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促进教育个性化教育个性化的第一步是实现学习活动的个性化,即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学习经验、兴趣爱好、风格习惯、文化背景等个性化要素,结合国家教育方针与社会人才需求,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推动个性化学习需要掌握足够多的背景信息,并进行大量的数据建模分析和智能决策计算,才可能达成预预期效果,而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的广泛应用、脑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与突破,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支撑下,人工智能技术被快速地应用到社会各领域中,如面向教育领域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化系统(即"智能教育应用"可充分利用教育行业大数据,通过不断学习顶级的专家知识体系,以达到一流专家的水平。据此,智能教育应用一方面可从海量的学生行为数据中,敏锐地识别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诉求,并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可从良莠不齐的海量学习资源中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并推荐给学习者。最终,实现学习活动的个性化。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的支撑与推动下,教育的个性化必然会由理论构想逐步转为落地实践,个性化也将成为智能教育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4.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人工智能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计算机可以向学生展示大量图文并茂的信息和数据,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供了方便;虚拟助手可以帮助教师完成繁杂的教学设计·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将老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和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教师摆脱"机楲劳动"的困扰,让他们能拥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教与学的活动: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英语口试测试并可以纠正、改进学生的英语发音;人机交互技术的运用能够让机器人助教与学生在线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借助虛拟现实和计算机视觉,可以让学生足不出户接受手把手的实践性教学等。二、结语作为新高新技术时代的预备役教师,在了解了人工智能及其在教育领域所能发挥的功能,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以学会结合这种技术于教学实践,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思考,假以时日,人工智能承担着教师日常工作的时候,真正的教师又该扮演什么角色。希望科学发展的同时,人的思想也在前行。 参考文献[2]杨现民,张昊,郭利明,林秀清,李新.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与突破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3):30-38.[3]戴永辉,徐波,陈海建.人工智能对混合式教学的促进及生态链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2):24-31.[5]梁迎丽,刘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8(03):24-30.[6]吴晓如,王政.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实践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2):5-11.[9]王亚飞,刘邦奇.智能教育应用研究概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1):5-11.[10]高奇琦,张鹏.论人工智能对未来法律的多方位挑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1):86-96.[12]吴永和,刘博文,马晓玲.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5):27-39.[14]伏彩瑞,关新,朱华勇,汤敏,项贤明,张逸中,库逸轩,袁振国."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5):13-29.[16]闫志明,唐夏夏,秦旋,张飞,段元美.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1):26-35.[23]钱旭升,郑和.我国高中人工智能教育目标的分类、分层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7(01):71-74.[24]刘界,黄冠,王冰洁.关于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弥补当前教育缺陷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03):50-51.
论文作者:叶静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功能论文; 学生论文; 数据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论文;