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概念:历史使命的终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使命论文,本质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6)12-0033-06
人是什么?几千年来,人们给予这个问题各种答案,但是,只要人类的未来是无限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方式就是无限的。“人的本质”,就是人类认识自己、反思自身的成果。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还无法宣布这个问题的终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本体论意义的追问,“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已经逐渐从理性的视野中淡去,代之而起的是“人的本质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论和“人的本质可以是什么”的方法论两大系列问题的探索。人始终处在“是”与“不是”之间,永远处于此在的现实和未来的可能之间。
一、研究方法的归纳
“人的本质”是一个难以穷究的问题吗?这个问题,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之久,但是它的滥觞,是近代以来的事,随着人道主义以及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人的本质问题才逐渐进入系统化的研究而不是简单的独断论式的定义阶段。“人的本质”的思维方式开始于本质主义方法论,本质主义方法论是从古希腊就开始的思维方法,为了认识和把握世界,人们必须找到事物的“共相”,一种使事物具有某种共同性并使该类事物为其所是的要素。本质主义代表人类思维的形而上学阶段,它试图在事物当中寻找某种相对稳定的属性。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维属性看,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包含着内在矛盾和紧张,因为人不是纯粹的物理存在和生物存在,他是社会和文化存在,他不仅具有某种共相和不变的性质,而且人的根本特性,就是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的能动的实践,实践活动必然对人的属性结构进行不断的建构和重构。因此,寻求人的某种相对固定的本质与人本身的发展可能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正是由于这种紧张,才造成几千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争论不休。
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成果的理论谱系来看,这个问题的探索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价值论方法,以“人性善或恶”的价值评判概说人的本质。在中国和西方哲学、伦理学史上,以“人性”作为人的本质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在古代和近代。在欧洲启蒙运动前后的几百年间,人性研究达到高峰。二是本体论方法,以“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主义表述,作为问题的核心,寻求人的本质的根本,这种研究方法在古代哲学中已经萌芽,只是在近现代理性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带动下才成为19和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研究方法。三是系统论方法,以分析人的属性结构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探讨人的本质,这种方法主要是社会进化论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主要观点是将人的本质理解为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有机结合。四是逻辑的方法,就是在批判前人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论说明,这种方法主要是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理论界形成的。五是辩证的方法,将“人的本质”视为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结合,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处于发展与建构之中,这种方法以“存在主义”为代表,他们的结论是“存在先于本质”。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本质”问题随着研究方法的改变,结论也不尽相同,每一种方法都代表特定时代最高的研究水准。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人学研究浪潮,“人的本质”问题,不仅是人学研究的开端,也一直占据着核心位置,人学理论的扩张,往往是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回答开始的。20年来,“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逻辑方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等前人哲学的扬弃关系中,探询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内容;或者从马克思本人的人学思想发展的逻辑,分析马克思在思想成熟以后所秉持的“人的本质”概念,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的来源来解析“人的本质”范畴。二是本体论方法,着重于对“人的本质”进行本体论的阐明,试图从概念的理解返回到人的现实生活,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形而上问题。三是价值论的方法,一方面,根据马克思的某些观点将“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或其他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从人的本质是什么出发,论述人的本质应该是什么。四是结构主义方法,从分析人的属性结构的角度论述人的本质,如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或者人的本质是个性、人性、属性的结合等。五是存在主义方法,也就是将人的本质置于可能与现实之间,此岸与彼岸的过渡状态,赋予人的本质相对固定的属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这种研究方法是在21世纪以后逐渐成为主流观点,它标志着我国人学理论,已经具备了转化为社会制度设计原则的可能性,那就是,不再将人的本质视为不变的某种属性,也不是将人的发展看作向某种先验本质的靠近,而是认为人的本质有多样的发展可能。这个理论必然在逻辑上产生两个成果,一个是认识论成果,即认为人的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如何确立合理的人的发展目标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对“人的本质”研究方法的本体论阶段的超越,它宣布本体论研究的消极意义,而将人的本质推向能动的建构阶段;第二个是方法论成果。在确立人的发展目标之后,如何创造条件,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即人的本质的建构方法,成为真正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到此,我国人学理论,初步完成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追求的跨越,也以这个方式,宣布了“人的本质”问题的阶段性解决方案。
