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综合国力--时间序列轨迹与空间比较_综合国力论文

新中国综合国力--时间序列轨迹与空间比较_综合国力论文

新中国的综合国力——时序轨迹与空间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国力论文,时序论文,新中国论文,轨迹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即物质力、精神力和协同力这三者的聚合力。它既包括各种现实的力量,也包括各种潜在的力量。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尺度。对综合国力的测度已成为当代不少国家分析与考察自身和别国的整体实力及其对全球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乃至人类发展与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手段。1949年10月1日, 当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中国的综合国力即开创了其划时代的历史新篇。回首50年历史,新中国的综合国力虽然历经曲折,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迅速递增的发展态势。这充分显示和证明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根据这一论述及有关综合国力的概念,这里拟构建如下指标体系作为构成反映我国综合国力的基本框架。

资源力:国土面积、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内河及领海水域总面积、平原面积、森林面积、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已探明能源储藏量、气候条件、人口总量、经济活动人口、人口的文化构成、婴儿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经济力:GDP、GDP 增长率、人均 GDP、 GDP 中第三产业比重、工业总产值、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农业总产值、主要农业产品产量、总投资、总消费、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财政收支总额、证券市场市值、黄金及外汇储备、进出口总额、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环保投资占财政支出比重、客运总量、货运总量、邮电业务总量和城市化率。科教力:科技活动人员数、科学家及工程师、每百万人口平均科技活动人员数、每百万人口平均科学家及工程师数、科技投资总额、研究与发展费用占 GDP 比重、科技贡献力、科技进步率、 各级教师总数、各级学校在校学生数、教育普及率、教育投资总额、教育投资占 GDP 比重。文卫力:文化工作人员总数、文化艺术、 事业团体及场所数、文化馆和图书馆及博物馆数量、出版事业(图书、杂志、报纸数量)、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医生数和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国防力:常备军事人员总数、后备军事人员总数、国防投资总额、国防投资占 GDP 比重、 国防科技投入占国防投资总额比重、国防工业总产值、陆海空军基地数、核威慑力量、战略物资储备和后勤支援、国防指挥管理体系。政治、外交力:国家战略目标、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性、国家的领导、组织、决策能力、国民凝聚力、对外政治关系、对外经济关系、对外军事关系、对外科教文卫等合作关系。

由于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在利用上述指标体系对新中国的综合国力进行全面测算的基础上,重点对新中国的经济力作一系统的时空测度分析。

一、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历史轨迹

1.综合国力高速上升,特别是经济力的发展总体上更是呈现强劲增长的趋势。根据上述综合国力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平分法,对我国1952—199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试算,得出新中国各主要年份综合国力得分的估算值(如表1)。

表1

新中国主要年份综合国力和综合国力结构的测度值(注:因资料来源所限,表中资源力得分以人力资源得分为基础再乘上一定的权数:国防力得分以国防费用得分为基础再乘上一定的权数。因此这两大项指标得分偏低,但这并不影响序列增长的趋势。)

年份\国力 经济力科教力文卫力资源力国防力

综合国力  经济

 份额(%)

