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统一的一种可能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试论论文,学中论文,途径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化,自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就引起了学者的广泛重视和普遍兴趣;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己成为现代认识活动的主旋律。心理学中是否也存在两种文化?如果有,如何寻求二者的统一,这是当前理论心理学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以期心理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存在性
20世纪50年代,英国杰出思想家查·帕·斯诺提出了著名的“两个文化”理论。他认为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学者当中存在着两种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者“在知识上、道德上和心理气质上”存在着差异,而且,“他们都荒谬地歪曲了对方的形象。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全然不同,甚至在感情方面也难以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1]。
斯诺的理论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兴趣,他们也试图知道,心理学研究领域是否存在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美国心理学家金布尔为此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不同层次的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抽样调查[2]。结果表明,心理学研究领域确实存在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其具体表现为5个方面的价值观的对立:①科学价值对人的价值:②客观主义对直觉主义:③实验室研究对场的研究与个案研究;④一般规律研究对特质论研究;⑤元素论对整体论。另一位美国心理学沃特森通过研究,将这种分歧表述为18对范畴的对立。黑特则认为这种对峙表现在12个对立的维度上。我国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丁道群先生认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主要是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上的对立[3];郑红先生认为这种对立主要是方法论的对立,有4个方面的表现:①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②元素分析性研究对整体性研究的对立;③表层研究和深层研究的对立:。④自下而上研究和自上而下研究的对立[4]。叶浩生先生在《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及其整合》一文中认为,当代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主要表现为:①自然科学模式对人文科学模式;②方法中心对问题中心;③价值中心对价值负荷说[5]。
两种文化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事实,虽然在不同学者看来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正如叶浩生先生所言,“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科学主义文化与人文主义文化的分裂是心理学家公认的一个事实,两者在许多问题上持截然不同的观念和泾渭分明的看法[6]”。
二、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统一的必要性
心理学中两种文化之抗争,贯穿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史。到了最近几十年,愈演愈烈,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使心理学处于群龙无首的无政府状态。正如斯诺所言的,“这种两极分化对我们大学来说都是损失,对于我们个人,对于我们社会都是损失,同时还是实际应用上的、智力和创造力的损失”[1]。后果之一是心理学存在分裂的危机。美国夏威夷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斯塔茨(Staats,A W)认为,“我的观点是心理学正在遭受着分裂的危机。这种危机并不是突然产生的,因为心理学从来都不是统一的科学”。[7]后果之二是心理学的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雅内·斯彭斯(Janet Spence)对心理学的发展前途表示担忧:“在我可怕的恶梦中,我梦到心理学的组织被大批解散:人类实验心理学家逃到正在兴起的认知科学学科中,生理心理学家愉快地到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系报到……只有人格—社会心理学家和某些发展心理学家无处可去[8]。”后果之三是心理学的科学性受到动摇。长期的分裂使心理学缺乏科学的范式和科学研究纲领。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黎黑指出,“心理学似乎成为一门永远都存在危机的科学。……心理学家从未停止关于他们研究领域的本质、目的、方法、定义基本问题的争论。只有在学派内部,对这些问题有较为一致的看法,甚至一些学派也常常包含论战的派系。”[9]
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冲突及其后果,说明其中单独的一方,不可能完成建构完整的人类心理世界及人自身的使命,也不可能使心理学的发展持之以恒地健康持续。随着人们对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统一的认识,逐渐从分离的观察对象到联系地、整体地把握对象,它们互相补充与共同升华、合璧与融合之势已经出现。
三、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统一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不是永恒的,他认为这种对立只是暂时的历史形态。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当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认识容器,而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正通过技术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并改变人的生活,技术已成为科学与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联系,科学不能忽视对理想的、真正的人的关心,所以“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我们不能将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为取消科学与人文的区别,而是他天才地预见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马克思的论述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统一提供了哲学基础。
早在本世纪初,普朗克就曾预言,存在着由物理、化学、生物学到人类学的连续的链条。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认为存在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洪流,或要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建立于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只是,对于双方的结合点或环节究竟由哪门或哪些学科组成,如何来锻造这一环节,以及这一环节与其相邻环节即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怎样联系起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的分析和结论。但这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着结合点。这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史研究也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经历了整体—分化—综合三个历史阶段才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的。自然科学在古代是直观整体和原始统一的,在近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分化运动和处于割据状态,到现在又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相互综合。物理学、化学、天文学,莫不如此。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在科学处于萌发状态的古代文明中,曾以朦胧的方式合而为一,随后有了科学与人文的分立,以至近现代由于两种文化的冲突而造成的心理学研究支离破碎的局面,使心理学家们意识到了统一的重要性。