二、人的本质的研究方法及其成果
(一)“人的本质”的逻辑方法研究
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起始方法就是“逻辑方法”,通过“人的本质”概念的演变和理论发展的线索,推导出“人的本质”问题的解答,这是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前提。
1.人的本质是难以穷究的命题。当人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时,真正的人的时代便宣告开始。但是这个问题注定是充满困惑的,因为人既是发问者,又是被问对象;既是有限存在,又企图给予问题的穷尽解答。给人的本质一个全面的定义,困难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本身是极其复杂的存在,事实与价值的合一;二是人的本质是发展的,固定的范畴难以把握变动的事实;三是人给自己下定义的个性化,使“人的本质”的理解必然带有洞穴化特征。在历史上,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取得过三次重大成果。第一次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人在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显现出人所独有的理性思维本质;第二次是以神性作为参照,人终于明白神性的彼岸性,从而最终回归到人自身的现实性;第三次是以他人和社会作为参照,在自然本质之上确立了社会本质的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的成就。由历史可知,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也是可变的,人的本质是多层次的结构,不同的本质层次都应该受到关注和眷顾①。
2.人的本质认识的深化,是与哲学本体范式的转换一致的。哲学本原论本体范式产生了“人的本质的自然物质性”规定;哲学认识论本体范式洞察了人的本质的理性思维的规定;哲学价值论本体范式将人的本质界定为“实践活动”的规定;哲学人学本体论范式,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交往可持续性”规定。每一次哲学范式的转换都丰富了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所得出的结论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的实践活动本质的规定以及“实践——价值论”哲学本体范式具有特殊意义,而人本学哲学范式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②。
3.“人的本质”的科学定义,是通过马克思的探索逐渐形成的,三个命题的转换标志着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发展过程和最终形成。一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提出这个命题是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论扬弃黑格尔的唯心论,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作为人的本质”理论,主张“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二是“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给人的本质的规定,表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开始从人的感性活动来说明人的本质;也超越了黑格尔,将人的本质看作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实现的“自我规定”。三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在1845年所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来的,表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彻底清算。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人的本质不是某一方面的社会属性,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发展变化的。至此,马克思初步完成了“人的本质”范畴的批判与建构③。
上述三个论点,基本上代表了“人的本质”概念的逻辑研究的主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人学理论谱系为基础,以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为制高点。他们的任务是为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范畴寻找理论的合法性根据。
(二)“人的本质”的本体方法研究
本体论方法是思维无法拒绝的阶段,本体论的目的是要寻找事物存在的形而上根据和本原。虽然这个方法已经被指责为效率低下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但是,没有本体论的前提,思维的根基便被悬空。以本体论方法研究人的问题,注定是要产生各种困惑的,原因就在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能动性、自为性与自我建构性,因此本体论研究方法所产生的成果,从一开始就意味着被新的研究范式超越。
1.人的本质具有多重规定性。第一,实践主体性是人的根本特质,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劳动使人与一般动物区别开来,也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第二,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的本质的核心部分。第三,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必然具有自然本质④。
2.人的本质是“映现他物的存在”。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异化出的与之相对立的精神,精神不可向物质的还原的规定性以及精神的反映本性,决定了人的本质不是自身所固有的某种抽象物,而是一个映现他物的存在,这个“他物”,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不是人的生命意识所固有,也不是生命的本体,它是外在因素给予生命的规定性。人的本质的本体论悖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本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二是人的本质所蕴涵的个体能力与类的能力的对立关系,以及人的本质的“镜像效应”,即人必须在非我的他物中才能认识自我。因此,人不过是个体与类、人类与自然分化与同化的过程性存在,这一过程的使命就是使人的动物肌体成为一个文化的存在。