1952 6.0281

13.17162.8777

12.16858.431542.677214.12

196510.2225

26.8275

11.0922

15.8162

10.027573.9858  13.82

197515.6678

32.8204

10.8231

20.5223

20.9160

100.749415.55

197818.8549

35.5464

12.4075

21.5854

24.4755

112.869616.71

198022.2317

35.6403

13.7015

22.4012

28.2660

122.240618.19

198530.8137

37.1378

16.2215

24.9512

27.9300

137.054122.48

199040.7792

41.2204

18.6942

29.2919

42.3360

172.321623.66

199566.8451

50.7931

19.5377

31.1267

92.8515

261.154125.60

199673.5 52.5 21.0 31.5   105.0   283.5

25.93

由表可见,新中国综合国力的运行轨迹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段:(1)1952—1978年,综合国力得分由1952年的42.6772迅速上升至1978 年的112.8696,年平均增长率为3.81%。其中经济力得分由1952年的6.0281迅速上升至1978年的18.8549,年平均增长率为4.48%。在这期间, 经济力得分增长速度仅高出综合国力总得分增长速度0.67个百分点;经济力得分占综合国力总得分的百分比也仅由1952年的14.12 %缓慢上升至1978年的16.71%。这说明在该时期内, 综合国力和经济力的发展虽然都比较快,但是经济力在整体国力中的份额增长却相当滞缓。(2)1978—1996年,1978年以后,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开始以5.25 %的年平均增长率递增。到1996年,综合国力得分已快速上升至283.5。 其中经济力的发展更是呈现出一种颇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力得分已由1978年的18.8549猛升至1996年的73.5,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85%, 不但高出1978年以前3.37个百分点,而且还高出同期(1978—1996年)综合国力年平均增长率2.60个百分点。同时,经济力得分占综合国力的总得分的百分比也由1978年的16.71%猛升至1996年的25.93%。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以更快的速度提高,尤其是经济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份额在不断上升。

2.经济力的发展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由以农业为基础、重工业为主导的“单项经济”增长向以农、轻、重并举为支撑、现代高科技产业为先导的“综合经济”增长转变;二是由粗放型或数量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或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变;三是由计划型和封闭式经济增长向市场型和开放式经济增长转变。这表明:中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和综合国力已由“一穷二白”迅速向“民富国强”方向转变。现将开国以来三个主要年份中反映新中国综合经济力的28项经济指标数据列于表2(参见表2)。表中信息反映以下特点:(1)从经济力增长的发展战略看,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经济力的发展主要以农业为基础、重工业为主导的“单项经济”增长为基本特征。重工业几项主要的实物量指标(如钢、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和化肥等)的年平均增长率大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原油和化肥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3.40%和23.62%。在重工业高速增长的支撑下,工业总产值也达到了10.08 %的年均增长水平。该经济发展战略,在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为面临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经济封锁和来自敌对势力的战争威胁,中国确实需要大力发展与国防工业密切相关的并能支撑国计民生事业的重工业,尽快提高本国的基本国力,并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各国人民所追求的永恒主题。中国经济力的发展也由“单项经济”增长迅速向“综合经济”增长方向转变。由指标数据的动态轨迹可知,钢、煤、原油、发电量、水泥、化肥等重工业实物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1978—1996年要明显低于1952—1978年。但是,综合反映工业整体状况的工业总产值和综合反映农业整体状况的农业总产值以及粮食、棉花、水果、肉类产品等农业实物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1978—1996年却又明显高于1952—1978年。能高度概括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GDP,也达到了17.75%的高年均(名义)增长率水平。这说明以农村改革为起点、以农业的高速增长为支撑的工业化进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工业生产的附加值增长较快,经济力发展的综合性空前提高。

表2建国以来三个主要年份中反映新中国综合经济力的28 项经济指标数据(注:(1)投资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978 年栏中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为1980年的数据;1978年栏中的外汇储备为1979年的数据。)

指标\年份

195219781996

GDP(亿元) 3624.10 68593.80

人均GDP(元) 379 5634

GDP中第三产业% 23.74 30.76

就业人口的第三产业%9.10 11.70 26.00

工业总产值(亿元)349 4237 99597

人均工业总产值(元)60.71440.17

8137.74

钢(万吨)135 3178 10124.06

煤(亿吨)

0.66 6.18 13.61

原油(万吨)

44 10405 15733.39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73 2566 10813.10

水泥(万吨) 286 6524 49118.90

化肥(万吨) 3.90869.30

2809.04

农业总产值(亿元)461 1397 23428.66

粮食(万吨)16392 30477 50453.50

棉花(万吨)

130.40216.70420.30

水果(万吨)

244.30

657 46528.22

肉类产品(万吨)

338.50856.30

4772.60

投资(亿元)91.59668.72 12056.20

消费(亿元)

276.80

1558.60 24774.10

储蓄(亿元) 8.60210.60 38520.80

财政收支总额(亿元)

