均每年参观主题公园的次数为,美国和日本0.6次,澳大利亚0.5次,欧洲0.23次[1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主题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是主题公园的兴起也始终伴随着争议,人们批评其将文化庸俗化,破坏艺术美感等。
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主题公园作为旅游吸引物如何更好地吸引游客,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利珀(Leiper)指出,主题公园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巨大的基础市场,认为其选址不要在距离主要公路很近的地方,因为路边吸引物的目标市场是大量低支出的过路游客,而这对资金密集型的主题公园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主题公园要求有高消费能力的游客,而且需要在一个地方的停留时间超过一天[28]。罗杰克(Rojek)提出,主题公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和可预测的环境,并以效率、预期与控制为原则[29]。方德斯和米尔纳(Fodness & Milner)认为,主题公园的游客构成了一个可以广义描述的但是很少被理解的一个游客层面,他们运用感知技术对佛罗里达的顾客选择进行了调查,并对游客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主题公园的市场定位、主题选择和促销战略提供了指导意见[30]。
而对于主题公园的运营情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原因主要是主题公园属于企业经营,许多数据涉及商业机密,研究者很难得到一手数据,因此,关于主题公园以及旅游者吸引物的研究成果往往仅限于一般性阐述,高质量的分析研究较少见。
(六)旅游与自然环境: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一直是旅游的主体,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对许多脆弱资源造成破坏的现象,令人们对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活动爱恨交织,为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自然旅游提出了诸多改进意见,代表性的观点从采取诸如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等软措施,到旅游概念重塑、纳入新的旅游形式、限制旅游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概念和分析模式不断进入旅游研究领域,人们从主要关注资源基础、监督使用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评价产生的影响转变为关注不同旅游者类型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着重强调旅游如何使用自然环境才可能对野生动物保护或自然资源产生有益影响,而不是简单地谴责其破坏环境。
正是在这种反思与改进不断交错的过程中,“可持续旅游”(或“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成为拯救自然旅游的代言人,出现了大量书籍和文章讨论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含义和价值,并将其视为自然旅游的“代名词”,但是关于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并不统一,也未能形成一个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31]。而且“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提法遭到滥用,几乎所有的旅游活动都被冠上了生态的标签。
在繁多的研究成果中,真正被广泛认可的开创性研究是布(Boo)于1990年出版的《生态旅游:潜力和陷阱》一书,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而且将游客活动方式分为被动和主动形式。对这个领域发展作出最全面和最出色的总体评价的著作,分别是维尔(Weaver)撰写的《欠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范奈尔(Fennell)出版的《生态旅游》一书,以及尼尔等(Neil,et al.)著的《生态旅游》,这三部著作都包含了详尽的参考书目和有关该领域广泛讨论的话题和争论[31]。在具体研究内容上,已深入到生态旅游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收益、管理手段到旅游者形象以及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等等。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连续一体化模型、调查问卷和频谱效应等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大量采用案例研究。
(七)原住民旅游/少数民族旅游
长期以来,原住民(少数民族)旅游问题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不仅将其作为解决原住民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手段,而且还作为本国旅游促销的形象代表,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土著、因纽特人和毛利人的形象被广泛用于旅游促销宣传当中。但是更加清晰、明确地对待原住民(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发表的《世界原住民国际十年宣言》(The International Decade of the World's Indigenous People)开始的,此后原住民旅游成为学界一个比较重视的研究领域。
传统研究中,旅游学者主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原住民旅游,多运用影像、形象描述旅游活动印象。随着国际社会对原住民问题的关注,关于原住民旅游的书籍和文章显著增多,研究内容涉及原住民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以及宗教问题等等;研究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一些定量分析原住民旅游的文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旅游期刊上。这方面的开创性著作包括:巴特勒和韩驰(Buher & Hinch)于1996年出版的《旅游与原住民》[32],该书是原住民旅游研究的第一本理论著作;布莱斯和史密斯(Price & Smith)于1996年出版的《脆弱社区的人和旅游》[33]是第一本从人类学角度研究原住民社区冲突问题的著作,刘和奥坦(Lew & Otten)于1998年出版的《印第安部落的旅游与博彩业》[34]是第一本关于印第安旅游发展的著作,罗宾逊和邦尼菲斯(Robinson & Boniface)于1999年出版的《旅游与文化冲突》[35]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原住民旅游面临的文化冲突问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住民在当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参与度始终较低,而且原住民对展示自身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在各部落有着不同认识,例如,美国印第安旅游以发展博彩为重要特征,一些部落因博彩业而迅速致富,但是一些部落则对此持否定态度,并且对博彩旅游提出质疑。