3.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的根据。从本体论意义而言,自然界的存在具有相对于人的优先地位,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社会相对于个体也具有优先地位,人也是社会的产物。人和自然的关系先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理论上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互相联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二是人与自然的关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交往关系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实现的;三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与解决人与人的矛盾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因此,考察人的本质,不仅要考察人的社会关系,而且要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两类关系的演变中,产生了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这两类本质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⑤。
人的本质研究的本体论方法获得的最大成果,就是找到了人的本质的根据,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人类社会。人首先是自然之子,自然性是人的先验本质;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构成人的生活世界的人化环境,人因此获得了社会本质。人的本质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找到了本体论的根据。但是对于本体论方法获得的人的本质的研究成果,却在存在主义那里遭到消解。
(三)人的本质的结构主义方法研究
在本体论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构论方法将人的本质研究由宏观引入微观,详细解析人的本质的内在结构要素。
1.人的本质是从人的多种属性中抽象出来的一般规定。人性是人的属性,人所共有的类特性,本质是在属性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人的本质结构包括三个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其中社会属性又可以分解为多种关系,如生产关系、政治思想关系和伦理道德关系等⑥。虽然这种划分存在重大漏洞,例如机械地将社会关系等同于社会属性,但是对人的属性的分析以及人的本质结构的阐明还是很有理论代表性的。
2.人的本质是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因素构成的系统。这种观点认为,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误读。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本质就存在于这些属性之中。从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学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来看,马克思认为的人的本质,具有三重结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思维本质。人的自然本质是其他本质的基础;人的社会本质和思维本质是自然本质的延伸,但是在人的本质系统中,思维本质起着决定作用。人的本质系统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⑦。
3.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具有一般本性,即“类特性”,也就是人的实践能动性,这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但是,人的一般本质必然面临着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和重构问题,因此,人的实践活动使人获得了现实本质,即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也就是人的一般本质总是通过生活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具体活动得以实现的。所以,人的本质结构呈现双重特点,正是这种双重结构的内在矛盾,才推动了人的本质的发展⑧。另一种类似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抽象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主要指人的自然属性;具体性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前者把人和一般动物区别开,后者把人和人区别开。具体本质和抽象本质构成人的完整本质⑨。
4.人的本质的心理学分析。与传统人学理论研究范式不同的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实证方法研究人的本质,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批判与逻辑建构。马斯洛认为,人的本质依赖于生物和文化两个方面。人具有“类本能”,即生物潜能,人的潜能的实现受到家庭教育和文化等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个体意志、心理和选择所制约。人的类本能产生了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人实现自己的需要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类本能得以实现,人的生物和文化本质得到塑造的过程。C·R·罗杰斯认为,在宇宙所有的存在物中,有一种“形成的直接趋向”,引导事物向复杂的方向发展,人也不例外。人的本质有一个生物的基础,在进化的某一点上,人类有机体的“形成趋向”使人获得了意识。当人类基本本质自由发挥作用的时候,人的本质是富有建设性的。R·梅认为,人与一般动物和植物不同,人具有本质存在,他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人的存在方式既是被预定的,又是自由建构的,人就是在这样的辩证关系中存在着⑩。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来看,他们的观点既受到实证科学的预制,也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
(四)人的本质的价值论方法研究
1.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人是追求生存自由的社会性动物,追求生存的自由就是人的本质。自由既是人类的起点,也是人类的终点。作为人的本质的生存自由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的生存自由、情感自由和理想的自由。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断“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11)。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所蕴涵的深刻心理动机,是为了阶级——人类解放与个性自由,也就是说,马克思探询人的本质,不是为了给出一个概念那么简单,而是为了给人的解放与个性自由以合法性论证和逻辑前提(12)。反对意见认为,自由不是人的本质,第一,自由仅仅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的类特性,却不是人的本质特性;第二,人的自由属性,仅仅是人的各种属性中的一个次要属性;第三,把自由作为人的本质,使得人的本质被限定在抽象层面。因此,自由不过是人的类特性,而不是人的本质(13)。