359.70

2254.35 15345.54

进出口总额(亿元) 64.60

355 24133.80

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

49.70 85.49

外汇储备(亿美元) 8.40

1050.29

客运总量(万人)24518253993

1244722

货运总量(万吨)31516248946

1296200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1.64 11.65

1342.04

城市化率(%)

12.46 17.92 29.37

指标\年份1952-1978年的年 1978-1996年的年

平均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

GDP(亿元) 17.75

人均GDP(元)

16.18

GDP中第三产业% 1.45

就业人口的第三产业% 0.97

4.54

工业总产值(亿元)

10.08 19.17

人均工业总产值(元) 7.92 17.59

钢(万吨)

12.92

6.65

煤(亿吨)8.98

4.48

原油(万吨) 23.40

2.32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14.67

8.32

水泥(万吨) 12.78 11.87

化肥(万吨) 23.12

6.73

农业总产值(亿元)4.36 16.96

粮食(万吨) 2.41

2.84

棉花(万吨) 1.97

3.75

水果(万吨) 3.88 26.70

肉类产品(万吨) 3.63 10.01

投资(亿元) 8.28 17.43

消费(亿元) 6.87 16.61

储蓄(亿元) 13.09 33.56

财政收支总额(亿元) 7.31 11.24

进出口总额(亿元)6.77 26.42

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 3.45

外汇储备(亿美元) 32.84

客运总量(万人) 9.41

9.23

货运总量(万吨) 8.27

9.60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7.83 30.17

城市化率(%) 1.41

2.78

(2)从经济力上升发展的方式看,1952—1978 年主要是粗放型或数量型经济增长。表2数据显示,该时期经济的一些主要总量指标, 如反映各产业整体水平的工农业总产值、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客货运总量、邮电业务总量,和反映国家经济能力的财政收支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反映居民财富积累的储蓄存款余额等,都有较大的增长。但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一系列综合性指标(如人均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率)的进展却相对缓慢。表明该阶段中国经济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主要以粗放式的数量推进为原动力。1978—1996年,由于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在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反弹和资本积累以后,已由原来的粗放型或数量型增长迅速向集约型或质量型增长转变。在各产业总量指标继续保持一定或较大增幅的前提下,人均产出水平(人均GDP和人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等,都获得了很大发展。经济力的增长,在量的不断累积的基础上,产生了质的飞跃,综合国力也由此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必须指出的是,1978年以来,从不同侧面反映经济总体水平的各主要综合性指标,如投资、消费、储蓄、财政收支和邮电业务总量,都获得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这与其说是经济总量的加速增长,倒不如说是经济质量的提升。因为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系统的运行已由能量集聚向能量辐射转换,并开始步入“新的能量集聚和新的能量辐射”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轨道——从经济的空间流量看,已由“梯度”集聚向“逆梯度”辐射转换;从经济的功能流量看,已由以生产领域为中心的能量集聚过程向以“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为中心的能量集聚和能量辐射过程转换。

(3)从经济力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看,1978 年以前是计划型和封闭式经济增长,1978年以后则逐渐向市场型和开放式经济增长转换。表2数据揭示的前后两大时期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即能说明这一点。 如以能充分概括经济开放程度的进出口总额和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百分比以及外汇储备这三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为例,1952年的进出口总额仅为64.6亿元,到1978年上升至355亿元,为1952年的5.5倍,年平均增长率达6.77%。该时期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在对外贸易中,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国外的工业制成品。随着国力的增长, 这种进出口商品结构失衡的状况得到逐步改善, 到1978年,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上升至49.70%, 但仍没有突破50%的大关。同年的外汇储备也只有8.4 亿美元。 这些情况说明, 1978年以前的进出口状况虽比解放初期已有很大发展,但总体而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大,经济力的发展主要是在计划型和封闭或半封闭经济条件下实现。这既揭示了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定影响,也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力曲折向上的发展路径。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改革开放的浪潮将中国计划型的和封闭或半封闭式的经济,迅速推向了市场型的和开放型的经济。到1996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已急剧上升至24133.8亿元,为1978年的68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6.42%,高出“1952—1978年”的年均增长率19.65个百分点。同时, 经济开放度的迅速提高,不仅很快扩大了经济系统中对外交往的流量,而且还有效推进了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从而迅速加大了对外经济交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1996年,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攀升至85.49%, 彻底改变了以大量的低附加值产品(初级产品)换取少量的高附加值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被动格局;并基本确立了工业品出口国的地位。外汇储备也迅速递增至1050.29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已接进33%。市场型和开放式的经济增长,使中国的经济力和综合国力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

