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公路总段养护中心 青海 海东 810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交通干线的交通量日益增长,但超限超载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从而使干线公路的使用性能逐渐减低,使用年限逐渐缩减,并且促使公路养护工作的难度增加。这不仅是因为交通运输量的增加,还因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成本在逐年增长,并且居高不下。因此,笔者欲从我国国省干线的公路养护基本现状出发,找出养护成本存在的困境,从而寻找有效措施来进行养护成本的优化与控制。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优化控制
引 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私家车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公路交通网造成了沉重的压力。另外,在公路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各公路管理部门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竞争关系,因而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的优化与控制对每一个公路管理部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占领有利的市场地位的有效保障。
1 目前我国公路养护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养护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我国仍旧沿用传统的公路养护方法,公路养护的设备大多也没有进行更新,导致公路养护的成效低,资金消耗也比较大。因为目前我国公路养护中人工成本占了总成本的绝大部分,这就使得在设备上的成本投入严重不足,相关的部门无法引入最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养护方法,养护的效率很难得到提升,而养护的成本又居高不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采取极其原始的生产方式对公路进行养护,对一些车辙、坑槽、裂缝等这种局部的路面危害时只能使用人工刨槽的方式进行修补,因为多功能车目前还未在我国得到普及,这种原始的养护方式造成了人力的浪费,也给公路的后续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
1.2 养护资金投资效益不理想
一个稳定有序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和模式是公路养护成本投入成效的重要保证,但是我国的成本控制体系中存在较大的漏洞,各级分工不明确,监督机制也未能完全建立。另外并未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工作量与绩效不直接与工资、奖金等挂钩导致很多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低下,养护的成本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除此之外相关单位的成本核算部门的工作也比较消极导致成本计算出现一些误差,甚至有些部门存在贪污腐败虚报成本的现象,这些都是养护资金投资效益不理想的原因。
1.3 成本管理模式不完善
成本管理模式的不完善是目前公路养护成本控制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势下,公路养护的负责单位也应当建立权责分明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我国成本管理体系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权责不同意、分工不明确,无论是任务的下发执行还是问题出现后的追责都存在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相关的部门领导者也不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对待工作,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导致部门成员存在消极的工作状态,缺乏主动参与控制管理的意识,这与目前的社会经济形势相悖。如果无法对当前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就很难从根本上进行对公路养护成本进行控制。
2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优化和控制
2.1 建立健全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公路养护成本控制管理的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僵化,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下资源配置的效率主张,因而应当对当前的成本控制和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加快管养分离模式建立的进程,明确公路养护的管理主体。同时对负责单位各个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建立权责统一的养护模式,加强对养护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公路养护成本控制成效与部门管理者工作绩效挂钩,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同时带动其余工作人员,促进成本控制效率的提高。
2.2 加大公路养护方面的资金投入
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切实认识到对资金投入方面的不足,加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资金投入。通过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从而有利于成本的控制。现阶段,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使公路养护工作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公路质量也难以保障,从而进一步使公路养护成本增加,产生过多的资金浪费。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越是不愿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就越容易使成本增加,越会产生过多的浪费。政府和财政部门应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加大资金投入,打破死循环,从而保障公路质量,有利于公路养护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2.3 实施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人提出,倡导在公路养护管理按照一定计划进行,力求以最优的成本实现最好的效益。通过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能够大大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使公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为良好的运行状态,有效减缓未来会产生的破坏。据统计,实施预防性养护会产生较为良好的综合效益,还能有效延长路面寿命,在一定的路面寿命周期范围之内,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可以使公路寿命能够延长十五年左右,并节约40%以上的养护费用。实践表明,相对于破坏性路面而言,路面本身的质量越好,公路养护的效果也会越好,也越有利于成本控制。因此,预防性养护要比矫正养护更具有优越性,不但更利于公路寿命,也更加有利于成本控制。
2.4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促进公路养护成本得以优化和控制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公路养护中,要积极应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比如沥青的冷再生技术,养护公司可以利用乳化沥青的冷再生技术,将挖除的原有路面旧沥青混合料进行100%的回收利用,从而一方面使资源得以循环使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控制和优化了养护的成本。另外就是要培养一支具有高技术的养护队伍。一般来说从事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的技术人员的比例比较少,对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掌握能力都比较差,这些都直接影响养护的成本和质量,因此,养护公司要把培养专业化的养护队伍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激励养护队伍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从而提高竞争力,也为日后的成本缩减打好基础。
结 语:
本文主要针对云南地区,提出了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成本优化和控制措施。现阶段,云南省公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公路养护人员意识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应根据当地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这些问题,从而保障云南省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永琴. 云南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4,(9):57-58.
[2]窦宝宁.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优化与控制分析[J].科技传播,2014,(11):150-150.
[3]苏绮平.公路养护工程成本控制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4(6)
[4]郑博.浅析公路养护小修保养工作的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15(4)
[5]顾虞华.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成本优化与控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1):178-179.
论文作者:井文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公路论文; 成本论文; 干线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预防性论文; 工作论文; 部门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