2.人的本质是价值本质和事实本质的辩证整合。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经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提出了两种性质不同的人的本质概念,一个是人的价值本质,一个是人的事实本质。价值本质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主题是人的“应该”;事实本质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因素决定着人的存在及其活动?主题是人的“是”。马克思所确认的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指人的价值本质;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的事实本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分析,指出人的事实本质遭遇的异化和对于价值本质的远离,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目标是这样的一个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至此,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两个向度得以合二为一,因此,把握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必须将价值本质与事实本质辩证整合,才是科学而全面的(15)。应当说,这个观点是非常深刻而独到的,它是一种解决理论界对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争论的尝试,这种尝试,已经暗示着一种趋势,那就是,对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概念的理解,必然要突破原有的框架,从本体论走向价值论,而人的本质的价值论,就是通向存在主义人论的桥梁。
3.人的本质的善恶可能。有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论规定与客体论规定的统一,人具有自我意志的自由,但是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中,受到各种制约,使人呈现为客体特性。从人的本质的主体规定性与客体规定性出发,可以推导出的结论是,“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命题是错误的,应该提倡“人的本质倾向是集体主义的”命题(16)。虽然这种观点用心良苦,但是论证过程却是虚弱的推理,因为“集体主义”本身就是自足的价值命题,如果一定要从“人的本质”之事实推导出“集体主义”之应该,是勉为其难的。与此类似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科学价值观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从三个方面揭示人的本质:一是人的劳动本质;二是人的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三是人的生产关系本质,这才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在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关系,任何人都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但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才是我们时代的主导价值观(17)。
从价值论的角度研究人的本质问题,虽然都是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出发点,但得出的结论却并不一样:或者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或者认为人的本质必然在社会关系中受到规定和限制,这种规定和限制将人的本质的价值导向集体主义。人的本质的价值论研究方式,只能得出这两个结论。
(五)人的本质的存在主义方法研究
与上述各种研究方法不同的是,存在主义的思维路线给出的“人的本质”的回答,竟是“存在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正是在于他自己建构本质,而不是某种固定的形而上的属性。其实,存在主义的方法和结论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西方哲学史早已埋下了存在主义人本学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人学就认为,人不仅具有抽象本质,而且具有具体本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形成的生物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起点和基础,但决不是结束,社会关系赋予了人的社会本质以及社会本质的个性、变化发展性,而社会关系的发展又是建立在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基础上。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发展与建构问题,没有得到深度挖掘。与此相比较,存在主义的人学理论关注的不仅是人的“在”,而且是“存在何以在”的问题,人的存在是在先的,但却不是“定在”,人拥有建构自己本质的自由,因此,人的本质也就具有无限可能。但这种无限可能,也就意味着它必然包含着某种恶和不幸的可能,因此,人的本质的建构,决不是个人绝对自由的产物。
无疑,存在主义对我国人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使人道主义获得了合法性,而且超越了人道主义的道德成果,将人的存在意义与发展,当作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原则和目标。“人的本质”问题,也因为存在主义的影响而出现了与上述内容不同的观点。有论点认为,“人的本质”不是一个实体性概念,本质和实体是有区别的,本质与人的活动相联系,是一个存在论和实践意义很强的概念;而实体仅仅指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粹客体,本质追问存在的意义,而实体在存在之外寻找根据。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实体,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一大症结,人的本质被传统哲学理解为缺乏自主性活动的人,因此,分析哲学将“人的本质”问题宣判为“大而无当”、“无意义的假命题”而予以拒斥。但是,人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在现实生活中消失,它依然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依然负担着人的希望和对于未来的承诺。人的本质意味着人的应然的生存状态,是对“异化”的扬弃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类在“找家”或“回家”,“家”所承载的人的本质,象征着某种终极关怀和至上的理念,她注定人要一直寻找下去,永远走在回家的路上。如此一来,人的本质问题,就完全走出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领域,而进入价值论引导下的人的本质的建构论阶段,这意味着,人的本质问题行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它必将被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更为广阔的人学理论所超越和覆盖。