1.综合经济力在世界11个强国或大国中已跃居第7位。 根据前述经济力指标体系,利用1980—1995年的统计数据,采取综合评分法,对中、美、日、德、法、意、加、澳、巴西、印度等11个世界级强国或大国的综合经济力进行测算,结果见表3。

表31980-1995年新中国综合经济力的国际比较(注:(1)因资料来源限制,本表中外比较采用的指标体系与表1有所区别。 故中国经济力得分与表1略有不同。(2)个别指标如GDP如遇货币单位不一致者,按当年汇率换算。)

国家\得分\年份1980

(序位) 1990(序位)1995(序位)

中国

21.0519

(10) 39.8136(8)

53.0149(7)

美国

87.7294(1) 100.2299(1) 111.6935(1)

日本

58.4439(2) 87.3467(2)

92.4768(2)

德国

57.0295(3) 70.8938(3)

78.9856(3)

法国

49.9284(4) 63.2918(4)

72.6509(4)

英国

35.9331(6) 46.4481(5)

53.8412(6)

意大利 36.2924(5) 45.1154(7)

54.3017(5)

加拿大 34.4250(7) 45.8171(6)

52.8911(8)

澳大利亚29.5440(8) 39.7047(9)

47.5464(9)

巴西

25.7795(9) 29.9181

(11)

40.4795

(11)

印度

18.7451

(11) 30.5338

(10)

41.8961

(10)

上表数据显示:中国的综合经济力在全球11个强国或大国中的排序,已由1980年的第10位上升至1990年的第8位;1995年则又跃升至第7位,并且经济力的综合得分已与世界诸经济强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经济力和综合国力可分别上升至第6和第4位。将逐渐挤身世界强国之列。

2.从构成中国综合经济力的各经济变量的时空运行轨迹看,经济增长率高居世界榜首;经济总量和国家财力分别跃居全球第7位和第10 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投资、消费和储蓄分别上升至第4、第9和第3位;进出口总额和外汇储蓄分列世界第10和第2位;航空货运和航空客运则跃居第6和第4位。(1)1980—1990年, 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9.3%。而同一时期美、日、德、法、英、意、加、澳、 巴西、印度等10个国家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4.1%、2.2%、2.4%、2.6%、2.2%、2.9%、3.0%、5.9%和1.5%。该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跃居世界首位。90年代初至1997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攀升至11.0%,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出7.3个百分点, 比发达国家高出8.8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高出4.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又居全球首位,并已拉开了速率的差距。在90年代初世界经济周期性衰退中,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成为稳定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支柱。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持续、平稳、高速运行,为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质量的跃进、综合经济力的增强并进而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2)首先,按照世界银行3年调整汇率测算,80 年代初, 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前10位以后;到90年代初,中国的GDP名列全球第10位,分别占世界和发展中国家GDP的1.8%和8.7%;1995 年中国的GDP已超过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跃居世界第7位,分别占世界和发展中国家GDP的2.5%和12.9%。1997年中国的GDP仍然稳居世界第7位,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GDP 总量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已渐趋缩小。其次,中国的财政收支总额,自1980年起就已经在中、美、日、德、法、英、意、加、澳、巴西和印度等11个经济大国中名列第10位。尽管从8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NP (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但是由于经济总量的基数较大,增长很快,国家的财政能力和财政收支总额在上述国家中的排序并未下降。GDP总量的迅速扩大和国家财政能力的平稳增长, 是中国综合经济力(将来)跻身世界前列的根本保证。