另一方面,旅游者对原住民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瑞安等发现,仅有33%的游客对原住民文化感兴趣,尽管许多游客到原住民地区旅游希望体验当地特有文化,但只是期望获得一种“原住民体验经历”,然后带回日常生活中[36]。同时,佩彻(Pitcher)通过对访问原住民部落的649个游客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原住民的认识多来自经过加工的文学畅销书,许多人到原住民地区来是寻求他们头脑中的“影像”,而这与真实的原住民文化存在很大偏差[37]。因此,原真性问题经常被旅游学界讨论和反思:到底提供什么样的旅游产品才能反映原住民文化的“原真性”?目前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原住民文化已进入旅游主流,原住民文化体验的性质及其文化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来自游客与原住民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创造了新的原真性。第二,原住民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概括为“他们的精神至少来自三个世界:一是他们自己的世界,为其提供了传统的身份认知;二是后现代世界,西方主宰的企业实践和消费主义;三是互动的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汇”[22]。
五、对我国旅游研究的启示
回顾我国旅游业及旅游研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轨迹与世界旅游发展历程大致相同,都是从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获得政府重视,进而使学科快速发展,并且因产业过快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受到争议。尽管如此,旅游产业始终在快速增长,并且从单一产业逐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如果从改革开放作为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正式开始,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初期阶段,在此期间,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入境旅游对创汇的积极作用以及更好地发展入境旅游等方面,并对旅游是否可以成为一个产业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争论,旅游学者的背景以地理学、历史学等为主。
随着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愈加显著,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式确立了旅游业的经济产业地位,也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旅游热”,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开发成为新一轮中国旅游大发展的主旋律,旅游研究亦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学科。从事旅游研究的人数和发表的成果数量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学者的学科背景也从地理学、历史学拓展到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从经济角度对旅游产业进行研究成为行业主流。
1998-2010年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旅游业迅速经历了倡导、警示、适应、知识更新和公众关注等多个阶段,并且呈现出一种混合交织状态。在我国,旅游学界和业界没有出现明显的旅游警示阶段,但是对旅游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的质疑和批评始终与积极倡导的声音相伴随。目前,整个行业和研究领域仍然处于适应和知识更新阶段,更多的处于媒体关注层面,普通公众的参与度很低,尤其是当地居民的参与度远远不够。一方面是缺乏参与的渠道,另一方面是旅游规划制定者对当地居民的意见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将当地居民的意见纳入旅游规划中并受到重视,是发展旅游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2009年10月,国务院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将其视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再次确认并强调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但是尚未改变整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进程,对研究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科地位的进一步加强,确立了旅游研究的主流学科地位。
从研究内容看,国内旅游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研究内容与国外逐渐接轨,前面提到的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城市旅游、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也有一些研究选题,比如旅游中的性别研究、旅游中的伦理道德等,国内学者关注较少。从研究角度看,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相对宽泛,多从宏观角度研究相关问题,论述多流于表面化,对产业的深度研究显得较为欠缺。由于国内旅游学界对国外相关文献了解有限,总体上文献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对国外研究进展缺乏及时跟踪和了解,国内外学术沟通渠道狭窄,极大影响了国内旅游研究成果的质量。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比较注重研究范式和方法论,国内则比较注重分析过程和结论,而且国外更注重实证研究,尤其是主流期刊,定量分析是论文必不可少的部分,国内在早期比较注重定性研究。2005年以后,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文章逐渐增多,实证研究成为主流旅游期刊遴选的重要标准。但是国内的定量研究与国外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模型的种类和模型应用范围都远远逊于国外,尤其在旅游预测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大。
总之,虽然目前国内旅游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是随着国内外旅游学界越来越深入的交流和对话,以及对国外旅游学科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更多的了解和把握,加上众多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国内旅游研究必将可以与国际水平比肩。
标签:生态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城市营销论文; 活动营销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