这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统一提供了思想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斯塔茨从心理学理论发展的规律出发,提供了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统一的方法。他认为,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可以实现心理学的统一。第一,构建一个能使不同的方法论相关联的理论框架,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其次,寻找一种能沟通不同的理论概念的综合性理论。这种理论能在对抗和分裂的概念、观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三,建立一种能把不同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论,这种理论能在孤立的现象间架起一座桥梁。按照斯塔茨的说法,如果能在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问架起桥梁,便能实现两者的统一。这为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统一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四、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统一的一条可能途径
由此看来,无论是从两种文化间的关系来看,还是从科学领域的横向来讲,亦或是从科学发展的纵向来讲,或是从心理学本身发展的规律来讲,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统一都是可能的。至于统一的途径,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笔者认为,技术心理学可以在科学心理学和人文心理学问搭起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统一。
(一)技术是联系自然与社会的纽带
人类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更好地生存逐渐使其实践活动合理化,于是便产生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古代制造弓剑的方法,日昝记时的方法,现代超音速飞机的制造技术、建造航空母舰的技术,等等,这些方法是人类逐渐摸索并完善起来通过运作自然而达到人类的某种目的,这些我们通常称之为技术;另外一类使人类实践活动合理化的方法,与制造航母这样的技术既相同又不相同,如,怎样管理一个企业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创造较高的利润?如何使商品能更好地销售出去?这一类实路活动与对人的管理与调动有关,称之为“社会技术”。与之相应的,前面所说的技术可称之为“自然技术”。[10]
正因为自然技术将技术与自然(自然科学)连为一体,社会技术将技术与人(社会)连成一体,使得技术成了自然界(自然科学)与人(社会)之间的桥梁。自然物经过改造、重组成为人工自然而进入社会之中,自然过程经过改造、重组而成为社会过程的组成部分。由此,人工自然和过程一方面保留了自然物的特性,另一方面获得了人性,具有了社会意义。反之,社会凭藉技术不仅使自身牢固地奠基于自然界之上,而且因人工自然而超越自然界,并按人类整体和长远利益更广、更深以及更合理地作用于自然界,以使人工自然的人工度越来越高,从而推动自身的进步。可以认为,技术是由自然界向社会生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技术文化是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
如果说,自然技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社会技术则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任何时代的人类生活方式都离不开这三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交叉,构成人类生活方式总体结构的基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正是渗透于人类生活方式各个要素之中的文化意识和观念,是与特定的人类生活方式的总体连为一体的。因而,技术为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与交融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一种技术,如果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认可和运用,并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时,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技术文化是一种既不同于科学文化,也不同于人文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是人类实践过种中,在功利性、科学性、商品性、伦理性、系统性和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通过过技术对人类进化过程和生存环境进行描述,并以此来解释人类的种种活动和社会文化现象,是以技术本位或源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联系[11]。如果说科学文化重在事实判断,推崇理性、逻辑、客观性标准,人文文化重在价值判断,强调情感、价值、主观能动性,那么,技术文化作为人类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手段,它在使科学文化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过程中,不仅是科学文化具体化的过程,而且也是赋予科学文化以直接的、具体的价值目的,使得人们通过技术文化将科学文化朝着价值应用方向越来越深入的过程。一方面技术文化符合客观的自然法则,另一方面技术文化又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的面目呈现,因此,技术文化就必然既重事实判断又重价值判断,并且在实践当中还须正确把握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的辩证关系。技术文化是从技术本体展现出来的,以讲究实效、追求卓越为宗旨的一种社会文化。事实上,由于技术文化既含有科学文化中的理性成分(如科学性价值观念),又含有人文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如伦理性价值观念),因而它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在技术实践中服从自然规律与实现人的价值的一致性,达到了一方面弄清世界的本来面目,从而知道人能够怎样地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弄清世界同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从而也懂得人应该怎样对待世界上的一切现象,这样追求知识、真理以及把握价值、实现价值的观重目的。所以,正是技术文化的实践特性,使它一端同科学文化相连,另一端同人文文化相接,成为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重要通道和桥梁,使两者的融合有了一条现实途径。没有技术文化的参与,科学文化不可能独自通往人文文化。技术文化既是科学文化的终点,也是人文文化的起点。“正如有的哲学家们指出的,如果人们深入地研究了技术,就不会再有‘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那些分裂和对立[12]”。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自然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将通过对技术文化的共同关心会逐渐达到相互理解、弥合鸿沟的。
(三)技术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统一的一条可能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很清楚,技术文化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桥梁。很显然,心理学中的技术文化也是沟通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的桥梁(见图1)。
技术心理学中既有科学心理学的价值体系,又有人文心理学的价值规范。如对记忆的研究,既要严格遵守客观、公正、主客分离的科学研究范式,使用精密的科研仪器;又要考虑到动机、焦虑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再比如,有关智力测验的理论,既要把智力当作是一个客观的心理现象来进行研究,又要考虑到情绪、意志等主观因素对智力的影响。但是,说技术心理学中同时具有两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并不是说在技术心理学中二者是对等的,势均力敌的。而是说,技术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间的一个过渡地带,一个连续带而不是一个点(见图2)。
本文所及,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相信随着理论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统一的讨论必将越来越深入,也会有更加完善的理论出现,使心理学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