三、人的本质概念:历史使命的终结
二十多年来,我国人学理论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人的本质”问题,是当代中国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人学理论发展的策源地。围绕着“人的本质”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论争和观点碰撞,推动了人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和多元化,也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经过时间的洗礼、实践的检验和思维的沉淀,“人的本质”理论通过不断的分化、融合和结晶,逐渐形成了共识。这些共识,既是人学理论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果,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标志着人学理论必将超越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人的本质是什么”的研究阶段,而进入“人的本质应该如何建构和优化”的价值论和实践论研究阶段。这些已经成为人学研究的“公设性”理论成果,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人是有本质的,人的本质结构是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抽象本质和具体本质的统一。本质不同于属性,人具有多重属性结构,但是,人的本质是使人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属性。第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并不是马克思给人的本质的最终定义,而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学理论的特定的扬弃方式,它指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根据,而不是本质本身。本质是事物内在的根本规定性,是使此物为此而非彼的规定性。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是两个事物,以一个事物作为另一个事物的本质,犯了常识性的逻辑错误。第三,人的本质是通过人的实践尤其是劳动实践得以实现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是发展变化的。第四,人的本质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一方面,人的本质是人所拥有的某种相对稳定的内在性质,如果否定了这一点,人就成为不可定义、不可认识的无根据的存在;但是另一方面,人的本质是有着多种价值可能的,从抽象的意义上说,自由是人的本质的固有的价值,但是,人的本质既然是发展变化的,那么它就有可能向善,也有可能为恶。因此,自由不可能是人的本质本身,而只是人的本质的价值追求,这种追求受到各种限制和制约,在自由之外,人的本质的价值方向是多样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制约,就是对人的本质的价值的塑造方式。第五,人的本质不是某种不变的实体,它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多种型构的可能。正是这些可能,在给予我们对于人的发展寄予厚望的同时,也必然对人性的堕落抱有足够的警惕。也正因为如此,人的本质问题,最终过渡到人的发展问题。
上面的几点概括,无法反映二十多年来我国人学研究理论成果的全貌,但是,它们所获得的理论认同,以及作为人学研究的基石,是值得信赖的。在21世纪开始后,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已经难以掀起大的波澜,在基本成果已经明晰的背景下,再次的研究不是某种观点的重申,就是低水平的重复。20多年来,“人的本质”的界定,由阶级论到关系论,再到自由论、文化论,再到存在先于本质论等等,虽然步履蹒跚,却在逼近真理。中国人学理论已经走过了最初的彷徨,进入了一个更为宏大的理论空间,在探索我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发展途径,人的价值目标,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的和谐开始成为我国人学理论新的逻辑起点。因此,作为一个概念的探索,“人的本质”问题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人的本质”的概念化的讨论方式,基本可以终结了。
注释:
①王平文:《一道难以穷究的命题》,《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②王海昌:《人的本质认识的深化与哲学本体范式的转换》,《现代哲学》2000年第4期。
③岳勇:《人的本质:马克思的三个命题与方法论转换》,《福建论坛》1996年第3期。
④徐绍刚:《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中州学刊》1999年第3期。
⑤杨克俭、夏德计:《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东岳论丛》1994年第4期。
⑥高建军:《试谈研究人的本质的方法论》,《政法论坛》1994年第5期。
⑦蓝荣策:《对人的本质的再认识》,《现代哲学》2001年第1期。
⑧董武清:《人的本质的二重性特征》,《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6期。
⑨余常德:《关于人的本质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⑩马欣川、满晶:《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论人的本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6期。
(11)范景华:《人:追求生存自由的社会性动物——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2)刘敬东、徐向金:《关于人的本质与实践问题的反思》,《现代哲学》2000年第2期。
(13)乔中国:《自由不是人的本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5)徐长福:《人的价值本质与事实本质的辩证整合》,《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6)李晓红:《人的本质及其命题的思考》,《华东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7)林源:《人的本质、价值与我们时代的价值观》,《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标签:本体论论文; 存在主义论文; 社会属性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