(3)中国工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如钢、煤、原油、发电量、 水泥、化肥、化学纤维、棉花、糖和电视机等,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从解放初期的或空白或第20至第30位迅速跃升至70年代末的前8位; 改革开放以后的世界排位又快速攀升,从1990年至今已稳居世界前列。特别是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达10124万吨,从1995年的世界第2 位跃居第1 位。 中国农业的主要产品产量一直雄居世界前茅, 尤其是从1994年起,农业各主要产品产量已包揽并稳居世界前3位。 目前中国工业产品中的煤、水泥和电视机等人均产量,以及农业主要产品的人均产量都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4)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的投资规模和消费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增长。投资、消费和储蓄分别由1980年的932.50亿美元、174.54亿美元和948.11亿美元,迅速上升至1995年的2859.28亿美元、4134.91 亿美元和 6452.4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7.76%、23.49%和13.64%。 这三项总量指标在上述11个经济大国中的排序也分别由1980年的第6、第11和第7位,攀升至1995年的第4、第9和第3位。 随着中国经济“软着陆”的顺利到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逐步启动,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拓展,中国的投资和消费能力亦将逐渐步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5)如前所述,1952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还只有64.6 亿元人民币,其规模之小,在世界上根本排不上号。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对外贸易已有较大发展,按照当年汇率直接测算,1980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为381.4亿美元,略高于印度同期234.5亿美元的总体水平,而又略低于巴西同期450.9亿美元的总体水平。与美、日、德、法、英、意、 加、澳等贸易大国虽存在较大差距,但已基本完成“由小到大”的根本转变。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对外经济交流获得长足发展,从1992年起,中国连续5年名列全球贸易第11位。到1997年, 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10位,达3251亿美元,为1980年的8.52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3.43%;其总量已与世界诸贸易强国的差距明显缩小。 对外贸易由小到大,由逆差到顺差,也增强了中国的外汇储蓄实力和对外支付能力。1985年,中国外汇储备为26.4亿美元,与世界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9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的迅速改善,中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着上升的势头。到1996年,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50.29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日本。1997年,中国外汇储备又大幅攀升至1399亿美元,继续保持着世界第2的排位。 商品进出口总额规模的扩大和外汇储备实力的增强,既是中国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协作的直接成果,又是确立中国综合经济力在全球经济总量和经济活动体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标志。

(6)解放初期, 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规模与世界发达国家有天壤之别。从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中国的民用航空事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1980年,中国民用航空的货运量和客运量,在中、美、日、德、法、英、意、加、澳、巴西、印度等11个世界级强国或大国中还名列倒数第一。经过15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民用航空的货运量和客运量已在上述11个经济大国中分别由1980年的第11位迅速跃升为1995年的第6和第4位。航空货运总量不但超过了巴西和印度,还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意大利;航空客运总量则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民用航空的总规模已进入世界超级行列。

应该指出的是,综合国力通常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力量,虽然人均指标所揭示的内涵也是综合国力的构成部分,但一般而言,综合国力所涵盖的主要方面则是综合性的总量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与该国的富裕程度并不一定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中国的经济力虽然已排名世界第7位, 但是中国一系列的人均指标值与世界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而言,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三、归纳小结

从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时空比较轨迹看:

1.中国已由原来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迅速跃升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其中经济力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是综合国力由弱转强并保持强劲上升势头的基本动力和根本保证。

2.中国经济力的迅速提高,并对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起着愈来愈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直接后果,又是中国正逐渐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重要标志。

3.中国经济力的上升,由“部分重点发展”到“系统综合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并由此演绎出一条由“弱”至“强”的曲折向上的增长曲线。

4.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特别是经济力的迅速跃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拚搏的进取精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并进一步证明了“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真理。

标签:;  ;  ;  ;  ;  ;  ;  ;  

新中国综合国力--时间序列轨迹与空间比较_综合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